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醫養健康項目資金超93億元,上半年青島市醫療衛生服務成績單來了!
上半年簽約醫養健康項目資金超93億元
增加老年護理康復床位2000張
累計采集并檢測核酸樣本121.21萬份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8月7日,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今年以來,市衛生健康委認真貫徹落實“重點工作攻堅年”部署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攻堅,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健康事業、健康產業發展,重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在5月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全省公共服務質量監測情況分析報告》中,青島市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綜合評價得分位居全省第一。上半年,新簽約醫養健康項目12個,全市衛生重點項目達到20個。
為加速補齊防控救治能力短板弱項,上半年,青島啟動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青島分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市公共衛生中心。建立涵蓋37家核酸檢測機構、44個采樣點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防線,最大日檢測量達到2.4萬人份,累計采集并檢測樣本121.21萬份。建立涵蓋44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11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哨點診室的傳染病監測“哨點”防線,規范設置發熱門診隔離留觀室199間。互聯網醫院達到24家。我市筑牢機場、海港口岸和第一入境點監測防線,累計對3.39萬入境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收治境外輸入病例26例。
對標健康山東15大行動,我市積極探索健康青島建設新路徑。市政府出臺《健康青島行動實施方案》、《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率先改革疾病控制、婦幼保健、院前急救和采供血機構運行機制,建立激勵與約束并重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獎優罰劣,激發公共衛生體制活力。將“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納入市辦實事,增加老年護理康復床位2000張;投入9100余萬元,對11個疾控中心、217個預防接種門診和6個接種站進行智慧化升級。12個托育項目納入國家試點。推廣“暖青心語”等“互聯網+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發展基層智慧健康服務,試點應用DUCG臨床智能輔助診斷平臺、科大訊飛智醫助理系統;建成189個鎮街健康小屋,為基層醫生配備便攜式智能隨訪箱1800余個。在鎮街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住院“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模式。完成152家定點醫療機構貧困人口精準識別信息化改造,開發市定貧困人口健康扶貧信息系統,動態管理貧困人口及患病救治情況。
上半年,市衛生健康委“雙招雙引”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市衛生健康委組織36家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實施線上線下招才引智名校行,赴國內重點院校現場錄用碩博人才164名,線上入圍考核992名。出臺《人才引進和培養補貼暫行辦法》,新引進7名具有省級以上專業水平的高層次人才。舉辦網上招商推介活動,新簽約醫養健康項目12個,簽約金額內資91.5億元、外資3000萬美元。
今年上半年,我市加快引進建設高水平醫院,全市衛生重點項目達到20個,是近10年來青島醫療衛生建設投入規模最大、建設項目最為集中的時期。其中,6月底,按照三級甲等醫院標準建設的青島濱海學院附屬醫院已試營開診;西海岸新區智慧醫療中心的智慧醫療全科中心已竣工投入使用,智慧醫療科研樓項目已經完成基坑開挖和支護工作。
(記者 郭菁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