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開啟新“人設”!
文 |聞青平
先從一條微博熱搜說起。
17日,在熱搜榜上,看到一條《山東十六市人設圖鑒》的文章,文章用一組圖文展示了“XX人看自己”“其他市看XX”“實際上的XX”,這種對比與反差令人忍俊不禁。
雖然真實情況未必如此,每個人對每個城市的認識也有偏差,但這種“公約數印象”多少還是反映了一些現實認知。其中特別吸引筆者的是對于淄博的“人設”描述:
“淄博人看自己”:四大瓷都之一、江北義烏、春秋五霸、很(han)好等?!捌渌锌醋筒保翰┥剿皱仭⒉┥秸ㄈ?、周村燒餅等。“實際上的淄博”:姜子牙、齊桓公、管仲、孫武、晏嬰、淳于意……
姜子牙、齊桓公、管仲、孫武……這些發光的名字,一下子將思緒帶到了當年可謂“全球大國”的齊國。
齊國何以成為春秋五霸?又何以到后來沒落?翻遍歷史,我看到了“人才”二字。
01
成就齊國偉業的,是齊桓公嗎?還是管仲?或是鮑叔牙?很難說,應該說是幾個人相互成就,又共同成就了齊國。這三個人,組成了齊國的“鐵三角”,共同支撐起了齊國偉業。
“鐵三角”中的管鮑兩人給我們貢獻了一個成語:管鮑之交。鮑叔牙是站在管仲這個偉大男人背后的男人,“你虐我千百遍,我卻待你如初戀?!比绻苤偈且黄デЮ锺R,鮑叔牙則是不折不扣的伯樂,愛上了管仲這匹野馬,并給了他一片草原。
遇上鮑叔牙,管仲是何等的幸運。而更幸運的是,他找到了自己施展才華的平臺,這個平臺的搭建者,正是齊桓公小白。
總結齊國的成功,離不開三點:
一是領導有正確的用人觀,重視人才,善于聚才選才用才。
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有何秘訣?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用對了管仲,會用人,敢于給人才以施展才華的舞臺。這恐怕也是古往今來所有成功領導的秘訣吧,所謂“領導有方”之“方”正是用人之方。
小白據說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今年,動漫電影《姜子牙》將這位齊國的首位國君重新打造成了“網紅”人物,電影里也少不了“直鉤釣魚”的情節,事實上,姜子牙釣的“大魚”是他的伯樂——周文王姬昌。小白和其祖先一樣運氣爆棚,都遇到了貴人,他輕輕松松得到了管仲。
得之而懂得善用之,具有一定的胸懷和氣量,他不計較管仲的一箭之仇,從善如流,聽從鮑叔牙的建議,大膽使用了管仲。從這一點來說,小白是一名合格的國君。
二是懂得市場規律,會按市場的邏輯辦事。
《大眾日報》曾發過一篇文章,題目是《管仲:中國市場經濟思想的鼻祖》,其中提到:
提起齊魯文化,人們首先想起的往往是最有影響的儒家文化。其實,多年來大家忽視了齊魯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發端于2600多年前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的市場經濟思想。
管仲首次在中國歷史上提出了鹽鐵專賣制度。管仲最早倡導專業分工。管仲富國策之二正是齊國制造業賴以興旺發達的“專業分工”制度。管仲富國策之三,當推重視國際貿易和商業流通。齊國是最早進行對外開放的國家,管仲在吸引外商方面做足了文章,極具特色。除在稅收上讓利于外商,齊國還以人為本,處處優待外商,承諾凡不按照規定對外商服務的官員,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優化營商環境、拉動內需、巧用無形之手……管仲的一系列政策直接帶來了齊國的經濟繁榮。真懷疑管仲是從現代穿越到古代的。
管仲的經濟思想影響了后世,他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歷史學者賈志剛在《說春秋》里說,老子《道德經》就是繼承了管仲關于道的概念,延伸而成。軍事上,管仲愛好和平,首要的是以德服人,其次是通過謀略,再次是外交,最后才是出兵。《孫子兵法》基本照搬了管仲的理念。
管仲像是一系列思想的源頭?,F在,海爾正在打造引領全球的世界級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中文名為“卡奧斯”,“卡奧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混沌之神,萬物之神?!翱▕W斯”的意思是“混沌”,即世界一切的起源。
從某種意義上說,管仲也是一個“卡奧斯”。
三是齊國具有人才成長的沃土,重視人才發展。
前面提到的“鐵三角”:管仲是人才,齊桓公是用人、鮑叔牙是識人。這也給齊國后世之人留下了一個寶貴的人才治國的典范。
關于齊國如何用人,還曾有專門的研究書籍。筆者查到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9年7月曾出版一本名為《齊國人才戰略》的書,作者為邱文山。
書中提到,在古代齊國歷史上,雖然沒有當今社會所具有的系統“人才學”理論,但重視人才的理念與舉措卻早已具備。齊國由小國、貧國、弱國變為大國、富國、強國,其中的經驗固然值得我們很好研究;強大齊國的衰落、滅亡更是引人深思、發人深醒。齊國興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視的是人才戰略……
