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創新之國”與“創業之城”親密接觸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7月29日,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在青島高新區中科研發城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累計與以色列商會聯合會等10余個中以商協會建立合作關系,20余個中以企業和服務機構加入“中以企業家聯誼會”,引進海創匯中以跨境雙核創新孵化器、中以天梯創新技術研究院等平臺項目3個,儲備優質項目30余個,舉辦線上線下活動10余場。
策劃“中以文化交流月”系列活動、配合已經落戶的三個平臺進行項目對接、分類匹配各類合作需求、安排團隊成員培訓……這段時間,中以(青島)“國際客廳”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尹納新忙得不可開交。為配合以色列的時差,她更是開啟“國際業務時間”,晚上還與境外進行電話會議、視頻連線、收發郵件等。用她的話說,中以客廳公司也算是個“Startup”(初創公司),還在打基礎階段,做好“內功”,資源來了才能接得住。
自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以來,高新區聚焦“建設中以全面創新合作新高地”的總定位,全力以赴搶進度、引項目、促開園,并于4月份投入試運營。7月29日下午,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累計與以色列商會聯合會等10余個中以商協會建立合作關系,20余個中以企業和服務機構加入“中以企業家聯誼會”,引進海創匯中以跨境雙核創新孵化器、中以天梯創新技術研究院等平臺項目3個,儲備優質項目30余個,舉辦線上線下活動10余場,加速推動以色列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在青島集聚。
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外景。
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綜合部負責人洪飛前期參與了大量招商工作,幾個月下來已經梳理對接了40多個以色列產業化和服務類項目。客廳開廳后,他緊鑼密鼓地推進項目進展,一天要接打上百個電話,加班成為常態。“目前以色列農業高科技項目、馬伽術培訓和智慧交通三個項目同時推進。”洪飛告訴記者。
打造以色列人的“溫馨驛站”
以色列被譽為“創新國度”,是全球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國家之一。去年,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履新青島后的首次出訪,就選擇到以色列探尋“創新密碼”。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旨在搭建中國和以色列創新合作的新橋梁。
內部洽談區。
“中以企業家之間的交流,最大的問題是思維模式、價值觀、文化、習俗和語言等方面的差異。”尹納新曾作為市政府商務代表被派駐以色列工作3年,自稱這段經歷好比“又讀了個研究生”,其間的學習積累和經驗教訓都成為從事當前工作的寶貴財富。“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創新雙方合作共贏的路數、打法。”尹納新說,在這里,人們可以輕松地打個照面、喝杯咖啡、聊聊想法、結交朋友,搭建事業發展“合伙人”。
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位于青島高新區中科研發城,總面積15000平方米,涵蓋展廳、商務洽談區、辦公區、會議室、路演大廳、以色列特色生活區等功能區,將打造為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實體平臺。
客廳里,希伯來語隨處可見,以色列文學、藝術作品和最新的科技創新產品陳列其中。“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請以色列設計師參與設計,融入諸多以色列元素,首先從硬件上給客人呈現親切感,再提供有針對性的配套服務,吸引來華以色列人到青島考察、展示、落戶、創業,我們希望用兩到三年時間,把這里培育成為以色列人在中國的‘溫馨驛站’。”尹納新說。
創新生態引入三大子平臺
“創新”是中以合作的關鍵詞,也是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成長路上的“最大得分點”,貫穿于客廳建設和運營的全過程。讓中以企業家更舒服地對接,需要一個配套的服務體系,在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這個創新生態大平臺上,引入海創匯中以跨境雙核創新孵化器、中以天梯創新技術研究院、以色列英飛尼迪創新國度青島動力空間三大子平臺,以杠桿的作用撬動中以合作資源在此集聚。
功能上,各子平臺都由中以雙邊團隊搭建而成,卻又各具特色。以中以跨境雙核創新孵化器為例,是由青島高新區牽頭,聯合海爾海創匯,發揮各自優勢資源的共建項目。將通過政府引導、產業資源共享、創新技術轉化、基金投資等加速并聯,打造“海外預孵化—本地加速孵化”的國際技術轉移模式。
“目前孵化器已經鏈接到60多個涉及5大產業的創新項目,其中光伏微發電技術3G Solar——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已經入孵離岸孵化器。”海創匯海外市場總經理杜春龍說,該技術可將任何光照轉化為電力,可在室內、陰天、燈光等自然弱光照條件下持續發電,廣泛應用于物聯網傳感器及無線電子設備。
“目前世界上仍沒有針對單個精細胞篩選的技術,我們有信心填補這一空白。”在萬里之外的以色列,Q-Art醫療技術公司首席執行官阿隆·沙列夫坐在電腦前,通過視頻向來自中國的醫療機構及投資者介紹“人工輔助生殖精子3D全息量化檢測和篩選”項目。7月2日下午,以色列醫療創新暨中以合作線上研討會舉辦,活動由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青島中以天梯創新技術研究院聯合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舉辦。
“我們的使命是將以色列的高端研發資源注入青島和山東的產業體系,以雙邊資源為依托,設計獨特的商業模式,推動以色列科技公司、中方產業公司以及金融資本的有效合作,并且利用國際國內資本市場充分釋放合作價值。”中以天梯聯合創始人戴忠玉說。
三大“新地標”未來可期
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還同步建設了線上線下一體融合的“數字國際客廳”,將建設產品技術交易平臺、中以資源數據庫等板塊,全天候不停歇地鏈接全球商協會、企業、科研院所機構、高端人才等資源信息,并預留產業發展區,承接高端落戶項目。
此外,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發起成立了中以企業家聯誼會,采取松散合作的模式搭建創新創業交流平臺,聚集創新生態資源。目前已有30家機構和企業入會,可以為客廳提供法律顧問、知識產權、語言翻譯、會計審計、簽證旅游等涉及工作生活類的全方位服務。依托中以企業家聯誼會,將匯聚各方資源,持續促進中國和以色列兩國的經濟、科技、金融、貿易、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提起未來,尹納新用三個“新地標”描述了客廳的發展愿景:空間新地標,通過不斷完善優化客廳內在的創新生態,為中以合作各路人才提供一個宜業、宜商、宜游的目的地;產業新地標,引入以色列科技創新成果和技術人才資源,精準對接國內產業升級和動能轉換需求,打造中以協同創新、信息互動的交流平臺;文化新地標,通過舉辦各類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斷導入兩國民族元素,利用文化上的認同促動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增進互信、促成合作。(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