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觀瀾|在“買買買”賽道發力 濟南青島加大油門期待彎道超車…
買買買!新春佳節之際,每一個家庭都處于一種相似的狀態——忙年,購買年貨。山東大饅頭也再次火了一把,登上了微博熱搜。透過這些生活日常,用經濟的眼光來審視,背后都有著“消費”二字。
文 |劉文蕾
來源 |青島新聞網視點團隊
01
青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消費仍然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是逐漸增強的。”今年1月,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曾在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表示。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一直被寄予擴大內需市場的厚望。
與消費相關聯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近年來火遍中國。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提出,“積極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19年初,商務部提出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試點,各城市迅速響應。當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都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發展目標之一。山東要實現這一目標,“雙子星”濟南、青島成功被選中。
近日,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建設濟南、青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再次被發言人提及。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現代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費資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的制高點,而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前提,是自身要具備基礎條件好、消費潛力大、國際化水平高、全球影響力和吸引力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優勢。
02
濟南青島各列“時間表”
被精挑細選的濟南、青島,條件自然得“夠硬”,而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基本條件,是消費基礎要好。
從消費現狀來看,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青島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56元,同比增長3.7%。2020年青島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首次超過3萬元,達到30294元,同比增長2.7%。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2020年濟南人均可支配收入43056元,比上年增長3.8%。直觀的數據,透露出濟南、青島的實力。
具備優勢也需持續努力,兩大城市布局的砝碼增添一些,城市的競爭力就躍一步。具體怎么建,兩地先前便各推出了指導性政策。
《青島市商業網點專項計劃(2020-2035年)》中提到,將優化提升6個廣域級商業消費中心、7個市級商業消費中心,到2035年,青島將建設成為享譽世界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青島將用15年的時間實現這一目標。
去年5月,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生活性服務業高端化發展的意見》規劃了5年發展計劃。《意見》提到,圍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任務,培育新興消費模式,發展高端消費業態,著力將濟南打造成為根植齊魯、輻射華東、面向全球的生活性服務業發展高地。
在“出新”方面,兩個城市也擺出了各自的招式。
青島提出“內外貿融合”的發展思路,創建擴進口與促消費相結合的新型市場消費體系,將消費擺在與投資、出口同樣重要的位置。國家自貿區、上合示范區這兩大國際平臺也為青島的消費市場帶來新機遇,反過來促進青島加快走向國際化。
濟南提出打造形成10個高端生活服務業集聚區,5個國際時尚高端消費商圈,55個商旅文主題消費打卡地,60個“濟南必買”名片產品……
從商業、餐飲、文化、旅游、理財、醫療、康養、教育、體育、家政十個重點領域出發,濟南分別打造“厚道魯商”“味道濟南”“古韻泉城”“泉城濟南”“財富涌泉”“齊魯醫學”“康養名城”“智創未來”“贏在濟南”“家務管理”等十個城市品牌。品牌林立之下,消費被進一步打開。
03
消費賽道多城市“加速跑”
如果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一條跑道,這條跑道上的城市“運動員”早已開始了加速跑。
當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南京等國內眾多大城市正在發力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眾多躍躍欲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候選者們都希望能夠脫穎而出,或實現彎道超車。
作為首善之都,北京市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引領推動新消費,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商務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將實施國際化消費提升行動,實施商業設施提質行動,研究在京東北、京西北、京西、京南、京東地區規劃區域消費中心。
有報道顯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北京網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長,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實現網上零售額4423.3億元,同比增長30.1%。根據2021年上海市商務工作會議上公布的數據,2020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萬億元,增長0.5%,不僅是全國少數實現正增長的城市,其增速還比全國高出4.4個百分點。
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賽道上,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無疑是“領跑者”。2020年11月有相關統計顯示,上海、北京、成都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排名位居前三,緊隨其后的是廣州、深圳、杭州、重慶、武漢等城市。
處于城市群中心位置的城市競爭力增強,輻射帶動作用也隨之增強,正如北京在首都經濟圈、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位置一樣,濟南和青島這樣在山東擁有“龍頭”地位的城市,其輻射帶動的能量自然更大。培育濟南和青島兩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升了周邊城市國際化水平,加快消費轉型升級,也對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發揮作用。這種帶動也與國家要求的“形成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格局”相呼應。
在國內往服務化、高技術化方向發展的形勢下,加快城市的轉型升級也成為迫切需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能對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形成強大的需求拉動力量,這對于濟南、青島來說,不失為產業轉型的催化劑。
另外,當國內資源有限,市民將目光轉向國際、境外消費盛行之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也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國際化、品牌化的消費需求,將境外消費轉為國內消費。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也與城市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密不可分。從目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排行來看,跑在前面的城市無一不是“全能選手”。也就是說,這條賽道上的“運動員”的“比賽成績”,背后有著多維度的支撐。
把握脈搏、緊跟潮流的山東,還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正以更加活力與自信的姿態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濟南、青島作為“山東籍選手”,在比賽中成績如何,能否實現彎道超車進入第一梯隊,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