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試院解讀今年錄取結果:每百名夏考考生 有50人可讀本科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8月20日訊 今年山東高考錄取有什么特點?本專科層次招生計劃有多少?8月20日,山東省考試院舉行了高考錄取媒體開放日。觀海新聞記者從省考試院了解到,今年普通高校在山東招生計劃共有571381個,其中本科計劃276857個,專科計劃294524個。夏季高考的本科錄取率達到了50.8%,意味著有超過一半的夏季高考考生有機會讀本科。
山東省考試院舉行高考錄取媒體開放日
夏季高考97.2%考生可讀大學
本科錄取率約為50.8%
媒體開放日現場,山東省考試院普招處處長李春光通報了今年高考錄取情況。據他介紹,今年山東高考自8月5日開始,到9月7日結束。整個錄取工作共有9次填報志愿、11次投檔錄取機會。
今年普通高校在山東總招生計劃數為571381個,包括夏季高考515557個、春季高考55824人。今年山東夏季高考實際編場人數為530381人,綜合計算下來97.2%的夏季高考考生有機會上大學;春季高考實際編場人數為62195人,綜合計算下來89.8%的春季高考考生有機會上大學。
夏季高考方面,共有本科計劃261857個,其中普通類218211個,藝術類39515個,體育4131個。專科計劃有253700個,其中普通類234520個,藝術類18351個,體育類829個。綜合計算下來夏季高考本科錄取率約為50.8%,比去年略有提升。春季高考方面,有本科計劃15000個,專科計劃40824個。綜合計算下來,春季高考本科錄取率為24.1%。
山東省考試院舉行高考錄取媒體開放日
各類別提前批共錄取26542人
清華北大各錄取37人
據介紹,山東提前批各類別錄取已經于8月15日結束。提前批共錄取了26542人,其中夏季高考普通類19453人,藝術類6540人,體育類158人;春季高考191人(技能拔尖人才);高水平運動員200人。
提前批錄取的考生中包括綜合評價招生2168人,省屬公費師范生5000人,省屬公費本科醫學生1300人,省屬公費農科生656人,市級政府委培師范生737人。“今年共有7所院校有市級委培師范生招生計劃,其中3個招生計劃在提前批第2次志愿時完成,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考生在填報提前批第1次志愿時,選擇了軍校、公安、綜合評價招生等其他類型。造成個別學校第1次志愿錄取結束后仍有剩余計劃。”李春光分析說。
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接棒。李春光還通報了山東“強基計劃”錄取情況。他表示,“強基計劃”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基礎學科專業招生。今年“強基計劃”在山東共錄取265人,其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各錄取37人。考生在山東提前批前由招生高校完成錄取,不再參與山東各批次投檔錄取。
除此之外,普通類特殊類型批(高校校專項計劃、高水平藝術團)工作于8月19日結束,共錄取了863人。
山東高考錄取現場
普通類常規批本科志愿滿足率高
僅3所高校剩余17個計劃
目前,正在進行的是普通類、體育類常規批,藝術類本科批首次志愿的錄取。普通類常規批首次志愿投出考生202730人,參與高校1020所,投滿高校1017所,3所高校共剩余17個計劃,其他高校全部完成計劃,計劃完成率達99.99%;藝術類本科批首次志愿投出考生33644人,參與高校623所,投滿540所;體育類常規批次志愿投出考生4241人,參與高校208所,投滿208所。
普通類常規批投檔情況表也顯示出了新高考的一些特點,金融類、計算機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都是熱門專業,基本也都是錄取分數線較高的專業;歷史、小語種、管理類等專業相對冷門,錄取分數線也相對較低。只是沒有了院校分數線兜底,同一所院校冷門與熱門專業的分差在加大。比如今年中國農業大學投檔線最高與最低的專業分差達到了76分。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緊張錄取
各類別實際增加了3941個招生計劃
清華增加5個北大增加9個
據李春光介紹,今年山東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都采用“專業(專業類)+院校”的模式,投檔單位大幅增加,投檔要求更加精準,投檔前要逐一查看院校招生章程,設置高考成績、單科成績、專業成績等院校特殊投檔要求。投檔單位的增多,高校需要根據模擬投檔結果明確每個投檔單位的投檔比例,核對投檔結果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同時藝術類增加了一次模擬投檔,也增加了投檔的工作量。
錄取工作人員主動與高校聯絡協調,爭取招生計劃。26名錄檢人員與1700多所高校溝通聯絡,嚴格審核與熱情服務有機結合,介紹山東生源情況,宣傳山東招生政策,爭取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在山東增加招生計劃。目前各類別共增加了3941個招生計劃。其中提前批、特殊類型批增加計劃2655人。普通類、體育類常規批、藝術類本科批實際增加計劃1386人。增加計劃的高校中,清華大學增加5人,北京學增加9人,復旦大學增加15人,山東大學增加60人。后續申請提高投檔比例的高校將陸續把計劃調入山東。
普通類考生平均填報84個志愿
過半考生在前30個志愿投出
新高考第一年,各項錄取規則的調整也帶來了一定的新變化。李春光表示,往年考生分文理科,文科考生和理科考生分別排序,形成各自的位次。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所有考生統排位次。同時,選考科目的位次也成為專業填報的參考依據,選考科目和填報專業的關聯度越來越強。
今年山東平行志愿以“專業(專業類)+學校”為志愿單位,1個“專業(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愿。普通類填報志愿最多不超過96個,藝術和體育類填報志愿最多不超過60個。“專業+學校”填報模式使志愿填報更加精準,有助于促進考生的專業發展,專業滿足率越來越高。從今年志愿填報情況來看,夏季高考普通類考生平均填報志愿數為84個,其中普通類報滿96個志愿的考生158509人,比例為64.2%。考生前30個志愿投出10498人,占投檔考生數比例為52%;前70個志愿投出182040人,占投檔考生數比90%。
選考物理可報85%以上本科專業
公安院校因線上生源不足組織填報了二次志愿
各專業有選考科目要求也帶來了新的變化。李春光表示,高校基于專業發展需求對選考科目提出了要求,考生只有選報必考科目,才能順利完成志愿填報。因限選物理科目的本科專業最多,加上不限選考科目的專業,選考科目包括物理的考生,今年可以報考85%以上的本科專業。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變化是提前批公安類院校因選考科目要求帶來了較大變化。公安類院校招生專業基本分為公安技術類和公安學類,公安學類專業要求選考思想政治。今年因公安學類考生選考思想政治線上生源不足,有幾所公安類院校進行了第二次志愿填報。
除此之外,今年高考平行志愿取消了院校、專業志愿調劑,保障了考生的自主選擇權,也給考生志愿填報帶來了較高的要求。考生需要廣泛了解政策、全面把握高校招生章程。目前已經出現了考生沒有遵照招生章程規定導致退檔的情況。(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