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今年首次線下“央企青島行”聚焦這個區域,源自市委書記的“磁懸浮之問”?

2020-11-25 06:00    青報觀象山

央企再次走進青島,這一次,焦點是軌道交通。

11月24日上午,2020央企青島行——走進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活動在青島舉辦。此次“央企青島行”活動,是自2019年春、夏、秋、冬“四季行”以來的第六次活動。

blob.png

這是今年疫情爆發以來,青島首次邀請央企來青舉辦的專題線下招商活動,也是“央企青島行”首次與產業功能區直接對接。而選擇在功能區改革一周年之際舉辦這次活動,也體現了青島決策層的周密思慮與“有心”安排。

活動期間,央地合作再結碩果,22個央地合作項目進行現場簽約,總投資達到292億元,涵蓋新材料、總部經濟、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環保科技等多個領域。正是因為有了清晰的產業邏輯,本次項目招引有的放矢,延鏈、補鏈、強鏈目的明確,在碳纖維復合材料、新能源等方面進行布局,同時帶動了全市產業鏈的延展。

活動當天,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管委曝光的一份資料,引發與會者關注。這份資料是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2019年、2020年對軌道交通產業所做的歷次批示。僅今年以來,批示就多達5次,字里行間,青島的危機感、緊迫感表露無遺。

活動中,與會專家深入解讀軌道交通技術發展趨勢,再一次提振了青島的信心——

未來,在技術研發邏輯由“科研導向”轉向“國家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的趨勢下,軌道交通產業將迎來新的時代,而人才、機制、生態等方面的差距,將成為各地產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驚喜地看到,在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圍繞國創中心的軌道交通創新生態已經形成。”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賈利民作出如上表示。

面對未來,青島軌道交通產業已經找到方向,踏上“軌道”。

01

這里本身就是央地合作的成功典范

受疫情影響,這是今年青島首次邀請央企來青舉辦的專題線下招商活動。

細數“央企青島行”活動開展以來的歷次活動,不難發現,央企越走越細、越走越深入:在2019年,央企“行走”的主要對象是各個區市;2020年6月,“央企青島行”今年首場招商活動采取線上的方式走進上合“一帶一路”央企“國際客廳”;11月24日,“央企青島行”則將目光聚焦一個具體的產業功能區。

央企與青島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與青島產業、企業的互動更加深入。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本身就是央地合作的成功典范。

blob.png

示范區的血管里就流淌著央企的血液。1986年,四方機車廠遷建棘洪灘,標志著央企正式入駐,為示范區的孕育埋下了第一粒種子;2013年,省級開發區城陽工業園易址棘洪灘,實現了功能區與軌道交通產業的第一次耦合,兩者結合后,經省、市有關部門批準,設立了管委會,為城陽區政府派出機構;5年后,在省、市支持下,進而成立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管委會,升格為正局級的市政府派出機構。

一路走來,以中車為主的央企賦能,鑄就了園區雄厚的產業基礎。如今,這里有中車四方股份、中車四方有限、四方龐巴迪等3家頭部企業和200余家軌道交通重點配套企業,生產的動車累計約占全國運營動車組的60%、生產的地鐵約占全國的25%,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是中國唯一集高鐵地鐵整車生產、核心系統研發制造、國家創新平臺于一體的產業集聚區。

blob.png

而選擇在功能區改革一周年之際舉辦這次活動,則體現了青島的周密思慮與“有心”安排。

2019年10月底,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進入省、市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首批四個試點先行單位行列。體制機制、建設和運營模式、人才體系等全面改革,示范區“一身輕松”、產業新動能洶涌迸發:如果以去年10月示范區開始改革作為時間起點,一年來,示范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5.93億元,同比增長90.76%;累計引進投資過億的大項目26個,計劃總投資337億元,同比增長31.6%。

改革后的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擎起青島產業發展的大旗,需要在青島所承擔的國家戰略重任中、在青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這些,都需要依托更多、更高層次的招商項目來實現。

