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青島旅游伴手禮:“老三樣”企盼創意“金手指”

2020-07-22 07:08    青島日報

▲游客在中山路旅游紀念品商店內選購明信片。

五四廣場周邊一家店鋪內在售的貝殼。

到一個陌生城市旅游,總想買些有當地特色的旅游紀念品,自己收藏或饋贈親朋,都有特殊意義。這種被稱為旅游伴手禮的商品近年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它不僅是一種商品、禮物,還承載著人們對一座城市的印象、回憶,乃至成為品評城市的重要標準之一。

青島作為我國著名濱海旅游城市,旅游伴手禮開發、推廣以及不斷升級,理應是城市發展中不容忽視的板塊。然而,近期有多位讀者、網友向青報全媒體平臺反映,青島旅游伴手禮市場沒有跟上時代腳步,大量旅游商品店還停留在貝殼、茶葉、干海貨“老三樣”上,從內容到形式都創新不夠。如何在這一領域發力升級,盡快研發、生產、推廣一批富含青島特色和時代氣息、符合當下審美趣味和應用需求的旅游伴手禮,已是這個城市的當務之急,市民和游客翹首以盼。

記者探訪

中山路

散裝茶干海鮮仍是主流

游客青睞文化創意元素

百年中山路是青島歷史文化起點街區之一,也是來青游客必須“打卡”的網紅之地。作為旅游特色街區,這里聚集著一批以游客為主要經營對象的旅游紀念品商店。

近日,記者來到中山路實地探訪。從海泊路路口向南到太平路路口,中山路上經營著大大小小的旅游紀念品商店不下十家。其中幾家店鋪裝飾注重格調,在符合歷史街區主基調的前提下,門面、貨架及商品擺放都汲取了年輕時尚元素,明顯迎合年輕消費群體的審美習慣。一些商家為吸引游客,還在門外設置了拍照互動體驗區。

“來這兒的年輕游客較多,店鋪裝飾也得隨著年輕群體的成長有所改變,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進店。”靠近天主教堂的一家伴手禮商店負責人說。記者進店看到,店內面積約百余平方米,所售商品包括明信片、貝殼、冰箱貼、嶗山茶、玩偶等多個常見的伴手禮品類,但真正包含青島元素的只有嶗山茶、干海貨、明信片、貝殼等,其他品類商品如玩偶、瓷器、手辦等則沒有包含任何青島元素。

“跟其他海濱城市的紀念品差不多,只有明信片能看出青島地標、青島文化。”一位來自濱州的游客說。她在店內轉了數圈,比較再三,最終選擇了青島文化信息最豐富的明信片。

店內負責人介紹,銷售最好的是明信片、嶗山茶和干海貨。這三類產品的擺放區域占據了店內近一半的面積,產品外包裝多經過精心設計。如嶗山綠茶、紅茶裝在玻璃圓筒或三棱柱鐵盒內,可組合成為一套禮盒。禮盒包裝被設計成可打開的書的造型,吸引了不少年輕人選購。

但在中山路兩側店鋪當中,這樣的商家不在多數,更多的還是傳統樣式的旅游商品店,產品以散裝茶葉、干海鮮為主打。記者走訪發現,這類商店往往吸引中老年游客駐足,但在棧橋地下商城內,偌大的銷售空間鮮有游客問津。

五四廣場:

店鋪主打“老三樣”

售賣方式顯“粗放”

五四廣場作為青島的地標建筑,也是游客來青必游之地。廣場周邊聚集了數量眾多的旅游紀念品商店,所售商品五花八門,包括貝殼、嶗山茶、海產品等。與中山路不同的是,五四廣場周邊的旅游產品售賣方式更為“粗放”。

記者近日來到五四廣場東側一家旅游紀念品商店實地探訪,正巧遇到幾位游客在店內采購紀念品。“貝殼多少錢一個?”一位游客詢問。店家告知:“門口散裝的小貝殼10元5個,店內大一點的30元到100元不等。”游客一番詢價、比較之后,認為這些貝殼雖外觀漂亮,但沒有特色,而且攜帶不方便,選擇暫時不買。

記者在這家紀念品商店內看到,貨架上除了貝殼之外,還有一些與帆船相關的衍生產品,如帆船模型、海員玩偶、燈塔等,價格大多在100元以內。據該店老板介紹,游客比較喜歡這些體現青島帆船城市特色的產品。當記者詢問還有哪些青島特色紀念品可推薦時,老板滔滔不絕地說起嶗山茶和各類海貨,這兩類產品在店內占據了相當大的面積,尤其是海鮮大禮包擺了足足一面墻,各類散裝的海貨和茶葉也是該店銷售的主力產品。

在五四廣場周邊,這樣的青島旅游紀念品商店還有不少,均以海產品和茶葉為主打,還有一小部分玩偶、海灘玩具等產品。

話題探討

對旅游業而言,文化創意堪稱重要一環。如何利用文化創意這一“金手指”,使沉睡著的海派文化資源轉化為現實旅游資源,從而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貝殼、嶗山茶、干海貨等“老三樣”限制的不僅是青島的旅游形象,還限制了旅游產業價值的輻射半徑。

