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率先推廣"交房即可辦證" 11個項目1800余戶業主已體驗
青島新聞網12月17日訊(記者 丁淑華)今天下午,青島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就“住宅小區”“房屋產權”和“未貫通道路”管理服務提升行動進行通報,會上介紹了“先驗房后交房、交房即可辦證”模式推廣情況。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本好介紹,住建部門通過對房屋建設、銷售、交付等關鍵環節監督全程介入,引導13家開發企業對4500套全裝修房推行“先驗房后交房”模式,下一步將在全市范圍推廣倡導。多部門聯合推動網簽服務下沉項目現場,積極探索推行“交房即發證”。目前,萬科未來城等11個項目、1800余戶業主享受到“交房即可辦證”優質服務。新規出臺后各區(市)均已開展了項目試點,下一步將進行全域覆蓋。
多措并舉,提升住宅小區管理服務
市住建部門從修訂物業條例、規范商品房交付流程和租賃住房管理等方面入手,開展相關工作。制定切實可行具有創新性、前瞻性的物業管理法規政策。目前,全市共開展1000余次走訪活動,組織召開200余次座談會、懇談會。征集問題線索4萬余條,問題解決率達到了94%,投訴率同比下降約15%。
出臺新規探索先驗房后交房、交房即可辦證的新模式。出臺新建商品房全裝修管理新規,實現建筑裝修監管一體化,新規出臺后全市所有新批準預售的300余項目,近4萬套全裝修房屋的購房者的權益將得到更大保障。
建立公租房等租賃型住房違法轉租行為舉報、查處機制。全市共檢查公租房5萬余套,查出轉租轉借家庭176戶,收回房屋102套,整改完成55套。
出臺新規明確出租房屋使用最低標準,市區兩級多部門聯動調處房屋租賃糾紛3018起,各新聞媒體50余次對相關政策和聯動整治工作進行報道宣傳,對違法違規租賃企業予以警示震懾,及時進行風險提示。
住有宜居,多部門聯合提升房屋產權管理服務
今年以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圍繞“住有宜居”工作目標,開展問題產權處置等工作。
部門聯動、市區協同加大“問題產權”處置力度。全市摸查歷史遺留問題項目86個、涉及居民約4.42萬戶,其中市本級摸查項目39個、涉及居民約2.43萬戶,目前已經推進解決7個項目首次登記。下一步,將積極督促區市政府研究確定處置措施、辦理路徑,力爭在短時期內解決一批歷史遺留問題項目。
推廣網簽服務下沉項目現場,積極探索推行“交房即發證”。
同時探索住宅小區車位轉讓、登記管理,完善土地出讓合同履行機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起草了房地產開發項目配建車位轉讓、登記管理辦法,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并進行了多輪研究修改。正在進行合法性審查,并將進一步征求各方意見后穩妥推進。
為完善土地出讓合同按期履行機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出臺加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中事后監管工作規定,提出事中事后監管的范疇、內容、方式和保障措施,強化對工程建設項目繳納出讓金、開竣工時間、規劃指標復核、竣工規劃核實等事中事后重點內容的監管。綜合運用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系統和自然資源遙感“一張圖”信息系統,落實土地利用動態巡查制度,加強開竣工管理。制定出臺試行工程建設項目土地規劃不動產登記辦理流程圖政策,進一步優化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土地、規劃、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全流程,劃定工作主線、明確工作分工,推進要素整合、優化辦理流程,加強內部協同、推進一次辦好,從源頭上理順房地產項目建設時序,提升產權服務效能。
全年共打通25條未貫通道路
市住建部門通過梳理近年來市民群眾多渠道反映強烈、關注度高的待打通道路84條,結合規劃,建立存量未貫通道路項目儲備庫,并隨城市建設進程,動態調整、及時更新。通過市區協同,打通攻堅戰。2020年全年共計打通勁松四路、勁松五路、歡樂濱海城規劃橫A2號路等25條未貫通道路,完成新建的新都匯小區、萬科新都匯小區、中海環宇康庭小區、紫樾尚府小區周邊道路建設,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環境。
在此基礎上建立未貫通道路打通長效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會商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土地制約、單位協調、資金籌措等重點、難點問題。
市民政局印發了《青島市無名道路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在全市開展了無名路專項整治行動,摸排出的100多條無名市政道路全部進行命名。市民政局印發《青島市民政局開展無名路線索征集活動實施方案》,向廣大市民廣泛征集無名路線索,活動以來,全市共征集無名路線索14條,其中非市政權屬路8條,目前的政策不能納入道路命名管理,市政權屬5條已完成命名,1條正在審批,城市無名路頑疾基本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