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哈爾濱、鄭州、南昌…這些高鐵上的盒飯都是青島產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1日訊 經常乘高鐵的你,是否吃過高鐵上的盒飯?你可知道,始發自哈爾濱、沈陽、鄭州、南昌、烏魯木齊五個城市的高鐵,配餐的盒飯都是咱青島產?今天上午,觀海新聞記者來到位于西海岸新區寶山鎮駐地的全渠道中餐工業化生產基地,當年拿地、當年規劃、當年建設、當年投產,這處由青島西海岸新區供銷社引進、建設的食品深加工項目,如今項目一期已投產運營,擁有日生產能力達1.3萬份盒飯的生產線。
全渠道中餐工業化生產基地。受訪者供圖
常溫和冷鏈菜肴盒飯生產線上,蔬菜的加工過程,如清洗、切段、過濾、包裝全部可在一條生產線上完成;饅頭的成型、發酵、加熱、包裝也完全可以在另一條生產線上實現……這是觀海新聞記者在全渠道中餐工業化生產車間內看到的景象。作為青島市級重點項目和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的龍頭項目,觀海新聞記者了解到,全渠道中餐工業化生產基地項目由青島鼎新益民食品有限公司運營,已開展多項業務,為高鐵配送盒飯就是“重頭戲”。
全渠道中餐工業化生產基地。青報全媒體記者 衣濤攝
“咱國內共有18家鐵路公司,通過項目招投標,我們的產品一下子中標5家,覆蓋了將近三分之一。”青島鼎新益民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吉泓毅笑道,公司還將進一步擴大覆蓋范圍,爭取讓更多消費者在高鐵上吃到產自青島的盒飯。據吉泓毅透露,之所以擁有這樣的底氣,除先進的“中央廚房”模式及生產線外,還得益于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體系:其生產所需的各類蔬菜,可通過位于膠河經濟區朱家溝村的村園一體化農產品種植基地供給。
全渠道中餐工業化生產基地生產的熟食產品。青報全媒體記者 衣濤攝
據了解,村園一體化農產品種植基地是由青島西海岸新區供銷社為主體建設的高標準農業種植示范園區。園區以“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模式,建設200個小拱棚、2個冬暖式大棚、8個冷棚,種植以大白菜、土豆為主的大宗農產品,種植茼蒿、油菜、茄子、辣椒等20多個品種的綠葉菜。“種植基地每年可產出2000噸蔬菜,除線上經營、線下直銷、深加工外,主要向全渠道中餐工業化生產基地供給。”西海岸新區供銷集團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王文武這樣說。
全渠道中餐工業化生產基地生產的熟食產品。受訪者供圖
通過項目運營帶動農業產業發展,繼而幫助農民就業,拉動鄉村經濟大幅提升,這是青島市供銷社趟出的一條別樣鄉村振興之路。以全渠道中餐工業化生產基地項目為例,該項目分三期建設,總投資約10.8億元。項目全部投產后,將實現日需求各類農產品300噸,肉類50噸以及各類水果干果,預計年產值將達30多億元,利稅近2億元,可為周邊1000多人提供就業崗位,極大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青報全媒體記者 衣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