青島旅游伴手禮如何突圍,這是青島需要深耕的一道課題。

差距:

設計平庸產品低端渠道不暢

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員表示,我市近年在旅游商品開發和特色旅游購物街區打造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已連續開展了3屆旅游商品設計大賽,逐步搭建起貫通文旅商品創意設計、生產制作、經營銷售的全產業鏈可協作交易平臺。同時,鼓勵旅游景區、鄉村旅游、工業旅游經營單位和各類文博場所擺脫“門票經濟”束縛,大力開發文化創意產品。但與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我市的旅游伴手禮在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還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設計平庸,缺少市場策略驅動的設計平臺。目前不少特色產品缺乏對IP的打造,設計理念、表現手法陳舊,產品與社會審美匹配度低,對年輕消費主力缺乏吸引力。同時,缺少一批知青島、會設計、懂產品的跨界出圈復合型設計人才,難以創作出創意理念新、市場前景好、地域特色突出、具有量產產能的伴手禮產品。

二是產品低端,應用場景驅動的產品數據庫還不夠豐富。目前市面上文創產品同質化、低端化、地攤化現象嚴重,應用場景、細分人群數據不到位,難以跟上消費者的文化品位和需求。

三是渠道不暢,柔性供應鏈系統成為文創發展的最大障礙。文創業市場主體是小微企業,在市場前景不明的情況下,“小、初”類文創企業產品落地非常難,這也是個人優秀設計作品難以轉化為產品的一大原因。

難點:

高端產品開發成本高

好產品缺少推廣渠道

浙江路安娜別墅內的青島書房和太清宮門口的嶗山書房近來在青島文化旅游圈漸有名氣。以此為依托,其主創單位之一青島樸宿文旅集團在旅游伴手禮開發方面也有嘗試,每家書房都根據所在區域的歷史文化特色進行深度挖掘,提取代表性文化原色,產品以生活實用化設計為主,家居用品、文具等為輔。據了解,文創產品在樸宿文旅所建的書房銷售比例超過45%,與書籍持平。

但是,該集團當下面臨旅游文創產品如何升級的困擾。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隨著互聯網技術、5G技術發展,傳統的文創產品也需要搭載技術快車,文創設計不止于藝術性表達和簡單的文化負載,還要與科技結合。然而,這樣的產品研發難度較高,研發成本也會提高。“目前,文創產品與VR技術結合處于嘗試階段,一個可以在手機端互動的文創產品研發投入需要上萬元,比傳統的冰箱貼、筆記本等產品開發投入要高得多。”如果沒有好的展示渠道、銷售渠道,研發出來的高端伴手禮很難說能收回成本。這對企業來講是必須考慮的經營風險。

2016年年底在青島誕生的文創服務品牌“不是市集”也面臨著類似的難題。由文創孵化平臺起步的“不是市集”匯集了市內原創設計者、非遺傳承人、手工匠人、民間藝人等眾多文創原作者。“這些原創作者有很棒的手藝,也有很吸引年輕人的創意構思,但從個體產品到品牌的轉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不是市集”主理人王小男說,“作為城市的伴手禮,除了產品在市場中已成為有影響力的IP,還需要疊加相應的文化元素、藝術化的外觀表達,以及成品后的營銷渠道、背后的各類團隊支撐。目前青島還沒有出現這種乘法效應。”

王小男介紹,“不是市集”上真正做文創品牌的各類團體不超過50家。這類品牌擁有獨立的核心創意團隊,能夠將創意與城市特色、文化融合到一起,創造出承載城市形象的原創伴手禮產品。“這些產品在‘不是市集’上有很好的反響,但缺少更大的、有針對性的渠道來推廣,最后往往因為‘巷子深’,‘好酒’變得默默無聞。”她認為,文創產品從創意到產品、到品牌,需要展示平臺、營銷渠道,否則創意就會進入沒落的死循環。

破解:

加強優秀人才、企業合作

建立文創產品全產業鏈平臺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曾參與2019年嶗山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的市政協委員路彤認為,青島文創產業處于轉型升級階段,各類技術、藝術形式不斷涌現疊加,當下應加強優秀人才、優秀文創企業與本地企業的合作。

他認為,文創產業中創作是最重要的一環,藝術的靈感更多的來自于個人。而在經濟自由發展的今天,優秀的藝術家往往和好的文創企業深度綁定。如果能夠大力引進行業內優秀人才、優秀企業,對文創行業的發展將起到推波助瀾作用。同時,文創產業與很多實體企業不同,產品更新迭代周期短,對創意要求高,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要求高,還需兼顧產業鏈的資源整合,因此,很少有全國性、規模化的公司。建議更多地采取青島優秀文化企業與外市優秀文化企業合作的模式,針對某些課題共同進行文創作品開發,保護好雙方的知識產權成果,共享開發收益,帶動青島文創產業發展升級。