齊國的強盛在于人才,齊國之敗,則敗在了別人家人才的壯大上。
02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首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大家耳熟能詳。這是陳子昂在壯志難酬的時候寫就的,看到眼前的“幽州臺”而觸景生情,他不由想起知人善任的燕昭王。
有趣的是,正是善用人才的燕昭王滅了齊國。當年,齊國趁燕國內亂,想吞并燕國,燕昭王憂心不已,便問名士郭隗咋辦。郭隗便給他講了一個“五百金買馬骨”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人命家臣至各地,高價收購良馬,結果這位家臣卻以五百兩金子,買了一匹已死了的千里馬的骨頭回去。天下人風聞這個消息后,一致認為,既然連死馬的骨頭,都愿意以馬百兩黃金收購,那么,要是活的千里名駒,無論開價多高,對方必然愿意購買,所以,都紛紛帶著自己的良駒前來。
聽懂了的燕昭王,在郭隗的協助下修筑黃金臺,廣招天下人才,樂毅、鄒衍、劇辛等紛紛前來投奔?!把嗾淹醵四辏ㄇ?84年),樂毅率軍聯合三晉及秦楚之師攻齊,大破齊軍,占領齊城邑七十余座,齊湣王敗死……”
幽州臺即黃金臺。陳子昂還寫過一首很直白的詩《燕昭王》: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p>
燕昭王也成為了不少文人的“夢中伯樂”,李白曾發出長嘆:
攬涕黃金臺,呼天哭昭王。
齊國興衰,燕國崛起,冥冥中決定他們命運的無非兩個字:人才。
03
2000多年前,青島這個地理位置屬于齊國,當時稱東夷。淄博的臨淄是齊國故都,故齊國之往日榮光皆歸于淄博。基本上現在的齊魯大地,非齊即魯。
拂去歲月的煙塵,我們會發現,變化的是時代的生產力,不變的是人類發展的規律。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是所有社會發展的鐵律。人才聚,則社會興。
青島,正在匯聚著各行各業的人才。
微博熱文《山東十六市人設圖鑒》對“實際上的青島”的總結是“影視取景勝地”,其中列舉了《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等。身為青島人,感覺這是青島很重要的一個特點:風光優美,青島是“電影之都”,東方影都的室內攝影棚都為電影制作提供了絕佳的條件,各地的影視人才紛至沓來。
當然,“實際上的青島”有多面,遠不止影視取景一面,在“電影之都”等名片之外,青島正在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青島給自己一個清醒的定位是創業城市,而這亟需一大批人才來到青島,提供智力支持。
12月17日,一個重磅消息引發青島人關注:
青島公布了《關于促進產才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實施“青島菁英工程”的意見》《青島市“一站式”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青島市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管理辦法(試行)》《青島市外語人才、外事人才、外貿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方案》等六條人才新政,公開征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
人才問題,成為青島發展的關鍵問題。青島對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為強烈。
正是依靠人才,上世紀90年代,青島誕生了海爾、海信、澳柯瑪、雙星、青啤這“五朵金花”,演繹了眾多的商業傳奇,撐起了青島“品牌之都”的稱號。
在互聯網時代,青島錯失了“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的發展機遇。痛有多深,決心就有多大,在“下半場”的工業互聯網賽道上,青島卯足力氣,放低姿態,全力建設創業城市,拿出“開戰就是決戰,起跑就是沖刺”的果敢和勇氣奮起直追。
人才!人才!人才!重要的問題說多遍,重要的文件青島一連下了六個。這是求賢若渴的呼聲,也是廣征人才的號角,人才,快到碗里來!
青島,高高搭建起“黃金臺”,誠意十足,元氣滿滿,你的心有多大,給你的舞臺就有多大,整個城市都在熱情期待各方人才的到來。
多一些伯樂與機會,就會少一些陳子昂、李白式的慨嘆,讓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才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都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時造福社會實現家、國雙贏,何其幸哉!
創業之城、人才之城,將成為青島新的“人設”。
——黃金臺上意盎然,只待君提玉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