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經濟躍上新臺階 發展站上新起點
劉岐濤
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沖擊和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全市上下在中央和省委、市委堅強領導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奮力打好15個攻勢,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滿意成績。
一、經濟社會發展好于預期
2020年,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穩”的基礎更加牢固,“進”的勢頭更加強勁,“好”的態勢更加凸顯。
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齊抓共進。市委市政府迅速建立疫情防控頂格推進機制,第一時間成立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實施穩崗就業、財稅扶持等一攬子舉措。全年新增減稅降費340億元左右,為企業解決問題6100余個,惠企服務有力有效。
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近幾年,青島市經濟總量連續邁上萬億、1.1萬億和1.2萬億臺階。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2400.56億元,增長3.7%。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13位,比2019年上升1位。
經濟實現穩步恢復。2020年,青島地區生產總值由一季度下降7.1%,到上半年由負轉正,增長0.1%,前三季度增長2.2%,全年增長3.7%,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4和0.1個百分點。經濟逐季回暖、穩步恢復,實現“V型”反轉,彰顯強大韌性與潛力。
二、“六穩”“六?!甭涞匾娦?/strong>
市委市政府發揮政策調控作用,出臺降費減稅、穩崗就業、房租減免等政策,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兜底基本民生。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44.75萬人,比上年增長7.5%。12月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3%,控制在較低水平。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實施保供穩價,2020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4%。居民收入穩步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4715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3.7%。
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企業盈利狀況持續改善,2020年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增長12.4%。
糧食能源供給增加。2020年糧食產量喜人,總產量達304.6萬噸,連續3年保持在300萬噸以上。能源生產穩定增加,比上年增長7.0%。
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穩定。行業增長面持續拓展,2020年規上工業35個大類行業中24個增長,增長面68.6%,高于全國7.7個百分點。
基層運轉較好維護。財政支出兜底民生,公共衛生、住房保障、社會保障和就業等領域支出大幅增加,分別增長68.1%、29.7%和14.6%。
三、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壯大新動能,突顯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投資結構更加優化。實施“百日攻堅”行動,2020年投資增長3.2%,高于全國0.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勢頭,增長13.0%;社會民生領域投資較快,實現28.9%的增長。新興領域投資增勢良好,“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3.3%。監測的9大攻勢投資中,城市品質改善提升、突破平度萊西、鄉村振興、民營經濟等4個投資增長超過10.0%。
產業能級全面提升。聚焦13條產業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和產業集群化發展。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兩個產業集群入圍2020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對象。10個產業入選全省“雁陣形”產業集群,13家企業成為全省領軍企業。創新動力持續增強,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396家,獨角獸企業10家,列全國第五位。
新經濟加快培育壯大。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成長,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2.6%;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占規上制造業比重達27.9%。智能制造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工業機器人增長45.0%、傳感器28.1%、智能電視15.6%。
四、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
全市經濟加快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為發展培育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創新驅動激發內生動力。加強企業創新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46個,新引進高??平虣C構21家。
區域發展更趨協調。城鄉區域加快融合,堅持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預計達74.6%。
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效。環境治理效果顯現,多項生態環境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空氣質量歷史性地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開放合作縱深拓展。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作用,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6.3%。打好“雙招雙引”攻勢,實際到位外資350.6億元,增長11.4%。
共享發展增進民生福祉。教育現代化穩步推進,普通高中錄取率提高到68.0%。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顯著提升,每千人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4人。
五、改革開放跨上新臺階
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關鍵點上“點穴式”發力,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
“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入??v深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取消行政權力事項149項。營商環境得到持續優化提升,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7.69,比上年提升2.45。
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激發。持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分類分層推進市屬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屬企業整體混改率達71%。發起壯大民營經濟攻勢,新登記民營市場主體36.22萬戶,增長14.8%。
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對外開放新高地加快崛起,上合示范區簽約落戶項目73個,自貿區青島片區改革創新試點完成98項。外貿進出口逆勢上揚,2020年貨物進出口總額6407億元,比上年增長8.2%,高于全國、全省6.3和0.7個百分點。
六、“十三五”目標總體完成
五年來,全市上下奮力打贏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一場場戰役,“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全市GDP超過1.2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6.5%,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番目標;三次產業比例優化調整為3.4:35.2:61.4;財政收入穩步提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53.8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24.6%。
城市品質大幅提升。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膠東國際機場已建成,軌道交通已開通6條、運營里程達246公里,5G基站加快建設。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38所、中小學210所,新增醫療床位1.3萬張,新增養老床位2.1萬張;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32.0%、46.0%。
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2020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7156元,按名義增長率已實現翻番目標;恩格爾系數降至28.1%,比2015年下降2.2個百分點。全市6萬多貧困人口和200個省定貧困村、310個市定經濟薄弱村、10個市定經濟薄弱鎮全部脫貧摘帽。
文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2019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581億元,比上年增長9.1%。
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2020年空氣質量優良率預計比2015年提高8.2個百分點。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8%,比2015年提高了0.4個百分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超過國家、省確定的“雙90%”目標指標。
2020年,青島市經濟運行穩定恢復、持續向好、韌性強勁,“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全市上下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作者單位:青島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