青島市委黨校副教授李光全認為,要設計推廣一批能夠展示青島特色、青島文化的高端伴手禮,從而形成一批有競爭力、有設計感的伴手禮品牌。旅游伴手禮開發應當以市場為導向,可在市民游客當中發起“什么最能代表青島”的網絡問卷調查,設計更有針對性的文創產品,也更符合市民游客的消費需求。政府相關部門應建立一個有關文創產品設計、生產、推廣、銷售的全產業鏈平臺,聚集不同類型的設計師、原創公司,展示其成型的伴手禮產品。同時,開放推廣購買渠道,通過這個平臺吸引伴手禮全產業鏈上的資源進行整合,形成伴手禮市場規模化發展。

青島市社會科學院社會所所長、研究員于淑娥認為,青島旅游伴手禮升級應注重已有品牌的旅游商品開發。青島老字號品牌如“佛桃”高粱飴、“青食”鈣奶餅干、青島啤酒、即墨老酒、流亭豬蹄等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曉陽春”嶗山茶、馬家溝芹菜、膠州大白菜、里岔黑豬等是新時期誕生的青島地理標志產品。這些品牌質量過關、價格合理,為國內外游客所喜愛。旅游產品系列開發要與當代青島城市精神與文化氣質相結合,賦予其文化內涵。另外,建議定期舉辦“最愛青島·伴手禮”旅游文化創意產品大賽,通過專家評審、網上投票等形式,評選出游客滿意的伴手禮。

記者從市文化和旅游局還了解到,針對青島旅游伴手禮在研發設計、產品應用、推廣渠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分析游客需求,優化銷售渠道,精準產品營銷策略;深挖優質IP,打造城市及景區專屬產品,增強對游客的吸引力;不斷創新方法,積極擁抱智慧新零售,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驅動技術與消費升級。

本版文/圖 邱正

編輯點評

伴手禮要美,與這座城才配

青島這座城市的自然之美,無人置疑。山、海、城完善融合,堪稱中國海岸線上的明珠,即便與國際最知名的海濱城市相比也毫不遜色。我們熱愛這片美麗的家園,努力把她建設、發展得更好,也希望把她的美好呈現給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然而,很多市民說:我們對青島的旅游伴手禮真的不滿意,它們與這座城不匹配。

如果說二三十年前來青游客還會被沿街攤位擺放的貝殼驚艷到,買上幾盒嶗山茶、幾包干海產品作為旅游紀念品還會感到心滿意足的話,那么,今天的游客在歷經開放大潮洗禮、生活品質顯著提升之后,需求品味早已進階,特別是“沐浴”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怎么可能被“相貌平平”的貝殼、茶葉、干海貨折服。況且,風云激蕩數十年,我們這座城也一直闊步疾行,產業水平、生活品質已今非昔比。我們捧給游客作為旅游伴手禮的產品,本可以在保留濃濃青島味道的同時更有文化味兒、時尚味兒,通俗地講,就是更高級的青島味兒,與我們這座城的最新發展相匹配。

旅游已嵌入這座城市的基因,也是未來產業格局中的重要一環。無論從狹義的商業價值出發,還是立足城市形象、產業水準,旅游伴手禮的更新升級都時不我待。不要讓游客帶走的伴手禮,暗淡了這座城的光彩。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工業設計如何引領“大制造”轉型?膠東五市率先探路

2020-07-22    青島日報

青大、青科大、青理工發布招生計劃 大類招生漸成趨勢

2020-07-22    青島日報

2020年青島市“十佳好軍嫂”“十佳兵媽媽”候選人公示

2020-07-22    青島日報

2020年高考網上咨詢周開啟 山東專場將于27、28日開展

2020-07-22    閃電新聞

城管也智能 12種違法事件由人工智能自動核查、結案

2020-07-22    齊魯晚報

青島早知道|今年111個老舊小區納入改造 啤酒節7月31日開幕,設三個會場 今年青島這些學校硬件大提升

2020-07-22    青島新聞網

從海歸白領到手工皮匠 85后寶媽放棄高薪過起慢生活

2020-07-22    青島新聞網

今年青島這些學校硬件大提升 快看有你家孩子上的學校嗎

2020-07-22    青島日報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潭县| 温宿县| 长寿区| 仙桃市| 兴宁市| 辛集市| 五莲县| 宁强县| 阜宁县| 郯城县| 新丰县| 青川县| 广南县| 台南县| 卓尼县| 孟村| 耿马| 门源| 尖扎县| 库尔勒市| 南涧| 托克逊县| 土默特右旗| 嘉鱼县| 荆州市| 固镇县| 方正县| 镶黄旗| 家居| 石屏县| 开江县| 惠东县| 鄂尔多斯市| 河津市| 手游| 渑池县| 鄂托克前旗| 玛多县| 滨海县| 资阳市|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