市南區20年老舊小區美麗蛻變 逍遙社區"徹底變新了"!
青島新聞網12月10日訊(記者 宋波鴻 通訊員 王云曉)初冬的青島寒意日增,而金門路街道逍遙社區的居民卻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今年年初,市南區全面開展老舊小區整治行動,以“三化”推動城市環境更新,不斷改善社區環境,擴大公共空間,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讓人民群眾生活有更多品質,更加幸福。如今這座20年歷史的老小區搖身一變,實現了舊貌換新顏。
全力以赴實現城市更新
據了解,老舊小區改造是“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金門路街道以“惠民、利民、便民”為核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打造好這項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摸清底數,不等不靠,奮力攻堅。自去年以來,在市、區兩級的精心指導下,區政府領導親自靠上抓,業務部門多次深入現場調度,金門路街道結合市容環境整治行動,以“小區改造、拆違先行、整體提升”為原則,全面開展逍遙社區違法建設綜合整治行動。
堅持“全面動員,尋找最大公約數”。在樓院內張貼《關于對逍遙社區開展綜合整治的通告》2600余份,不斷提高居民群眾知曉率。對逍遙花園41棟樓座居民進行三輪以上的入戶走訪,發放800余份《給居民的一份信》,詳細解釋有關政策,為居民解疑釋惑,向居民發放調查問卷1300余份,居民支持率90%以上,聽取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意見,不斷修改調整設計方案,及時公示,打消居民顧慮。
聽民聲 體民情 解民憂
在此次違建治理中,因觸動許多人長達20年的既得利益,工作阻力大、推進慢,街道始終堅持“一戶不落,同心同向同發力”,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解決問題,先拆“心墻”、再拆“違墻”。每天定時召開調度與總結會議,充分考慮居民感受和實際困難,收集合理化建議,取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逍遙花園是老舊小區,剛開始建設的時候,開發商蓋了一些閣樓,因為采光和通風不大好,所以有的戶主改建,就變成了違建。做工作時候,遇到阻力比較大。因為關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們經過多次走訪,并且聘請專業改造隊伍,制定施工恢復方案,跟住戶保證按照原先設計修復,保證防水,住戶逐步同意配合拆除。家庭困難的住戶,我們也提供幫助,預留通風窗口。后續工作進展很順利。”市南綜合行政執法局金門路中隊陳永杰說。
既要“面子”好看 又要“里子”優質
“這是剛改造好的街心花園,之前的花園比較破舊,塑膠場地鼓起來,水泥地面破碎了,現在重新鋪了塑膠和設水泥地面,圖案很醒目,健身器材也增加了,老人孩子在這里活動也都感覺特別開心。我們也增設了黨群服務室,小區的智慧停車系統也在這兒,為下步物業管理打好基礎。”逍遙社區居委會主任戴巖說。
科學合理進行老舊小區改造,金門路街道堅持“因地制宜,空中+地面一體化推進。”在拆違現場,利用“無人機”開展高空巡查,精確定位取證,地面指揮部按照無人機畫面,實施拆違工作精準指揮;“蜘蛛人”搭載塔吊,穩步清理拆除,確保發現一處、拆除一處、清理一片。截止到目前,拆除地面違建173處,樓頂違建248處,拆除飄窗680處,拆除防盜網、掛籠等懸掛物、擱置物1600余處,受益群眾1652戶,極大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建議的基礎上,街道在逍遙花園及周邊區域打造街心花園1處、口袋公園5處,通過建設黨群活動室,增加健身器材,為居民提供協商議事、休閑娛樂的活動場所,在街心花園中央還設置智慧黨建黨史學習云平臺,使黨史學習教育真正延伸到居民“家門口”。
走在改造完成的老舊小區,眼前景象煥然一新,居民在涼亭內歇腳聊天,孩子們在廣場玩鬧嬉戲,私家車一排排有序停放……小區和“老”“舊”再無半點聯系。道遙花園的“大變樣”只是市南區老舊樓院改造的一個縮影。接下來,市南區還將持續發力,不斷推動城市更新與建設,我們相信將有越來越多的居民沉浸在老舊小區改造后“幸福來敲門”的喜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