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濟南“開場”,青島“收官”!這個系列發布會歷時近四個月,聽聽16市市長都說了啥……

2021-11-17 05:40    青報觀象山

這是山東省16市的一次集中亮相,一次奮進新征程的“集中宣示”——

11月1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面小康奮進山東”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青島專場,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青島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剛,圍繞“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推動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實現新突破”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近年來,青島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哪些新面貌、新變化?在建設海洋強市方面是怎樣謀劃推進的?在抓項目促投資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搶抓機遇、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對“十四五”發展的重點是如何考慮謀劃的?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引領”的重要一核,取得了哪些成效?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一問一答間,青島的路數打法、發展成效得以全方位呈現。

為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十三次全體會議精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策劃組織“全面小康奮進山東”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系統介紹全省各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歷程中取得的成就,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

首場新聞發布會于7月26日舉行,由濟南市“開場”。隨后,菏澤市、棗莊市、濰坊市、泰安市、淄博市、威海市、煙臺市、聊城市、東營市、濱州市、日照市、濟寧市、臨沂市、德州市逐一登場。青島市專場是該系列發布會的第十六場,也是“收官之場”。

此次系列發布會,“規格”很高,16市市委書記或市長擔當主發布人,發布內容特色鮮明,全面深入,“干貨”很多,看點不少。

今年前三季度,山東16市均實現了較為快速的增長,其中有9市增幅達到兩位數,11市增速跑贏全國,這是近幾年不多見的。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16市的共同努力下,山東經濟正在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突破,經濟結構調整優化,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市場活力不斷迸發。前三季度,山東省生產總值為60439.2億元,同比增長9.9%,跑贏了全國,進一步鞏固了全國第三大省的地位。

盤點16市新聞發布會,可以強烈感受到各地昂揚向上的精氣神,一個朝氣蓬勃的山東躍然而出。

01

省會“歸位”,龍頭“揚起”

濟南“開場”,青島“收官”,一個是省會,一個是龍頭,這樣的安排顯然有著特別的用意。

作為山東的省會,濟南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作用。但一直以來,濟南經濟體量不夠大,首位度偏低,對全省的輻射帶動作用不強。近年來,在強省會戰略的加持下,濟南呈現不少新氣象、新面貌。

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這樣概括濟南的新變化:一是經濟總量躍上萬億新臺階,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二是城市能級實現大幅提升,高品質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三是民生福祉持續增進,高標準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四是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高效能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尤其是綜合實力明顯提升。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140.9億元,成功躋身“萬億俱樂部”,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由2015年的9.7%提高到現在的13.9%,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

面向未來,濟南的機遇不少,尤其是黃河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戰略疊加賦能,將為濟南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青島是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游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山東發展的龍頭。十八大以來,青島實現經濟總量過萬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過千億、常住人口過千萬的新跨越,在全省的龍頭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今年,青島首次在前三季度實現生產總值突破萬億,達到10310億元,同比增長10.7%,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9和0.8個百分點;進一步縮小了與標兵的差距,擴大了對追兵的優勢,全國第13位、北方第三城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這樣概括近年來青島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的新面貌、新變化——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新成效;二是堅持協調發展,城鄉區域融合開創新局面;三是堅持綠色發展,美麗青島建設再上新水平;四是堅持開放發展,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新動力;五是堅持共享發展,人民群眾生活得到新改善。

作為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兩心”“雙核”,濟南、青島的地位異常重要、無可替代,雖然各自實力都在不斷增強,但相較于前排城市,綜合實力還有不小的差距,首位度還不夠高,對全省的輻射帶動力還有待提升。

02

煙臺、濰坊沖擊萬億

山東要想成為超級大省并立于不敗之地,需要龍頭青島高高昂起,需要省會濟南發揮出應有作用,也需要更多強市“站出來”。

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德雁表示,3-5年內,煙臺經濟總量邁上萬億臺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萬美元,在全省第一方陣中繼續領先發展、作出示范。

煙臺有天賜的資源稟賦,而且疊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尤其是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一帶一路”重要港口城市,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振興東北和中日韓合作等重大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坦率地講,這些年來,煙臺的步子慢了。2020年,煙臺實現生產總值7816億元,居全國城市第25位,較2010年(第20位)下降了五個位次。作為山東曾經的第二大市,煙臺如果能提速,那山東前行的動力無疑會大大增強。

煙臺的優勢和特色相當突出,那就是制造業——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全省第1,先進結構材料、生物醫藥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鄭德雁表示,煙臺將始終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做大優勢產業、做強優勢鏈條,構建產業垂直生態體系,讓“煙臺造”成為城市標識,讓“新經濟”滋養城市肌體,勇當先進制造之先鋒。

在山東16市中,濰坊的表現相當搶眼。2020年,濰坊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72.2億元,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39位。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高達11.3%,高居全省第一位;增量達770億元,將與煙臺的差距縮小到1161億元。

濰坊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發展潛力、空間大。在目前全省發展格局中,濰坊可以概括為“4321”,即經濟總量全省第4,財政收入、稅收收入全省第3,規上工業營業收入全省第2,農業發展水平全省第1。其中,制造業總量約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國的百分之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606家,居全省第二位;去年,規上企業營業收入8755億元,居全省第二位。

“濰坊當前人心齊、士氣足、干勁大、形勢好。”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運表示,“立足濰坊實際,我們提出用5-6年時間,實現‘GDP過萬億、進軍國內二線城市、沖刺全國大中城市綜合實力30強’。這個目標,對于濰坊這樣一個近千萬人口的大市來說,是雄心壯志,我們對實現這一目標充滿信心。”

