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水下森林” 北海區首次開展海藻場水下調查工作
保護海岸帶生態,探秘潮連島“水下森林”
我國北海區首次潮下帶海藻場試點調查在青島啟動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穿上潛水裝備,進入“水下森林”,在成片的大型底棲海藻中觀測許氏平鲉、褐牙鲆、日本蟳等可愛的海底生物……前不久,北海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齊衍萍和隊友一起采用潛水調查的方式,在潮連島開展潮下帶海藻場調查采樣。
▲齊衍萍(左)水下海藻取樣
開展潮下帶海藻場試點調查,在北海區尚屬首例。北海監測中心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和海洋生態預警監測首席專家趙玉慧研究員介紹說,“海草床、海藻場與珊瑚礁、紅樹林均屬我國近岸海域的典型生態系統。目前,我國對珊瑚礁、紅樹林的調查研究漸成體系,但對海草床、海藻場的調研相對滯后。北海監測中心按照自然資源部北海局統一部署,先后對海草床、海藻場進行前瞻性試點調查,就是為了填補該項工作的空白,推動全國范圍內的重視和跟進,加強我國海岸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p>
海草床退化嚴重,漁業違規作業和外來物種入侵成突出威脅
在海藻場調查之前,北海監測中心先啟動了對海草床的調查。
海洋中大面積分布的連片海草叫海草床。膠東半島的特色民居“海草房”,是鰻草、蝦形草等海草種類曾廣布于該海域的最好證據。
從潮間帶到水深超過50米的海區,從河口到海洋,均有海草生長。不過,近年來的破壞性挖捕、圍海養殖和生活排污等活動,已經直接影響海草的生存;互花米草的入侵,也在導致海草床嚴重退化。目前,膠東半島只有零星分布的海草床。青島近海區域歷史上曾分布有較廣的海草床,如今只在匯泉灣、青島灣等幾處海域零星分布。
如今,我國的海草床主要有南海海草分布區和黃渤海海草分布區兩個大區,其中黃渤海海草分布區的曹妃甸海草床最具代表性,分布面積約50平方千米,是我國目前報道現存的最大面積的海草床。
2019年9月,北海監測中心首次在北海區對河北曹妃甸、山東黃河口開展海草床生態系統調查。為了更好地評估判斷海草床生態系統現狀,調查隊利用無人機拍攝和船舶走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
在無人機的拍攝畫面里,曹妃甸海草床的連綿被一個個大大的白色圓圈打破。那是吸蛤船在海草床上作業,收獲蛤蜊的同時破壞了海草植被,裸露出一圈圈的海底。從空中俯瞰,一個個圓點平行排列,仿佛是吸蛤船在海草床上“拔罐”。
▲漁業違規作業造成曹妃甸海草床破壞。
漁業違規作業造成了曹妃甸海草床大片海草斷葉,對海草形成毀滅性破壞?;セ撞萑肭謩t是黃河口海草床面臨的主要威脅,大面積蔓延的互花米草搶占灘涂,擠占著海草床的生存空間。
潛水調查潮下帶海藻場,潮連島“水下森林”尚好
“南有珊瑚礁、紅樹林,北有海草床、海藻場?!壁w玉慧介紹,“得益于北海監測中心開展的海草床試點調查,海草床的生態問題得到國家重視,已被寫入《海岸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規劃》。根據《規劃》,今年全國范圍內都要對海草床進行普查?!?/p>
據悉,該《規劃》是《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部署的9大專項規劃之一。根據安排,國家將針對7項重大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其中之一即是“海草(藻)床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研究”。
在此基礎上,前瞻性的海藻場調查也在北海區展開。
海藻場是指沿岸低潮帶和潮下帶淺水區大型底棲海藻繁茂叢生的場所,通常位于水深30米以淺海域,廣泛分布于冷溫帶的大陸沿岸以及部分熱帶和亞熱帶海岸。
“與海草床一樣,海藻場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態功能?!鼻捌谝恢眳⑴c海藻場工作的北海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劉霜介紹說,作為物質吸收轉換的基礎驅動者,大型海藻在固碳、釋放氧氣、吸收營養物質改善水質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大型海藻本身及其產生的有機碎屑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使海藻場成為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作為“水下森林”,海藻場還為海洋生物提供了復雜多樣的優良庇護空間,也是重要的索餌場、產卵場和育幼場。
我國從五六十年代開始就對潮間帶大型海藻進行調查,但受限于調查手段和條件,對潮下帶海藻場一直未能開展全面調查。近些年,少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對潮下帶海藻場進行過調查,但覆蓋點位和科研項目持續時間有限。從海藻場的重要生態意義以及目前海藻場生態系統受外界環境影響已經退化的角度來看,針對潮下帶海藻場的基礎調查工作顯得尤為迫切。
2020年7月,北海監測中心采用潛水調查的方法,對潮連島島體周邊潮下帶海藻場開展了試點調查,初步掌握了潮連島海藻場的分布范圍、物種、蓋度等基礎現狀。調查發現,潮連島海藻場的大型底棲海藻種類達20余種,主要為褐藻(支撐門類)和紅藻,同時棲息著許氏平鲉、褐牙鲆、日本蟳等10余種經濟海洋生物。
▲刺松藻
▲許氏平鲉
探索制定海藻場調查技術規程,推動全國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潮連島屬于無居民海島,受人類活動干擾少,島體周邊海藻場生態系統保持較為完好?!饼R衍萍說,“開展潮下帶海藻場試點調查,在北海區尚屬首例。我們將在試點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典型海藻場的普查工作,以填補該項工作的空白和缺失?!?/p>
對于海藻場的前瞻性調查,旨在像海草床的調查一樣,推動全國范圍對海岸帶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國家層面的調查推廣以及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無疑會助力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海洋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不僅會為人類提供食品、原材料等物質需要,而且還會提供包括氣候調節、休閑娛樂和科研價值等非物質利益。
據介紹,北海監測中心今年已對青島灣和匯泉灣的海草床進行了調查。8月份,將對北海區開展大規模普查。同時,北海監測中心將在北海區近岸海域和典型海島周邊海域各選擇一處海域,進一步開展海藻場試點調查工作,明確海藻場調查的技術方法和工作流程,為海藻場調查、保護修復等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標準和依據,推動全國范圍內的重視和跟進,全面掌握我國海藻場的分布狀況和變化趨勢,為海藻場生態系統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據。
(記者 李勛祥 圖片來源北海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