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腸、米粉、韭菜…這5批次食品不合格 看看有你常吃的嗎?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日訊 9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了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是檢出非食用物質、微生物污染、農藥殘留超標、質量指標不達標等。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方便食品、酒類、豆制品、蜂產品、水果制品、肉制品、冷凍飲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11大類食品61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方便食品、肉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4大類食品5批次樣品不合格。
一、檢出非食用物質問題
淘寶網潮味老店(經營者為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潮味食品店)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廣東省潮州市南春會興食品廠生產的會興臘腸(中式臘腸)。經合肥海關技術中心檢驗發現,其中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東省潮州市南春會興食品廠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氯霉素是酰胺醇類抗生素,主要抗菌譜包括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等。我國發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五批)》(整頓辦函〔2011〕1號)中將氯霉素列為在肉制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在肉制品中不得檢出。肉制品中檢出氯霉素的原因,可能是其抑菌效果好、相對廉價,養殖戶在養殖中非法使用。
二、微生物污染問題
(一)京東速食錦旗艦店(經營者為華百盛源(寧夏)食品有限公司)在京東商城(網店)銷售的、標稱華百盛源(寧夏)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山東省棗莊丫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黑芝麻核桃桑葚粉,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唯品會四月茶儂官方旗艦店(經營者為安徽省蕪湖四月茶儂茶業有限公司)在唯品會(網店)銷售的、標稱安徽華國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四月茶儂混合水果大燕麥片(標稱銷售商:安徽省蕪湖四月茶儂茶業有限公司),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
食品中霉菌數是指食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計數所得1g或1mL檢樣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數。霉菌數是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指示性指標,其食品衛生學意義是作為判定食品被霉菌污染程度的標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沖調谷物制品》(GB 19640—2016)中規定,同批次樣品中霉菌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2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得超過50CFU/g。沖調谷物制品中霉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還可能與產品儲運條件不當有關。
三、農藥殘留超標問題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新碶丁慶環蔬菜攤銷售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寧波海關技術中心。
腐霉利是一種廣譜內吸性的高效殺菌劑,對低溫高濕條件下發生的灰霉病、菌核病有顯著效果,但菌株容易對其產生抗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2mg/kg。韭菜中腐霉利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菜農未遵守采摘間隔期,為快速控制病情而加大用藥量,致使上市銷售時未降解至標準限量值以下。
四、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
淘寶網寶寶御食官方企業店(經營者為北京寶寶放心科技有限公司)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北京寶寶放心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廣東金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寶寶御食強化鐵鋅鈣有機米粉,經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維生素A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二十二碳六烯酸檢出值低于產品包裝標簽標示值的80%。廣東金祥食品有限公司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維生素A又名視黃醇,是人類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代謝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GB 10769—2010)中規定,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維生素A含量應在14μgRE/100kJ—43μgRE/100kJ范圍內,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GB 13432—2013)中規定,營養成分的實際含量不應低于標示值的80%。本次不合格樣品既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也未達到產品標簽標示要求。特殊膳食食品中維生素A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是受生產工藝條件的限制,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損耗了大量的營養物質;也可能是企業對相關法規標準的理解不夠透徹等。
五、二十二碳六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是神經系統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一種主要成分,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具有益智健腦、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GB 13432—2013)中規定,營養成分的實際含量不應低于標示值的80%。本次不合格樣品未達到產品包裝標簽標示要求。特殊膳食食品中二十二碳六烯酸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對原輔料質量控制不嚴,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攪拌不均勻或企業未按標簽明示值的要求進行添加等。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北京、浙江、安徽、山東、廣東、寧夏等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青報全媒體記者 傅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