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翻!這么可愛的射箭“漫畫書”你見過嗎?背后作者竟然是她...
【青島新聞網獨家】
文/李倍 圖片、視頻/張力偉
2008年8月14日,北京奧運會射箭賽場上,中國選手張娟娟以110比109環戰勝韓國選手樸成賢,奪得女子個人射箭冠軍。當張娟娟站上領獎臺,國歌緩緩響起時,這個27歲的姑娘激動地熱淚盈眶,她奪取的這枚金牌是中國奧運史上首枚射箭金牌,打破了韓國選手自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24年的不敗神話。
北京奧運會之后,張娟娟的名字響徹華夏,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個苦練射箭13年的姑娘,當初入行時甚至連什么是射箭都不知道。因為“人高馬大”長得壯,張娟娟打小就與體育結下了不解之緣,但要說到練射箭,這個出生在萊西農村的姑娘只為能去青島開眼界,這才走進了青島射箭隊。
如今,奪得奧運金牌的張娟娟不僅為國爭光,更為家鄉青島贏得殊榮,此后她走進青島多所中小學課堂,為孩子們講解起射箭的奧秘,講述了冠軍光環背后那些不為人知的勵志故事。2020年12月底,張娟娟協同電子工業出版社編纂的《跟奧運冠軍學射箭(漫畫版)》一書新鮮出爐,這本萌趣可愛的射箭教材以漫畫形式展示了射箭運動的歷史、發展和技術動作,為了能使漫畫書更形象生動,張娟娟為漫畫插圖拍了數百張動作要領照片,查閱大量資料,甚至連自己10歲的兒子都被畫進書里。
挽弓執教兩不誤,張娟娟坦言,能有機會坐下來寫書,也是對曾經的一種回憶,在她個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有這樣一句話:“分享,輸出,也是對自己走過的路再認識、再起航、再進步!”
不知射箭為何物 她入行是為了能去青島開眼界
都說光陰似箭,那不妨讓我們把張娟娟似箭的光陰倒回30年前,還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張娟娟,已經長到了1米64,打小個子高的女孩,似乎都逃不開練體育的命運,“人高馬大”的她每次上體育課都在體育老師的指導下扔鐵餅、扔標槍、扔鉛球,甚至打籃球時人數不夠也要張娟娟來湊,“每次上體育課我都是最忙的。”
體育老師覺得張娟娟手大,是個練投擲項目的好苗子,而張娟娟也憑借練習投擲項目走進了萊西體校,但造化弄人,體校的專業教練認為張娟娟的身體協調性不是很好,在投擲項目里幾乎沒什么發展前途。
上世紀90年代,一個14歲的姑娘尚沒有選擇人生的機會,一切只能聽從教練的安排,投擲不行,張娟娟被送到了射擊隊,這也為她此后練射箭打下了基礎。在萊西體校求學時期,恰逢青島市射箭隊教練曲月風來“選材”,射擊隊的隊員全都去做了測試,“測試很簡單,就是量身高臂長,然后累彈殼、閉眼單腿站立這些。”張娟娟說,測試結果在半個月后公布,平衡性和平穩性都不錯的她被青島市射箭隊選中,教練問她想不想去青島練射箭?那時的張娟娟壓根兒不知道什么是射箭,但一聽說可以去青島,這個耿直的農村姑娘一口答應下來:“去!”
