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激發人才活力!青島推進事業單位人才制度創新
青島新聞網11月20日訊(記者 張曉楠)昨天,青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辛廣軍介紹了事業單位各類人才獎勵、補貼和基層傾斜政策。據悉,今年以來,青島市人社局圍繞事業單位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等方面,持續推進事業單位人事人才制度創新,出臺了新一輪事業單位頂尖人才認定和獎勵實施細則,核增高層次人才獎勵性績效3000余萬元,充分激發事業單位人才創新活力,有效提升了全市社會公益服務水平。
確定130個緊缺急需專業 落實中介引才獎勵政策
青島制定出臺了《青島市事業單位緊缺急需專業目錄》,圍繞青島市重點產業及重點項目,確定教育、衛生和其它行業三大類130個緊缺急需專業,對納入目錄范圍的緊缺急需人才崗位,實行多元化招聘,提高緊缺急需專業招聘效率和人才引進的針對性,該目錄將根據青島市經濟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情況適時調整。
同時,制定出臺《青島市市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開遴選實施辦法》。打破了事業單位經費形式限制人員交流的壁壘,打破了傳統“筆試+結構化面試”的考試方式,打通了事業單位人員自下而上的交流堵點,讓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下的去,干的住,回的來”,為進一步引導人才扎根基層、干事創業,拓展長期在基層做出重大貢獻優秀人才上升空間,進一步優化我市事業單位人才隊伍結構起到了積極正向引導作用。
落實中介引才獎勵政策,對事業單位全職引進A、B、C類高層次(按《青島市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優秀人才的機構和個人,分別按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引進相應稱號專家主持的研發團隊、高新技術企業的,分別按上述標準2倍給予獎勵。
強化高層次人才正向激勵機制 頂尖人才給予500萬元安家費
青島市積極推進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二、三級崗位聘用推薦,本著全市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長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原則,科學制定聘用推薦實施方案,合理控制推薦比例和名額,嚴格把握審核標準,引入專家匿名函評環節和赴異地綜合盲評,最大限度保證結果客觀公正,18名省級行業領軍人才獲聘二級崗位,121名市級行業領軍人才獲聘三級崗位,進一步強化了高層次人才正向激勵機制,充實了高層次人才隊伍力量,激發了干事創業活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添能蓄勢。
此外,出臺新一輪事業單位頂尖人才認定和獎勵實施細則,對事業單位全職引進、自主培養的頂尖人才,按規定給予500萬元安家費;對柔性引進的,連續3年按照其上年度在青納稅的勞動報酬(作為第一大股東或企業法人代表的,按照企業在青納稅額與個人占股比例之積)的30%給予獎勵,上不封頂。今年以來,事業單位新引進認定頂尖人才5名,發放實施頂尖人才獎勵857.9萬元(三批)。
落實國家、省級領軍人才安家補貼,對引進到青島市工作落戶或辦理《青島市居住證》,并與事業單位簽訂5年以上合同的部分優秀人才給予購房安家補貼。其中對國家級領軍人才給予50萬元安家補貼,對省部級領軍人才給予30萬元安家補貼。對事業單位全職引進的國家級、省級技能領軍人才,分別給予個人30萬元和20萬元安家補貼。今年以來,共為9名國家、省級領軍人才發放安家補貼340萬元。
落實事業單位大學生住(購)房補貼,對事業單位博士、碩士研究生在青購買首套商品房的,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安家費。對事業單位普通高校畢業生,取得全日制研究生、本科學歷,且獲得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分別按照1200元/月、800元/月、500元/月標準發放不超過36個月的住房補貼;其中,對列入緊缺急需目錄專業的博士、碩士分別按照1500元/月、1200元/月給予住房補貼。
加大崗位、績效工資傾斜力度 激發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活力
青島深入貫徹落實“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職稱制度,突出業績和能力導向,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扎根一線基層單位。2021年10月,首次組織開展我市基層工程技術職稱評審工作,共有22名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取得高級職稱,其中正高級職稱9人,副高級職稱13人。貫徹落實鄉鎮專業技術人才“直評直聘”政策,在鄉鎮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0年、20年、30年以上且符合職稱申報條件的人員,在申報相應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時,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申報,加大崗位傾斜力度,較好地化解了基層單位中高級崗位數量不足矛盾。
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指導意見》,下放高層次人才認定權限,加大績效工資傾斜力度,完善考核評價和分配機制,搞活收入分配模式,落實科研人才激勵政策,鼓勵高層次人才參與科研創新、支持高層次人才兼職兼薪、鼓勵高層次人才離崗創業,加大事業單位人才激勵,充分激發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活力。圍繞“流程再優化、環節再精減、時間再壓縮”目標,進一步改造工作流程、優化經辦系統、拓展服務功能,在市本級事業單位中全面推行退休“一件事”辦理,不斷提升基層單位滿意度、便利度。
下一步,青島將堅持放權搞活,堅持創新賦能,持續推進事業單位人事人才制度創新,推動落實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相關政策,全面激發事業單位各類人才活力,不斷提升社會公益服務水平,助力青島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