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的“城陽打法”:在新發展格局中搶抓機遇、贏得先機
“五大工程”構建發展生態,“五大高地”厚積發展態勢,“五大區域”相互賦能增能
高質量發展的“城陽打法”
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首次發布2020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百強主城區,城陽區位居第71位。今年以來,城陽區已獲得“中國工業百強區”“中國創新百強區”“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中國百強主城區”等稱號,高質量發展腳步鏗鏘。
作為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城陽區肩負著青島貫通南北、聯通東西的發展使命,同時也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點和連接點。今年以來,處于關鍵節點、關鍵時期的城陽,正以青島高質量發展“急先鋒”的姿態,勇擔當、善作為,在新發展格局中搶抓機遇、贏得先機。
“五大工程”構建區域發展生態
“城陽區的活力,尤其是城陽干部的干事創業精神,讓我印象深刻。”這是陽光七星娛樂媒體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席及首席執行官吳征對城陽區的印象。無獨有偶,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韓國中小企業振興公團理事長金學道等政產學研各界人士,也表達了對城陽的如此印象。
“活力十足”是對城陽這座年輕城區的描繪——這不但體現在黨員干部“動起來”,還體現在區域的大項目建設快馬加鞭,雙招雙引“量多質優”,城市單元有新鮮活力。截至目前,城陽區簽約重點項目178個,總投資1900多億元,其中,過5億元項目82個,過50億元項目11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3個。
凝聚起全區上下砥礪同心干事創業的根本,是城陽區致力打造的“陽光城陽”五大工程。三年來,“陽光城陽”建設,從培育個人陽光心態入手,由點及面,擴大到陽光的社會生態,打造陽光政治生態和陽光自然生態,一同匯聚起活力迸發的陽光發展生態,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動力,堅定全域全面高質量發展信心。
今年,城陽區提出“陽光城陽”新五大工程建設。其中,陽光黨建是龍頭,陽光政務是關鍵,陽光發展是基礎,陽光治理是保障,陽光生活是目標。如今,“陽光城陽”已經成為彰顯城陽特色、代表城陽形象、展示城陽風采的城市品牌。
復盤區域一年重點工作,不難看出“陽光城陽”建設的意義所在——
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緊的階段,城陽提出了“陽光城陽黨旗飄揚,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的口號,建立全員全時、戰時運轉、頂格推動的防控指揮體系,通過網格化治理和基層黨建這兩個“法寶”,全力以赴、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10月中旬,城陽堅決打贏突發疫情處置遭遇戰,如期超額完成全員核酸檢測應檢盡檢任務,檢測人數達132萬人。面對疫情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城陽區以非常之策應對非常之勢,一改扶持資金次年申報、兌現的慣例,率先提出2020年涉企扶持政策“即出即兌”。截至11月末,城陽區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已累計兌現各項扶持資金2.39億元,全年將兌現扶持資金2.9億元,較上年增長175%,為企業復工復產、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雪中送炭”。
“五大高地”隆起區域發展高地
“城陽區為海水稻產業化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0月16日,在得知城陽海水稻最高畝產達到了739.7公斤后,現場連線的袁隆平院士如此評價;
12月12日,為期3天的2020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閉幕,各類形式交易額達6.38億元,“如期而至”的博覽會高質量開展,為日韓企業開拓青島尤其是城陽市場堅定了信心;
……
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聚勢而強。城陽區深度剖析區域資源稟賦和發展定位,明晰優勢、自我加壓,提出全力搶占“五大高地”,高質量發展厚積成勢,“五大高地”漸成峰巒。縱觀“城陽打法”,如果“陽光城陽”五大工程是布局和目標,那么“五大高地”則是城陽區深度思考后出手的“實招”和“獨門武功”。
搶占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高地實現新作為。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正式開廳,63家韓國官方機構入駐,“云端客廳”同步啟用。中國唯一的中日韓經貿合作國家級平臺——中日韓商務理事會青島聯絡辦公室揭牌,致力打通中韓地方經貿合作的新通道。
搶占軌道交通產業集聚發展高地取得新成效。“雙招雙引”強勢推進,新簽約重點項目25個、同比增長66.7%,計劃總投資279.5億元、同比增長89.3%。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開工在建項目86個,總投資550.18億元,“動車基金谷”建設步入快車道。
搶占與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高地成果豐碩。累計引進深圳(粵港澳)項目62個,總投資額804億元,城陽已成粵港澳優秀企業北上布局的“橋頭堡”。“深圳企業家青島行”簽約城陽項目總投資82億元,占全市簽約項目投資總額的44.8%。
搶占智慧農業引領鄉村產業振興高地實現新突破。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申創取得重大進展,湖南、海南和青島三個平行中心建設方案通過國家科技部專家評審論證。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5000畝海水稻喜獲豐收,為“土地改良+智慧農業”融合發展拓展了更加廣闊的示范空間。
搶占國際青少年足球發展高地再上新臺階。獲評全國人民足球優秀基層單位,“城陽經驗”在全國推廣。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啟動2023年亞洲杯青島青春足球場建設,將帶動周邊8.8平方公里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城陽由“青少年足球名城”向“足球名城”加速蝶變。
協同發展“五花齊放”
觀察城陽區位和發展可以看出,城陽是青島貫通南北、聯通東西的重要樞紐,亦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點和連接點。此外,作為地處東聯日韓、西接上合的重要連接點,城陽區在“雙循環”中也必然肩負著更大的時代使命。
非常時期,要有“非常打法”。
城陽區的“非常打法”,是聯合青島功能區試點改革后的青島高新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以及膠州灣綜合保稅區和環海經濟開發區,形成協同融合、相互賦能、一體推進的“1+4”發展共同體。其中,高新區要塑強創新硬核,軌交示范區要夯實產業基礎、做足特色,綜保區要當好開放“窗口”,環海經濟開發區要打造城市新地標。城陽區則通過營造陽光生態,培育發展沃土,讓功能區輕裝上陣。
10月底,一場由城陽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成員,青島高新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領導班子成員以及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青島環海經濟開發區等區屬功能區有關領導參加的、以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為主題的“三述”活動舉行,共同探討如何為青島加快建設創業城市賦能。
未來,“1+4”發展共同體通過城陽區與四個功能區協同發展,將全面構筑起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不斷激活城市發展的新動能,從而將北岸城區打造成為青島經濟新的增長極。
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堅持“一盤棋”思想,統籌做好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從路網管網施工到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的配套,努力做到規劃設計一體統籌、資源要素一體協同、工程項目一體推進,為城市發展畫好“一張藍圖”。
推動產業發展協同共進。立足產業基礎和未來趨勢,聚焦產業分工協作、資源優勢互補,通過共出產業支持政策、共劃產業空間布局、共推“雙招雙引”、共拓市場渠道、共建研發平臺、共享智力人才、共克技術難關等,推動區域產業發展相互賦能。
推動對外開放攜手共贏。打造、運用好兩大“國際客廳”和綜保區等對外窗口,為有意進入中國市場的外企外商外資,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務。同時,加快拓展國際物流、現代商貿、雙向投資、商旅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為國內企業創造發展機會。
推動創新平臺共建共享。緊緊抓住創新創業生態這個關鍵,用平臺思維促進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在北岸充分而自由地流動,便利而順暢地組合裂變。聚焦制約區域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統籌力量,協同作戰,共同發力集聚一批高層次人才,招引一批重大項目。共建共享高端創新平臺和共性技術攻關平臺,幫助企業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不斷完善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依托各自創新平臺,打通各功能區之間、功能區和行政區之間的科技孵化鏈條,相互承接溢出的科技資源,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通訊員 王作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