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青島灣項目正在拆改 規劃方案有望年底公示
原標題:市南區“通山觀海”不是夢
9日上午,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姜德志做客《行風在線》,對市民關注的規劃方面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青島以山海風光聞名于世,如何讓高層建筑與城市自然景觀和諧共生,實現通山觀海是很多市民關心的話題。在節目中有市民詢問,聽說橋頭堡國際商務區將建一座700米高的建筑,青島灣廣場也將打造一處330米的摩天地標。這些規劃是否進行了公示,符合相關規定嗎?
新規劃青島灣項目做了3個方案
對此,姜德志提到,按照國務院和住建部相關規定,超出40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必須要進行申報和備案。橋頭堡商務區建設的700米高地標建筑,在建設之前必須要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審批,獲批才能建設。項目方案也必須對外公示,目的就是讓市民廣泛地提意見,來不斷地修正優化規劃成果,同時在項目建設當中也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科學決策,提供一些有益的支持。至于火車站青島灣建設330米地標的消息,暫時沒有得到確認。目前,青島灣項目正在進行拆改,市規劃部門做了3個方案來進行論證,目前這3個方案經過了相關程序,年底之前有望向社會公示。
姜德志還表示,青島市靠近山靠近海的地方往往都是資源價值最高的地方,考慮到區位價值,在規劃當中適當提高了容積率和建筑高度,從而影響了通山觀海的效果。下一步,市規劃部門將認真地予以反思,將市民的意見建議納入到城市設計范疇內,提升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老建筑挖掘文化資源盤活老建筑
老建筑是青島的文化名片,也是城市歷史脈絡,不僅要保護好,更要利用好發展好。青島老建筑開發利用如何破題?姜德志介紹說,青島是國家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也開展了一系列的規劃,其中包括編制了3輪歷史名城保護規劃,應該說青島市在歷史名城保護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但是與上海的武康路、廣州的永慶坊、廈門的中山路相比,青島對歷史街區和建筑的活化利用嚴重不足。
下一步,市規劃部門將圍繞歷史名城這種文化資源的挖掘,盤活老建筑,在保護的基礎上讓城市文化更加多元地向游客展示。
熱點回應
1 橋頭堡國際商務區將建一座700米高的建筑?
項目方案在建設之前必須要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審批,獲批才能建設,也必須對外公示,讓市民廣泛地提意見。
2 青島灣廣場將打造一處330多米的摩天地標?
這一消息暫未得到確認。目前,青島灣項目正在進行拆改,市規劃部門做了3個方案來進行論證,目前這3個方案經過了相關程序,年底之前有望向社會公示。
3 青島老建筑開發利用如何破題?
青島在歷史名城保護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但對歷史街區和建筑的活化利用嚴重不足。下一步,市規劃部門將圍繞歷史名城這種文化資源的挖掘,盤活老建筑,在保護的基礎上讓城市文化更加多元地向游客展示。
(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