03

你追我趕,不甘落后

16市區位稟賦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關鍵是要立足自身實際,發揮各自特色優勢,精準自我定位,做好自己。

先來看“后來居上”的菏澤。“十三五”期間,菏澤經濟總量由全省第13位躍居第8位、前進5個位次,實現了由“全省墊底”到“奮起直追”再到“躋身中游”的“三級跳”。菏澤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倫表示,菏澤將堅持“后來居上”目標不動搖,繼續保持主要指標增速在全省領先,人均主要指標發展水平與全省差距明顯縮小,全面開創后來居上新局面。

作為魯班、墨子故里,鐵道游擊隊的故鄉,棗莊已經從過去“一個崗樓兩盞燈,一把花生逛全城”的礦區小鎮,發展成為今天“一城山水滿城綠,滿城園林一城景”的魯南門戶、山水之城。棗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平表示,“十四五”時期,棗莊將實施“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進一步做強工業、做優產業、做大城鎮,堅定不移走好工業現代化之路。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寓“國泰民安”之意。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濤表示,泰安將努力在新材料和裝備制造、生態建設、文化旅游、高端康養、科技教育、區域交通、治理效能等七個方面走在前列,建成產業高地、生態綠地、文旅勝地、康養福地、科創名地“五個名地”。

產業是淄博這座城市的根脈和底氣。淄博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曉磊表示,“十四五”時期,淄博將積極嵌入新要素、打造新組合、擁抱新變量,以數字驅動產業升級,以平臺驅動供需對接,以資本驅動價值聚變,爭取產業發展質量效益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威海把“要向精致城市方向發展”作為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精致城市建設的路徑越來越清晰。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閆劍波表示,“十四五”時期,威海將把精致、幸福、現代化作為統領各方面建設的核心要求,加快建設水平更高、成色更足的“精致城市·幸福威海”。

“江北水城”聊城面臨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重大戰略疊加的機遇。聊城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長萍表示,“十四五”時期,聊城將注重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積極嵌入新要素、擁抱新變量,在做強數字經濟中賦能發展,全力打造冀魯豫交界區域中心城市,著力建設低成本創業之城、高品質生活之城。

東營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在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中擔負著特殊使命。東營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必昌表示,東營將高標準推進黃河口國家公園建設,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互融互促的發展路子,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的重要標桿。

濱州屬于黃河沖積平原,素有“渤海之濱、黃河之州”之稱。濱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宋永祥表示,濱州正在加速跨入“黃河時代”,“十四五”時期,將拿出濱州人“能行成”的精氣神,頭拱地、往前沖。

“日出先照”,日照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新興的港口城市、開放的活力城市。日照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在武表示,“十四五”時期,日照將大力實施生態立市、創新興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

濟寧素以“孔孟之鄉、運河之都”著稱,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和儒家文化發源地。濟寧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永生表示,“十四五”時期,濟寧確立了“奮戰十四五,跨入全省第一方陣、爭當魯南經濟圈排頭兵”的奮斗目標,將全力打造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和港航物流新高地。

蒙山流金八百里,沂河泛銀五千年。臨沂是一座文化名城、一片紅色熱土,也是聞名全國的市場名城、物流之都。作為全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市,臨沂重大戰略機遇疊加。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任剛表示,“十四五”時期,臨沂將加快推動臨沂“由大到強、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戰略性轉變。

德州因黃河古時稱“德水”,取“德水安瀾”之意而得名。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79億元,由2015年的全省第11位提升到第9位。德州市委書記田衛東表示,作為全省唯一列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城市,德州將按照京津冀產業承接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勞動力輸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一區四基地”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造山東省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

山東強,地市必須強。通過全面梳理發現,各市對發展形勢的研判比較精準,對自我特色優勢和短板不足的剖析比較到位,自我定位和發展目標明確。握指成拳,16市你追我趕、不甘落后,將成為山東最強大的內生力。

(作者 觀象君)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全面小康 奮進山東】十八大以來,青島成功實現"三大跨越"

2021-11-16    青島新聞網

好消息!青島地鐵1號線開始全線“試跑”

2021-11-16    青島新聞網

圖解 | 推介青島,市長說了這些關鍵數字!

2021-11-16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15項重點項目!青島市啟動實施人社保障事業三年行動計劃

2021-11-16    青島新聞網

首屆“云上”城市穿梭賽啟動 50元地鐵乘車金等你來領取

2021-11-16    青島新聞網

青島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周科網談實錄

2021-11-16   

中乙沖甲組|海牛全力爭冠 河北占據主動 青春島賽程最好

2021-11-16    青島新聞網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西海岸孵化500余個社區社會組織

2021-11-16    青島新聞網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勃利县| 芷江| 奎屯市| 吉林省| 子洲县| 山阳县| 奉化市| 平乐县| 巩留县| 巴彦县| 团风县| 郸城县| 千阳县| 聂拉木县| 普洱| 壶关县| 台前县| 潮州市| 仙桃市| 双流县| 静宁县| 三穗县| 西峡县| 南京市| 林甸县| 安多县| 大竹县| 都江堰市| 中阳县| 库尔勒市| 出国| 宜川县| 贵港市| 泉州市| 永和县| 基隆市| 弥渡县| 徐州市| 称多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