成績突遭斷崖式下滑 她“閉門”苦練兩年克服“黃心病”
于是,14歲的張娟娟就這樣孤身一人來到青島,運動員的訓練非常艱苦,很多時候她也會想家,想父母,但這個骨子里倔強又要強的姑娘從沒掉過眼淚,她說,咬牙忍忍就過去了。
對于一名運動員來說,訓練時的苦不算苦,真正的苦是職業生涯遭遇“瓶頸期”,找不到訓練的方向。回看張娟娟18年的射箭生涯,其中有長達兩年的時間她幾乎在賽場上銷聲匿跡,究其原因,是因為她患上了射箭運動員獨有的“黃心病”,只要一瞄到箭靶的黃心(9環和10環),弓就會晃動,在她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時,由于“黃心病”導致其成績斷崖式下滑,一路順風順水的張娟娟遭遇了職業生涯中前所未有的打擊。
“黃心病”如果不能克服,就會葬送一名射箭運動員的前程,可那時的張娟娟并不認為自己得了“黃心病”,“我覺得自己很正常,根本不覺得自己有病。”但教練王國章一眼就看出了張娟娟的“病”,下令讓她用練習來克服,“我們拉得弓上有個響片,像發令槍一樣,響片一響我們就撒手,現在要改的話,就要像‘脫敏’一樣,片兒響不能撒,但人拉著弓,片兒響不撒身子就會向前抽動,整天就這么抽,抽完了再拉回來。”這項訓練最難的是要克服身體的條件反射,這讓原本一天能射500支箭的張娟娟連10支都射不到。
不僅如此,當別的隊友正常訓練時,張娟娟只能盯著射靶子反反復復地練;別的隊友出去比賽時,張娟娟還是只能盯著靶子反反復復地練,身體和心理上的巨大煎熬讓張娟娟覺得前路渺茫一度想要放棄,但是在王國章教練的耐心指導下,這個骨子里倔強的姑娘硬是咬牙挺了過去,兩年多她沒出門參加過一場比賽,愣是靠無休無止的訓練克服了“黃心病”。
北京奧運會成功摘金 她想為家鄉的體育事業做些什么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克服了“黃心病”后的張娟娟射箭生涯一路開掛,先后奪得了第十二屆亞洲射箭錦標賽女子反曲弓個人賽冠軍;世界射箭錦標賽女子反曲弓團體冠軍;雅典奧運會女子團體銀牌;射箭世界杯總決賽個人冠軍等多項殊榮。
但張娟娟的名字真正被世人銘記的時刻,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當她以110比109環戰勝韓國選手樸成賢,奪得女子個人射箭冠軍時,讓所有中國人為之沸騰,因為張娟娟奪取的這枚金牌是中國奧運史上首枚射箭金牌,打破了韓國選手自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24年的不敗神話,終結了中國射箭項目“千年老二”、“逢韓必敗”的魔咒。
“我當時想的是,不僅要為中國摘金,也要為青島摘金。”張娟娟說,“咱青島那個時候還沒有奧運金牌,像煙臺、淄博、濰坊這些地方人家都有奧運金牌,體操啦、舉重這些(項目),就咱青島沒有。”
盡管在奧運摘金后,張娟娟也為家鄉青島贏得了榮譽,但她仍身體力行的助力著家鄉的體育事業。她走進中小學課堂,為孩子們講解起射箭的奧秘,講述了冠軍光環背后那些不為人知的勵志故事,還現場演示了弓箭的使用方法。講臺上,這位世界冠軍少了昔日賽場上的霸氣,取而代之的是和煦溫暖的笑容,她甚至為孩子們準備了兒童弓箭,指導起來更是一絲不茍。
編寫萌趣可愛漫畫教材 她親自上陣拍攝數百張照片
從不知道射箭為何物,到成為百步穿楊的神箭手,張娟娟覺得是射箭讓她收獲了強大的內心,練就了沉穩的性格。對于當今的青少年來說,射箭運動有強身健體和修身養性的雙重功能,通過學習射箭還能鍛煉青少年的意志,并在視力上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所以當電子工業出版社的編輯聯系到張娟娟表達了想要出書的想法時,張娟娟欣然應允。
翻看這本名為《跟奧運冠軍學射箭(漫畫版)》的書時,里面萌趣可愛的卡通形象一下子吸引了我們,這是一本漫畫版的射箭教材,里面的Q版形象就是張娟娟和她10歲的兒子。在“微調”環節里,Q版張娟娟站在面帶微笑的卡通太陽下射箭,整個畫面充滿了童趣。
然而,這樣一本可愛的漫畫書背后,張娟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文字方面我查閱了很多過去的教材、資料,同時我也加入了自己對一些動作的理解,還對可能會做的不到位的動作進行了修正。”張娟娟說,不僅如此,書中漫畫人物的動作,大部分都是她親自上陣,每一個動作她都要拆解開,做到位,然后拍成照片發給漫畫家,由于這本書主要面向的是青少年,里面Q版的小男孩就是張娟娟10歲的兒子,就連書中的弓箭都有實物參照,前前后后光是照片就拍了數百張。
嘔心瀝血耗時兩年多的時間,這本《跟奧運冠軍學射箭(漫畫版)》于2020年12月底新鮮出爐,對于這本書,張娟娟的想法很簡單,“我就是希望能讓想學射箭的孩子少走點彎路。”挽弓執教兩不誤,如今干著文職的張娟娟,覺得有機會能坐下來寫書,也是對曾經的一種回憶,在她個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我們看到這樣一句話:“分享,輸出,也是對自己走過的路再認識、再起航、再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