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這個區GDP超過山東10個地級市,憑什么?
“山東第一區”,又現大手筆!
1月28日,青島西海岸新區50個重點項目以“線上+線下”的方式集中簽約落地。所簽項目涵蓋先進制造業、總部經濟、現代海洋、新經濟等領域,總投資1100億元。
這些重磅項目將為西海岸新區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發揮積極作用。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西海岸新區表現還不錯。
今年的黃島區(西海岸新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一個數字:西海岸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700億元,同比增長4%。
淄博市統計局官網1月27日發布消息,2020年淄博市生產總值為3673.54億元,同比增長2.5%。
也就是說,西海岸新區的經濟體量已經超過了淄博市。2019年,淄博排名山東省第7名,從目前看,2020年,這個名次不會發生變化。西海岸新區GDP如果放在山東地級市中進行排名,可以排在青島、濟南、煙臺、濰坊、臨沂、濟寧之后,排到第7名,超過其余10個地級市。
放眼全國,在19個國家級新區中,西海岸新區僅次于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位列全國第三位,位列山東省137個縣市區首位。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發布的《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白皮書》顯示,黃島區(西海岸新區)排名逐年上升,從2018年的第7名,上升到2019年的第6名,2020年進一步上升至第5名,成功晉級全國五強之列,成為十強區中唯一的北方區,是名副其實的“北方第一區”(該排名不含直轄市市轄區)。
于青島而言,西海岸新區的地位相當關鍵,來看一組數據:GDP占青島的30%,財政收入占青島的21.6%,進出口占青島的35.7%,利用外資占青島的21.1%,常住人口占青島的16.9%。
但也要看到,肩負著“再造一個青島”的西海岸新區,與高手相比實力還不強:2019年,西海岸新區GDP為3554.4億元,同期,上海浦東新區為12734.2億元。
面向“十四五”,西海岸新區必須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對標先進,奮力拼搏,為青島進位爭先注入更為強勁的動能。
高地中的高地
西海岸新區作為第九個國家級新區,用了僅僅6年時間,就成功躋身全國前列,靠的是什么?如果只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那就是:開放。
西海岸新區一直是全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各類高端開放平臺集聚,擁有國際經濟合作區、青島開發區等6個國家級經濟園區,還有青島德國、日本“國際客廳”,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國際化開放平臺,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等重大活動平臺。
最典型的就是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年,青島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14個對外開放城市之一,這個日子被永遠銘記。
就是在這一年,國務院批準設立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國家級開發區。至此,青島站上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排,青島西海岸也開啟了全新的蝶變之旅。
1月27日,商務部發布的2020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顯示:
2019年,218家國家級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0.3%,增速高于全國平均增速4.2個百分點,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10.6%。其中,蘇州工業園區、廣州經開區、天津經開區、青島經開區四家地區生產總值均超過2000億元。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還位列綜合發展水平第7位、進出口總額第6位。
還有一個不能不提的開放高地就是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
青島片區實施范圍52.00平方公里,占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范圍的43.3%,是山東面積最大的片區。片區全部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包括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中德生態園)四個功能區,多重功能、政策優勢疊加。
目前,106項試點任務已實施98項,其中,海鐵聯運貨物“全程聯運提單”模式等13個首創型制度創新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制度創新對于拉動經濟發展效果非常明顯,設立一年來,新增納稅企業5149家,為片區成立前總納稅企業數量的42.8%。
戰略疊加,讓資本看到了西海岸新區的機遇。即便受到疫情沖擊,資本投資西海岸新區的熱情不減。2020年,全區共引進項目305個,總投資287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3.3億美元,增長8.1%,規模和增速均創歷史新高。美錦氫能科技園、富士康高端封測、綠色智能礦山裝備產業園等一大批重特大項目落戶新區。
2020年12月,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百強區域共來自33個城市,其中上海和蘇州最多,分別有6個區域上榜;其次是廣州、杭州、南京、青島、深圳、武漢,分別有5個區域上榜。西海岸新區(黃島區)榜上有名。
開放是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鮮明特質,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國家戰略在西海岸新區層層疊加,這里不僅是青島的對外開放高地,更是山東,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對外開放高地。
西海岸新區準確把握國家戰略疊加機遇,聚焦開放引領、創新引領兩大主題,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以創新開放姿態與世界共舞,全力打造青島市、山東省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開放之路越走越寬,實力越來越強。
重任在肩
2014年6月3日,國務院同意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西海岸新區享受省級行政待遇。
西海岸新區無論是先天稟賦,還是后天機遇,可以說在山東無出其右者。
從區位上,西海岸新區處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圈、膠東經濟圈內,處于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都市圈之間核心地帶,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具有貫通東西、連接南北的戰略優勢,是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歐亞大陸橋東部重要端點;
從國家戰略上看,西海岸一直是全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各類高端開放平臺集聚,疊加了9大國家戰略。
青島,乃至全省上下,都對西海岸新區抱有極大期待。
西海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綜合實力強、創新潛力大、開放活力足、發展環境優。未來發展要突出海洋特色,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體現對國家的擔當;統籌抓好外資、外貿、外經工作,打造全省對外開放的“橋頭堡”,體現對全省的擔當;承擔起在經濟總量上再造一個新青島的重任,體現對青島的擔當。
山東省也對西海岸新區寄予厚望。
2018年10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在關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批復中給予西海岸新區極高的要求:
逐步把青島西海岸新區建設成為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增長極、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新舊動能轉換的引領區、高質量發展的國家級新區典范,在促進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率先轉型發展、探索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新路徑和海洋強國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新區,“新”在哪里?自然是新在產業上。西海岸新區想要成為頂級新區,必須聚焦海洋,打好“海洋牌”,著力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所謂靠海吃海,西海岸新區擁有約5000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擁有兩大世界級港區,應當著力壯大臨港制造業規模,尤其是打造船舶海工產業、石油化工產業、汽車工業、機械裝備產業集群,真正夯實制造業“底盤”。
除了存量升級外,還要大刀闊斧招引,壯大增量,用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產業項目,強健西海岸新區的筋骨。
面向“十四五”,西海岸新區必須實干、干實,才能不負肩負的國之重任,不負山東省、青島市的厚望。
作者|觀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