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務就業 青島建立青年實習實訓等多個公共服務平臺
青島新聞網12月15日訊(記者張曉楠)記者從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生活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穩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的形勢背景下,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建了青島市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其中,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為國內首個由政府部門創建,連接用人單位、學校、見習實習人員,集就業見習、實習實訓、見習補貼申報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試運行以來,已有463家用人單位發布見習實習崗位597個,需求3.2萬人。
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
該平臺服務對象主要為全市各類用人單位,以及有就業見習或實習實訓需求的高校畢業生、16-24周歲青年與普通高校、中職院校、技工院校等在校生或大中專院校。平臺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聯合市教育局、財政局、商務局、國資委、團市委、工商聯印發的《關于做好就業見習(實習實訓)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青人社規〔2020〕9號,以下簡稱《通知》)為依據,涵蓋基地認定、簡歷投遞、崗位對接、補貼申報、數據統計和評價反饋等多重功能,有利于進一步規范見習管理、提高見習質量、擴大見習規模,暢通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在校生就業見習、實習實訓渠道。
在適用范圍上,青島市社保繳納20人以上的機關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事務所等各類用人單位,均可通過該平臺申請認定為青島市青年就業見習(實習實訓)基地并發布就業見習或實習實訓崗位;離校3年內有見習意愿的高校畢業生、16-24周歲青年及畢業前3個月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均可通過該平臺創建簡歷、尋找匹配見習崗位并簽訂見習協議。截至目前,全市已認定青年就業見習(實習實訓)基地463家。
在待遇保障上,見習期間,見習基地應給予見習人員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生活補貼,并為其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或不低于意外傷害保險保障范圍的其他險種;見習完成后,見習基地可通過平臺申報見習補貼,補貼標準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60%或70%,并可按每人每月15元標準給予見習基地意外傷害保險或相關險種補貼。同時,國(境)內外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職業院校在校生以及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在校生也可通過該平臺,定向對接實習實訓崗位,增強實踐能力。
該平臺為國內首個由政府部門創建,連接用人單位、學校、見習實習人員,集就業見習、實習實訓、見習補貼申報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充分發揮大數據實時比對的優勢,集就業社保查詢、工商注冊登記、學歷學籍確定、勞動違法紀錄等全程線上校驗,實現見習實習全過程有效對接,學歷認證、實習見習、就業登記“一站式”服務。試運行以來,已有463家用人單位發布見習實習崗位597個,需求3.2萬人。
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
該平臺對全市登記失業人員,按照個人是否有就業、創業、培訓意愿對失業人員進行分級分類,主動為其提供跟進式、定制式精準公共就業服務,促進他們盡快就業。
在服務載體上,平臺以街道(鎮)為網格單元,按照常住地、戶籍地、就業地、參保地,將有需求的失業人員納入網格動態管理,每個網格配備1名以上就業服務專員,定時對網格內失業人員開展需求調查、動態管理、信息錄入、崗位對接、效果跟蹤等服務,“一人一策”建立電子化就業服務臺賬。
在服務方式上,主要根據失業人員就業需求和就業難易程度,通過崗位推薦、鼓勵用人單位招用、促進靈活就業、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等措施,精準提供就業、創業和職業培訓服務,并對就業服務過程和成效通過平臺進行全程動態管理,實現服務過程可查詢、可追溯。同時,各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可選擇信譽良好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有就業意愿的失業人員,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主動為其推薦合適的就業崗位,免費提供職業介紹服務;也可按規定選取符合條件的社會培訓機構,為有培訓意愿的失業人員提供培訓等服務。該平臺為山東省首創,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凡是辦理失業登記的人員,將自動納入就業援助平臺服務對象范圍,無需提交申請。
公共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
該平臺的主要功能是增強公共就業大數據綜合治理能力,對全市各項就業創業政策落實和經辦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分析和監管,建立“用數據服務、用數據證明、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的工作機制,主要有四項功能:
一是建立“有警報警、無警提醒”的數字失業預警機制,通過對區域、行業、重點企業、解聘企業、失業(解聘)人員5個維度48項指標進行實時監控,實現對區域性、行業性失業風險三級預警。同時,對一天內解聘超過20人的企業進行監控,建立就業社保、勞動關系、勞動監察等部門協同機制,動態掌握解聘原因、員工去向等信息,并同步跟進保障失業人員合法權益并促進其再就業。
二是對各類就業資金預算、支出等全程驗證、監控和預測;首批對12項就業補貼政策,在申請、審核、發放等環節進行大數據掃描,及時發現補貼發放存在的漏洞,并給予提示提醒,截至目前已進行了500萬次數據追蹤掃描,確保了資金惠民助企。
三是涵蓋就業、失業、創業、培訓等6大業務21項報表統計,實現業務數據自定義查詢、統計及可視化分析,極大提高業務人員統計分析效率。
四是利用多元回歸算法對8項重點指標進行預測,利用人社數據和市場監管等外部數據對創業扶持、就業援助等政策進行績效評價,為政策制定、執行和評價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