02

產業邏輯清晰,項目招引有的放矢

此次青島之行,央地合作再結碩果。22個項目進行現場簽約,總投資達到292億元,涵蓋新材料、總部經濟、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環保科技等多個領域。

blob.png

產業邏輯清晰,項目招引有的放矢。本次“央企青島行”活動,展現出以產業、產業功能區為主體的招商模式的優勢。

一直以來,青島軌道交通產業存在產業鏈不夠高端、配套企業產品附加值低的短板,例如牽引、制動、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大都在外地生產。此次簽約項目,延鏈、補鏈、強鏈目的明確,在碳纖維復合材料、集團總部、新能源等方面進行布局,同時帶動了全市產業鏈的延展。

其中,中車工業研究院與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簽約共建中車集團唯一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核心技術平臺,圍繞復合材料設計、工藝、檢驗、連接、修復、回收等一系列技術研究應用展開合作;中鐵十四局集團與城陽區簽約設立區域總部,引入集團總部資源,加快推動區域產業經濟發展;中國十七冶集團同青島國際院士港、南京開沃重工圍繞氫能源汽車生產線擴建開展深度合作,提升青島氫能源汽車產能;中建材集團旗下中新房太通實業有限公司將引入專業團隊,在平度市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汽車造型設計和風洞檢測中心;華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西海岸新區展開合作,引入環保裝備智造骨干企業、科研院所以及檢測機構,打造集科研、技術、人才、資金為一體的環保科技產業示范園區……

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的“航母級”機構——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創中心”),展示出打造創新集聚高地的核心引擎作用。

blob.png

面向前瞻性技術和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在活動現場國創中心分別與北京交通大學賈利民、清華大學信息學院吉吟東、中車研究院祝弘濱、中車戚墅堰所胡小山、航材國創高鐵材料研究院丁小明等5位總設計師簽約,正式啟動了“自主式交通復雜系統體系架構研究”“先進電子信息技術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基礎研究”等5個軌道交通領域協同創新項目。

同時,國創中心還與中車四方所、大連所、戚墅堰所等3個軌道交通裝備系統供應龍頭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開展聯合技術創新,共同促進先進技術應用與科技成果轉化。

03

市委書記“磁懸浮之問”

活動當天,示范區管委曝光的一份資料顯示,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2019年、2020年對軌道交通產業所做的歷次批示,其中,僅今年批示就多達5次。

blob.png

今年4月20日的一次批示是這樣的:“青島以及半島五市如何面對磁懸浮產業?當下,我們如何選擇?在當下,國家擴大內需,鼓勵新老基建投資的背景下,半島甚至再大一點范圍,從城市一體化、產業一體化、空間布局一體化的角度面向未來,有沒有推進的空間?我們應如何選擇?”

4個問號,彰顯出的是一個城市主政者對一個未來產業的前瞻和思考,以及強烈的危機感。

看見未來,才能走向未來。今年10月30日,《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重磅發布。其中提到,在基礎設施方面實現互聯互通,打造“半小時通勤圈”“一小時經濟圈”;產業發展協同上,全國軌道交通裝備重鎮株洲被予以重任——重點依托中車株機、中車株所等龍頭企業,發揮研發制造和市場優勢,打造軌道交通裝備世界級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實現軌道交通產業集群規模突破2000億元,株洲·中國動力谷“3+5+2”產業規模達到9000億元以上,努力把株洲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中國動力谷。

也就是說,到2025年,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目標是突破“萬億級”。相比之下,2019年,青島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產值約為1000億元,今年預計有望達到1200億元;目前,青島確立的目標是力爭用15年的時間,構建匯聚全球高速列車技術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鏈等創新要素協同聯動的全新生態,打造“5000億級”產業集群。

雖然數字之間的巨大差距有統計口徑不同等原因,但這也給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提了個醒”:在強鏈的同時,補鏈、延鏈也不能放松,“喬木”參天、“灌木”茁壯成長、“小草”蔥郁,才是良性生態。現在,央企及有關機構入駐示范區,就是產業層面的“喬木”,如何利用好、發展好“喬木”,圍繞“喬木”吸引和培育“灌木”“小草”,不僅是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也是青島面臨的時代命題。

blob.png

從世界科技強國的發展經驗來看,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一直都是引領性的核心力量。《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高鐵被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也是青島一張含金量十足的新名片。活動中,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賈利民、華中科技大學數字制造工藝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張海鷗,對創新型國家建設、鐵路科技發展態勢與創新方向以及金屬3D打印的世界技術發展趨勢做了深入解讀。顛覆性技術、“未來產業”、技術反制、企業技術創新,成為各位專家演講中的高頻詞匯。

