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例!一次微創手術更換兩個心臟“閥門”
青島新聞網9月14日訊(記者 李麗濤 通訊員 徐福強)9月6日,青島市市立醫院心臟中心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團隊成功為一位75歲患者完成微創經心尖聯合瓣膜置換手術。通過一個入路同時完成主動脈瓣和二尖瓣的替換,實現一次微創手術,更換兩個心臟“閥門”。該項一次介入同期進行主動脈瓣和二尖瓣替換的治療方式在山東省內尚屬首例。
75歲老人多個心臟“閥門”報警
75歲的張奶奶(化名)10年前曾接受二尖瓣生物瓣膜替換術,近兩年來出現反復憋氣和活動量下降的癥狀,入院檢查發現多個瓣膜病變。由于老人年齡大、身體弱,以前又做過一次手術,很難再次進行開胸手術,所以每次住院都只能進行藥物治療,但是治療效果卻越來越差。
后來,張奶奶胸悶憋氣的情況越來越重,便來到市立醫院就診。來院時張奶奶的情況較為嚴重,血壓低,尿量少,長期心臟功能不全,全身嚴重營養不良,連平臥時都會憋氣。進行心臟彩超后發現,張奶奶十年前置換的生物二尖瓣膜已經毀損,二尖瓣重度反流,主動脈瓣膜隨著年齡增長也發生嚴重鈣化,出現重度狹窄。CT檢查結果顯示雙側胸腔大量積液。由于兩個瓣膜嚴重毀損,血流前進方向上主動脈瓣膜重度狹窄阻塞,后面的二尖瓣關閉重度不全,導致血流出現重度反流,所以老人的心臟射血功能很難維持,心臟射血狀況差,藥物治療的效果也非常有限,不解決兩個瓣膜嚴重病變問題張奶奶很難好轉。
大膽嘗試 一次介入同期完成雙瓣膜置換
市立醫院心臟中心TAVR團隊對老人的病情進行了認真的評估,達成共識:張奶奶身體太弱,很難耐受再次開胸直視下瓣膜手術。團隊決定采用目前國際最先進的介入瓣膜技術,進行瓣膜置換。但是困難在于,目前的心臟介入瓣膜治療針對的主要是主動脈瓣膜病變,二尖瓣經驗很少,而且如果僅完成主動脈瓣膜手術也不能顯著改善心臟功能,需要同期完成雙瓣膜手術才能挽救張奶奶垂危的心臟。
心臟中心TAVR團隊的邵一兵、牛兆倬經過反復探討和查閱資料,大膽提出了同期聯合瓣膜的介入手術治療方案,手術入路選擇少有的經心尖入路,經過團隊反復論證,最終決定了手術方案和各項風險應對措施。
多學科團隊助力 “航母手術室”全力護航
12時30分手術開始,手術在具有“航母手術室”之稱的先進雜交手術室中進行,由心內科、心外科、麻醉手術科、心臟超聲科、介入放射科專家組成的TAVR團隊強強聯合。張奶奶的心臟功能很差,手術過程中頻繁出現心律失常和血壓波動,麻醉師陳懷龍精心地維持生命體征穩定,主刀大夫邵一兵、牛兆倬和生偉在介入放射科的密切配合下順利完成血管穿刺和臨時起搏器植入,建立介入瓣膜輸送通路。
手術第一步先解決心臟主動脈瓣膜病變,通過交換導絲建立通路,準確的把介入瓣膜送到主動脈原位。在主動脈瓣膜置換完成后,循環迅速改善,主刀醫生再次建立心尖部到左心房的軌道,準確地把二尖瓣介入瓣膜定位在原來毀損的生物瓣膜瓣架上。兩小時之內,手術就順利完成了。
術后,張奶奶被轉入心臟中心監護室,由于采用介入微創術式和高超的麻醉技術,張奶奶術后2個小時后就脫離了呼吸機,目前在順利康復中。
團隊已完成近40例介入手術
主刀醫生之一牛兆倬告訴記者,介入治療心臟瓣膜疾病在國際上已成為一種趨勢,這種手術的安全性和療效都非常理想。據牛兆倬介紹,市立醫院心臟中心TAVR團隊經過國內外學習培訓,近些年來成功完成了近40例心臟瓣膜介入手術,其中手術病人年齡最大的89歲。大多數接受介入手術的病人都存在多種器官功能不全,難以承受外科手術的問題,但通過介入技術的治療后,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張奶奶這一例病例較以往病例難度增加很多,她的主動脈瓣膜和二尖瓣瓣膜同時的嚴重病變,病情極其嚴重,鑒于二尖瓣膜與主動脈瓣膜解剖及功能特點差異,二尖瓣膜介入治療技術尤其困難。此次手術充分利用了二尖瓣替換術后的人工瓣環作為支撐,成功進行了二尖瓣置換。同時設計了合理的手術方案,一個入路同時完成兩個介入瓣膜手術,取得滿意治療效果?!笔中g順利結束后的牛兆倬顯得很高興。
據悉,同期介入進行主動脈瓣和二尖瓣替換的治療方式在山東省內尚屬首例,在國際上也屬先進水平,該病例的成功救治,標志著心臟中心TAVR團隊治療高難度復雜瓣膜病變的技術又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