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嫦娥回家”,青島科技精準助力!

2020-12-17 22:12    青島日報

青島科技助力精準迎接“嫦娥”

中國電科22所研制定位裝備在廣袤草原上第一時間收到“回家信號”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7日訊 今日凌晨1時59分,攜帶2公斤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圓滿結束了24天的月球之旅,在內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著陸場安全著陸。青島科技力量再次參與其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的設備助力科研團隊在廣袤的草原上精準找到回家的“嫦娥”。

返回器著陸回收是此次嫦娥五號任務的沖刺環節,也是任務全勝的關鍵。這背后,有青島科研力量的“保駕護航”——中國電科22所研制了10余套機載/車載搜索定向產品,可全天時、全天候工作,實現了對返回器從出“黑障”到著陸全程的跟蹤定位,是返回器的核心搜索定位裝備。

這次搜索回收器工作面臨著夜間返航和極寒天氣等難點。回收任務在夜間實施,光學等跟蹤手段的作用受限,定向儀的作用更加凸顯。為此,中國電科22所配合有關方面構建了天地協同、網格化、智能化的搜索網絡,確保對著陸返回器發現早、盯得準、引導快。

今天凌晨的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覆蓋著近30厘米厚的積雪,嚴寒天氣不僅考驗著現場的科研人員,對設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過,這早已在中國電科22所技術團隊的“掌控”之中,針對嚴寒天氣條件,團隊在設備研制過程中備足預案,重點加強了設備抗低溫等環境適應性設計及可靠性設計,產品經受住了任務時機艙外超低溫度的嚴酷考驗。

為了成功迎接“嫦娥”回家,中國電科22所派出一支精干的技術團隊,在草原上連續奮戰了30余天。他們先后實施了設備加復裝、天地信標對接演練、模擬搜索綜合演練等任務環節,確保參試設備以最佳技術狀態第一時間鎖定目標。

“嫦娥五號回家最后一個動作是發個信號,表達‘我到家了,我在這兒呢’。”中國電科22所所長吳健說,這個信號的目的在于告訴搜救隊自己的位置,以便搜救隊在廣袤的草原上找到它。接收這個信號就是青島科研力量的意義所在。

另據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背后,還有青島理工大學的技術貢獻。在本次任務中,青島理工大學教授趙正旭領銜的“復雜網絡與可視化團隊”發揮了多年來保障“玉兔”“天宮”“神舟”“長征”等國家重大航空航天戰略的經驗,研發了一套遙操作作業平臺。這個作業平臺分別在空間段和月球作業階段發揮作用。其中,平臺的“實時三維可視化”系統可以對嫦娥五號空間段的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快速還原,一改以往需要科學家通過龐大數據分析探測器的方式,讓探測器的飛行角度、姿態等信息直觀展現在地面工作人員面前,以便對其進行更清晰、更便捷的觀測和調控;待探測器登陸月球后,平臺的遙操作作用則為嫦娥五號制定路線及任務規劃,可以說,嫦娥五號在月球上如何行動、怎么獲取土壤等都離不開這個平臺的“遙控”。

值得驕傲的是,在人類實現觸摸“星辰大海”的夢想進程中,青島的科技力量總是以高頻率的參與度,讓我們與宇宙深空“親密接觸”。(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減稅降費268億元,為企業“留得青山” !青島交出減稅降費有力答卷

2020-12-18    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刊發海納川署名文章:用“倒金字塔”法匯報工作

2020-12-18    青島日報

重磅!停噴多年的浮山灣海上百米大噴泉有望明年5月復噴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大家說】離婚“冷靜期”來了 你咋看?

2020-12-18    青島新聞網

前11個月,青島新增就業44.55萬人,平均招聘工資5186元/月

2020-12-18    青島新聞網

最低溫-7℃!弱冷空氣“現身” 周末依然冷冷冷

2020-12-17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這部法治劇正熱播,青島整體“廣告植入”成最大贏家,各地網友要來看美景

2020-12-18    青島早報

青島今年查處242輛黑出租1867輛不合規網約車,市區多處公交場站推進建設

2020-12-17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隆德县| 新建县| 揭阳市| 麻江县| 曲松县| 秦安县| 宣城市| 万载县| 从化市| 保亭| 山西省| 建昌县| 绥棱县| 哈尔滨市| 鹤岗市| 舟曲县| 麻城市| 西林县| 思茅市| 肃南| 河南省| 丰宁| 西青区| 巧家县| 宜丰县| 福泉市| 双城市| 九龙城区| 视频| 铜鼓县| 洞口县| 大英县| 嘉兴市| 江达县| 洛川县| 丰原市| 龙里县| 万山特区| 望城县|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