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得了”到“走得好”!西海岸新區為農村公路“整容”了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9日訊 記者從西海岸新區交通運輸局獲悉,連日來,新區農村公路路面修補工程正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已完成山石路、袁大路等瀝青路面修補5.64萬平方米,完成鐵欒路、戴貢路等混凝土路面修補1.89萬平方米,整個路面修補工程計劃10月初完工。
農村公路是城鄉路網體系中的毛細血管,串聯起千家萬戶,是農民生產生活和出行的主要通道。近年來,隨著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農產品運輸通道的暢通,農村公路承擔的交通流量日益加大。加之一些重型貨運車輛頻繁經過,部分農村公路出現了坑槽、斷裂、破損等路面病害,帶來了行車隱患,也影響了客車校車安全通行。
為此,區交通運輸局聚焦農村公路路況短板弱項,計劃實施袁大路、鐵欒路等81條道路、160公里路面修補工程,惠及大場、海青、寶山、六汪等17個鎮街180余個村莊。據悉,全區農村公路路面修補工程計劃投資2390萬元,自今年4月中旬復工以來,累計進場施工人員63人,動用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攤鋪機等機械設備20余臺套,消耗瀝青用料1410噸、混凝土用料3800立方米。
農村公路“整容”,對提高全區農村公路路面平整度、消除行車隱患、改善行車環境、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作為農村脫貧攻堅的基礎支撐和鄉村振興交通基礎設施工程,此次修補將極大提高農村公路路網水平,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實現百姓從“走得了”到“走得好”。(青報全媒體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李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