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政府工作報告“點名”的這個大項目開工了!掘金RCEP,青島“搶跑”!
機會,從來都是搶來的。
眼下,就有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擺在所有城市面前——RCEP,這個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自貿區,覆蓋約30%的全球人口、約29%的GDP,對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穩定全球經濟具有標志性意義。
青島把RCEP作為推動格局重塑、實現進位趕超的絕佳機遇。青島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面的探討,而是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
1月18日,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開工儀式在青島國際郵輪港區舉行。到2022年,以青島國際郵輪港區為“引爆點”,市北區精選的5大產業賽場、17條產業賽道將聚勢而強、全面突破,基本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生態完善、效益明顯的產業發展格局。
之于青島,未來,這里將打造重點面向“10+5”國家的國際合作新平臺,助力青島成為面向RCEP成員國深度開放發展的新支點城市。
今年的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與“一帶一路”國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經貿合作,加快推進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打造面向RCEP成員國開放發展的重要支點。
機遇來臨,青島以唯恐失之交臂的危機感、緊迫感,搶抓機遇、勇闖新路。其實早在RCEP簽署僅15天后,青島便以郵輪港區為“核心”擘畫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發展藍圖,打造面向RCEP成員國深度開放發展的新支點城市。
48天后,青島兩會剛一結束,這個被政府工作報告“點名”的重大項目就動起來了。
1
“新風口”搶先布局,
郵輪港區有了“新身份”
開工儀式現場,隨處可見大型的廣告牌和彩旗,“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的LOGO十分亮眼。面朝大海,如今,腳下的這方土地已經有了新的身份——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核心區。
RCEP試驗基地北至舞陽路,東至重慶南路—四流南路—膠濟鐵路—延安三路,南至市北區南邊界,西至膠州灣,總面積約34.2平方公里,規劃建設“一核兩廊五片區”。其中,“一核”為郵輪港區核心區,“兩廊”為濱海產業創新走廊、濱河(李村河-張村河)創新發展走廊,“五片區”包括歷史文化記憶示范片區以及人工智能、大健康、跨國企業區域總部、高端新材料等4個千畝產業集聚區。
在開工儀式上,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視頻致辭,對RCEP試驗基地提出要求:要熟練掌握RCEP規則,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為全面參與RCEP合作創造基礎性條件;盡快形成RCEP視角,優化產業布局,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最大程度用好政策紅利;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在已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深挖潛力,提升對外合作水平;提前布局、先行先試,真正把自身建設成為國內參與RCEP的重要前沿和示范基地。
時間倒推至去年11月15日,歷時八年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世界體量最大的自貿區正式形成,將極大的提升成員國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為區域內和城市的開放發展創造歷史性機遇。
從國家層面,RCEP的簽署是地區、國家以實際行動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步,對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穩定全球經濟具有標志性意義;于城市而言,RCEP的簽署則讓經濟外向型城市,擁有了更多配置要素的主動權,戰略地位愈加凸顯。
青島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在參與RCEP區域經貿合作中具有天然的地緣優勢。市北區以國際郵輪港區為“引爆點”,高標準規劃并發布了《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方案》,打造重點面向“10+5”國家的國際合作新平臺,助力青島成為面向RCEP成員國深度開放發展的新支點城市。
在青島城市發展史上,大港始終是與世界溝通交流最重要的窗口。一百多年前,源源不斷的貨流與人流就曾在此集聚,被形容為“舳艫相屬,萬里連檣,風帆遮海”,掀起了青島百年航運的篇章。進入新時代,青島則把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更新改造,作為事關青島未來百年發展的歷史性工程,頂格推進。
去年,郵輪港區核心區規劃出爐,4.2平方公里的區域計劃打造樂海坊、探海坊、尚海坊、通海坊、居海坊等五大片區。其中,樂海坊為啟動區,也是RCEP試驗基地核心區的先開區,將重點建設“五中心一所一平臺”,即中國(青島)RCEP國際博覽中心、跨境貿易創新中心、國際健康管理中心、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國際航運金融中心、青島航運交易所、大宗貿易數字化科技平臺。
2
集中開工,
RCEP試驗基地建設正式推進
當天,RCEP國際博覽中心項目現場奠基,世界之眼、中鐵晉魯豫總部、青島源文化中心等8個項目及郵輪港區先開區市政配套一期工程集中開工,總投資約68億,總建筑面積約17.54萬平方米,標志著RCEP試驗基地正式推進。
作為先行先試點,建設RCEP試驗基地沒有現成的參照物。但國家戰略賦能和“頂格推進”的RCEP試驗基地,一定是高起點、高標準的。
在空間載體上,市北區按照“一核兩廊五片區”規劃,布局“1+6+N”產業載體支撐體系,以全域賦能RCEP試驗基地建設——“1”即國際郵輪港區;“6”即利用6600余畝可開發利用土地,規劃六個千畝產業集聚區;“N”即統籌陸海、統籌地上地下、統籌存量增量、協調周邊區市,立體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打造山東半島乃至沿黃流域“走出去、引進來”的前沿陣地。
