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老人反復高燒病因難尋,原是寵物狗惹的禍
青島一78歲老人反復發燒8天,肌肉關節酸痛、腹部不適、食欲減退,吃藥也只能暫時控制體溫,然而病因難尋,留觀期還因突發心梗命懸一線。醫院日前經過二代基因測序,發現老人得的是恙蟲病,發熱元兇是“恙蟲病東方體”感染。
高齡老人發熱8天,突發心梗命懸一線
10月中旬的夜里,78歲的高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急診科就診。家屬介紹,老人已反復發燒8天了,最高39.1℃,服用退燒藥治療效果不佳,體溫一直保持在38-39℃之間。
高先生既往有冠心病,無咳嗽、咽痛,無腹痛、腹瀉,無尿頻、尿急,無皮疹,否認昆蟲咬傷史,無胸悶、胸痛,反復發熱,每日發作2-3次。根據問診和檢查結果,醫生初步診斷老人患有膽囊結石,建議留觀輸液并進一步檢查發熱原因。
然而,就在留觀期間,高先生如廁后突然出現了胸悶、憋氣的癥狀,并且進行性呼吸困難,病情急轉直下。正在查房的急診科副主任王革立刻組織醫生搶救,通過緊急檢查,發現患者出現了快速房顫,心肌酶升高,床旁心超顯示節段性運動異常,一切都表明,患者出現了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癥。這無疑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方面,導致患者發熱的元兇仍未找到;另一方面,出現了危及生命的合并癥,大大增加了進一步診斷治療的難度。
醫生在第一時間對老人進行搶救,老人的憋氣癥狀開始減輕,逐漸能夠脫離呼吸機進食,也能與兒子簡單對話了,醫生和家屬都松了一口氣。
柳暗花明謎底解開,發熱元兇為恙蟲病
雖然老人胸悶、發熱的癥狀暫時得以緩解,但發熱的元兇仍無線索,心梗也急需進一步治療,但醫生再次檢查仍未找到可疑感染灶和病原體。導致老人發熱的元兇到底是什么?發熱和憋氣元兇是否相同?
為了解開這些謎團,急診科多措并舉,首先,重新審視目前的治療方案,經過多次會診和病例討論,考慮感染性發熱可能大,于是醫生擴大用藥種類,覆蓋球菌、病毒、非典型病原體等。其次,急診醫生反復多次為老人進行體格檢查,確認其皮膚無皮疹,但沒有發現其他陽性體征。再次,有針對性地進行各項化驗,包括送檢出血熱抗體、新型布尼亞病毒、布氏桿菌抗體,進行血培養等,但得到的結果都是陰性。
一邊是家屬心急如焚,一邊是病因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診斷遇到了瓶頸、大家一籌莫展之時,醫生追問到老人家中有一只寵物狗,這為診斷提供了新思路,患者是否傳染病導致的發熱呢?根據常見病原體,醫生更換了抗感染藥物,并通過二代基因測序方式,試圖找到病原體。
令人欣慰的是,在診斷病因的過程中,經過藥物、無創呼吸機輔助支持,老人的急性心梗漸趨平穩,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這讓醫生們看到了曙光。更讓人欣喜的是,老人的體溫也控制得很好,病情進一步好轉。
就在此時,二代基因測序的結果讓一切柳暗花明,原來老人得的是恙蟲病,發熱元兇是“恙蟲病東方體”感染。
家有寵物易患此病,老人經治療痊愈出院
恙蟲病是由恙蟲立克次體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各種鼠類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恙螨是疾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人對恙蟲病有普遍易感性,患者常有發熱癥狀,同時又典型皮疹——焦痂形成。恙蟲非常小,成蟲體長不超過2毫米,喜歡潮濕陰暗的環境,如果爬到人身上,往往會叮咬會陰、腋窩、腹股溝等人體隱蔽部位,不容易被發現。恙蟲病會造成肝臟功能、呼吸系統、心臟功能和神經系統損傷,并有發生心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從事戶外活動、家中飼養寵物并出現類似癥狀者,應格外注意排查該病。
老人皮膚表面并沒有明顯結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診斷難度,幸運的是二代基因測序及時找到了發熱元兇。經過急診科醫護人員的努力,老人的發熱得到控制后,轉到心內科繼續治療,16天后,老人痊愈出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