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支招辦起螃蟹節 青島這個村變身新晉網紅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一年一度吃螃蟹的季節。9月12日,伴隨著一場獨具特色的鄉村百人螃蟹宴,“海村蟹逅·島耳河螃蟹節”暨2020青島西海岸“美麗鄉村游”王臺站活動正式啟幕。這是王臺街道第一次舉行旅游節慶活動,以此次螃蟹節為契機,島耳河新村與新開放的王臺紡織機械博物館、“美麗鄉村”徐村連成一條鄉村旅游線路,開啟了鄉村旅游之路。未來一系列文旅活動的舉辦,將為這里注入全新的活力。
本次活動由青島西海岸旅游投資集團、王臺街道辦事處、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工作隊王臺隊主辦,青島山海島旅游管理有限公司、青島島耳河水產品專業合作社承辦,交運集團西海岸分公司、度假網平臺、金鳳凰旅行社協辦。
海村“蟹”逅超吸睛
現場打撈、螃蟹展示、直播售賣促銷、螃蟹百人宴……9月12日,島耳河新村一改往日的平靜,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游客,讓這里前所未有的熱鬧,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工作隊王臺隊駐島耳河新村第一書記莊元忙得停不下腳。
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王臺街道辦事處的魏家島耳河新村是具有500年發展歷史的傳統海村,當地人自1993年開始嘗試水產養殖業,人們遵循古法養殖,喂食螃蟹藍蛤、黃花魚等小型海產品,逐漸成為支柱產業。當地毗鄰黃海海域,擁有千畝天然沙底養殖基地,生態原始,因其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和傳統綠色的養殖方法,所產螃蟹肉質鮮嫩、飽滿,備受食客好評。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的莊元,來到島耳河新村前在青島西海岸旅游投資集團小珠山項目部工作,已經有十幾年的旅游從業經驗。經過三個多月的調研,莊元和工作隊的隊友們發現,通過螃蟹產業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并逐步走向規范化、市場化、品牌化,深化農旅結合,助農豐產增收是一條適合島耳河發展的路徑?!巴跖_街道十分重視鄉村振興工作,鄉村振興工作隊針對島耳河養殖螃蟹的歷史,通過成立島耳河合作社模式與旅投集團合作,促進鄉村振興工作再上新臺階。”王臺街道辦事處副書記兼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劉超說。
以節為媒促農戶增收
作為青島西海岸旅游投資集團的新型幫扶模式試點村,島耳河新村在旅投集團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發展村莊自有產業——特色水產養殖。旅投集團以整合資源、引導產業,互利共贏新模式助推當地村莊集體經濟新發展。
旅投集團充分發揮旅游開發、宣傳推廣、品牌包裝等方面的行業專業優勢,舉辦第一屆島耳河螃蟹節“海村‘蟹’逅”活動,充分調動了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成功促生島耳河水產品專業合作社,并通過集團自主研發的西旅心平臺進行包裝、推廣,與集團旗下景區形成“互售產品、互相集散、信息互通”的互聯互動模式,實現“互利共贏,授之以漁”的目的。該方式不僅促生了一個全新的、資源豐富的旅游項目,并將之整合納入旅投旅游產業鏈,有助于新區旅游業多元良性發展,也給其他貧弱村莊建立了可持續、可復制的創新幫扶模式樣板。
王臺街道島耳河村是旅投集團全面參與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戰略中打造的樣板工程,也是推動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在旅投集團的幫扶和引導下,生態養殖、產業集聚正在不斷引領島耳河村螃蟹營銷的品牌化發展。
文旅融合助力美麗鄉村
當天,西海岸“美麗鄉村游”王臺站也伴隨螃蟹節同步啟動。
擁有天然地理區位優勢的王臺街道正在成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北部發展的新引擎,鄉村振興,產業引導,文化先行,紡織產業承載著王臺鎮發展的過去與未來,王臺紡織機械博物館記錄了王臺人在改革開放大潮中艱苦創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啟動儀式當天,百名游客參觀了王臺紡織機械博物館,近距離領略王臺紡織產業的前世今生。并前往美麗鄉村——徐村,感受紅色文化小院、文學攝影小院、民俗小院、影視小院等徐家小院的文化旅游特色。
西海岸“美麗鄉村游”系列活動是西海岸旅游投資集團打造的旨在挖掘、包裝西海岸新區特色鄉村旅游產品線路,推動文旅下鄉,助力鄉村振興的特色活動?;顒友埦W絡鄉村度假體驗官、游客等,走進靈山島、瑯琊鎮、寶山、海青、王臺等地,以實地探訪、體驗的方式,探索西海岸鄉村風光,通過微信、微博、短視頻等形式向市民游客展現各自體驗鄉村旅游的真實經歷,助力鄉村品牌振興與發展,傳播西海岸新區美麗鄉村優質的文旅資源。(青報全媒體記者 馬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