在產業導入上,市北區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繁榮金融——在新航運、新金融、新貿易“三新”產業的基礎上,又聚焦高成長性產業,厘清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勢產業等5大重點產業方向,規劃出船舶管理、跨境貿易、供應鏈金融、工業互聯網、醫養健康等17條產業發展賽道,形成產業發展圖譜。
當天,RCEP商辦中心、青島航運交易所、國際健康管理中心、國際船舶管理中心揭牌,山東港口國際健康管理中心總部大廈、山東港口國際航運金融中心、青島國際船舶管理中心、青島國際航運保險運營中心、青島國際航運金融服務平臺、青島大宗商品數字化科技平臺、青島新航運產業發展基金、全球捷運全面戰略合作項目、歌詩達郵輪公司全面深化合作項目等現場簽約,均指向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領域。
除了明確的產業指向性之外,此次簽約和開工的項目,其平臺屬性凸顯。
如,青島航運交易所將在“10+5”乃至更高層面整合資源,做大做強航運交易、法律服務、金融保險三大航運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平臺,建設海鐵聯運公共信息系統,發揮規范交易、交流信息、配置資源、聚集要素作用。
大宗商品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項目將嫁接海爾集團及山東省港口集團的資源優勢,提供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閉環形態下全流程、多節點、跨組織、跨品種的綜合供應鏈服務及解決方案,建設集大宗原材料交易中心、流通服務平臺、電子商務平臺于一體的產業數字化科技平臺。
青島國際航運保險運營中心將借鑒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經驗,打造集營銷、后援、索賠、管理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全流程業務服務平臺,全面提升青島在航運保險市場中的城市競爭力。
港區是城市發展的新空間,是寄托升級未來城市形態的全新地標。如何實現“港-產-城”深度聯動,這無疑是建設RCEP試驗基地需要探索的課題之一。
可以發現,在此次新開工的項目中,不乏交通、餐飲、娛樂等活力時尚的文旅項目。如,以舊筒倉改造的筒倉酒店項目,總投資約9億元,舊筒倉和新建的露臺有機融合,讓封閉的舊工業建筑得以重生。以原倉庫改造的餐飲集市項目,總投資約2.5億元,將在倉庫原結構的基礎上,把封閉的屋頂改為玻璃天窗,設計多元的玻璃店面和大海遙相呼應,打造未來最美的海邊餐廳。
據青島環海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遲永杰介紹,本次集中開工的項目主要在樂海坊,作為項目建設方,他們已經排好工期,劃好時間節點,計劃于2023年全部完工。一幅“融合港產城、聯動陸海河”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3
站在開放發展最前沿,
重構發展新格局
為什么這些項目選擇落戶RCEP試驗基地?
全球捷運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潔的理由是:作為先行先試地,RCEP試驗基地能利用東盟和日韓澳新的協作關系,利用RCEP在各個領域的規則,從關稅、市場開放優惠等多維度為內項目提供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開放是一種發展方式,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國家戰略與發展機遇正在青島疊加。從建設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到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競爭力、發揮港口門戶城市優勢,青島歷史性地站在了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
尤其是,在RCEP簽署后,青島與東盟10國,以及日、韓、澳、新等國家間的貿易往來渠道會進一步打通,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擁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間和余地。通過RCEP的簽署,使原本并沒有自貿協定的中日、日韓之間也建立起了新的自貿伙伴關系。在中日韓三國的版圖中,青島處于一個極其關鍵的位置,與日本、韓國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經貿往來密切。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RCEP的簽署,青島在大循環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價值將進一步凸顯,‘鏈接’作用進一步發揮,這是青島推動格局重塑、實現進位趕超的絕佳機遇。”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曾作出上述研判。
大港是青島西部老城復興的戰略支點和引爆點。從歷史文化街區的蛻變便可窺見,這個“爆破點”產生的能量,已輻射西部老城區、輻射市北、輻射青島。
歷史文化街區與郵輪港區僅一街之隔,作為港區產業外溢的承接區,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世茂喜達高端酒店、青島新金融產業園等涉及酒店公寓、直播網紅、休閑商業、智慧停車領域的項目已相繼落地,以新產業賦能老城復興。
如今,這一區域被定義為“RCEP產業先行承載區”。當天,位于上海路-武定路歷史文化街區內的RCEP商辦中心揭牌,街區內的劉子山19棟別墅群,將引入RCEP成員國經貿代表處、商協會等,打造RCEP商辦中心,深化開展青島對外交流與經貿活動。
當然,RCEP試驗基地為青島、為市北帶來的,不僅是產業鏈條的重塑和單向度的老城復興,更是城市空間的重構,是城市的全方位更新。
34.2平方公里的RCEP試驗基地是青島沿海沿灣沿河最寶貴、最優勢的資源,是青島開放發展的“最前沿”。從市北區版圖來看,RCEP試驗基地的發展邏輯是——以市北區全域為腹地,向海而興,沿灣“北拓”。將其放大到整個青島版圖上,RCEP試驗基地則與上合示范區、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互為犄角,形成“品”字形結構。未來,這三大區域將三點成面、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引爆灣區,共同構成青島新一輪開放發展的格局,引領青島全域縱深開放。
可以預見,國家戰略賦能下,青島國際郵輪港區這個動力澎湃的新引擎將會為膠州灣東岸城區發展注入新的空間、動能和活力,推動打造膠州灣區域的新增長極,加快老城區更新改造、邁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