04

打造生態,超越“戰興”,謀劃“未來”

“我們驚喜地看到,在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圍繞國創中心的軌道交通創新生態已經形成。”賈利民說道。與會專家表示,鐵路技術是材料、信息、能源等技術的集大成者,未來,在技術研發邏輯由“科研導向”轉向“國家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的趨勢下,軌道交通產業將迎來新的時代,而人才、機制、生態等方面的差距,將成為各地產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

blob.png

市委書記發出“磁懸浮之問”5個月后,青島提出了建設創業城市,打造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的“4+1”發展生態。充分尊重企業、人才和每一位創業者的主體地位,成全企業家和創業者的創意創新創造,對標深圳上海,積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當然,這早已成為兩年來青島上上下下的普遍遵循。

現在,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未來,在新的國家戰略之下,對于最具有前瞻性技術優勢的軌道交通產業,青島看得很準,“搶籌”意識很果斷:高速磁浮、碳纖維復合新材料等諸多前沿技術的落地,中車智匯港建設拉開序幕,圍繞氫能源利用打造“東方氫島”的總體發展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一個國創中心,打開了青島軌道交通產業創新的思路。轉變打法,依托體制機制創新、“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的多樣化建設和運營模式,青島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型企業迎來“爆發”,創新資源加速集聚,高端人才涌入。

短短兩年時間,在國創中心帶動下,示范區已經建成高速磁懸浮試制中心、高速磁浮試驗中心、軌道交通車輛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數據中心等創新平臺,雙創基地年內建成,材料研究院、裝備智能化研究院開工建設;組建了由西南交通大學翟婉明院士、北京交通大學賈利民教授、美國密歇根大學董平沙教授等國內外21名頂尖專家合作加入的高端智庫,中車工業研究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10余所知名高端科研機構相繼入駐,并與德國德累斯頓大學、德國蒂森克虜伯公司等多所大學、機構開展深度合作,集聚各類高端人才230多人;航材國創(青島)高鐵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哈焊國創(青島)焊接工程有限公司、青島智能軌道交通裝備公司、上海軌道交通檢測技術中心等一批企業“新面孔”驚喜涌現。

尤為可喜的是,資本將為示范區創新注入源源動力。中國中車與國創中心共同發起設立中車(青島)科技創新創業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助力國創中心的技術創新,為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服務。中車科技創新創業投資基金共有6家合伙人,認繳出資額合計人民幣5億元。

blob.png

今天,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發布了招商引資需求,涵蓋技術跨界融合、建設高端教育培訓機構、面向全球選聘高端人才、創新資源集聚、共建重大基礎研究試驗平臺、打造國家級雙創平臺、推進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等七大方面……具體而微的產業規劃讓人感動。

超越“戰興”,謀劃“未來”。面對未來,青島軌道交通產業已經找到方向,踏上“軌道”。

作者|疾風 策劃|沈默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青島驕傲榮耀凱旋!全國勞模、先進工作者受獎歸來

2020-11-24    青島新聞網

直通大海!中山路步行街要變樣!600年老社區整村改造…

2020-11-25    大眾網青島

機器人C位出道!5年后再聚首,這場頂級盛會為何選擇青島

2020-11-25    青島新聞網

H5|零容忍!請勇敢對家庭暴力說不

2020-11-25   

官宣:青島“真的”入冬了!

2020-11-25    青島氣象

青島時間|第21個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這些知識你應該知道……

2020-11-25    青島新聞網

最新進展!中央美院青島校區項目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施工階段

2020-11-25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速看!這些公交線路擬調整 站點變化大 嶗山區新開一條公交線

2020-11-25    青島晚報官微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天祝| 镇雄县| 阿坝县| 右玉县| 会理县| 房产| 长沙县| 贺州市| 新河县| 陵川县| 湄潭县| 丰顺县| 旬阳县| 五河县| 东方市| 清水县| 道孚县| 五寨县| 衡南县| 上虞市| 海晏县| 天气| 遵义市| 合阳县| 包头市| 孟津县| 通化市| 江西省| 嘉兴市| 扶风县| 巩留县| 洪江市| 定边县| 平安县| 卓尼县| 济源市| 冕宁县| 北流市| 霍山县|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