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企業9千余家 市南區通報"六穩""六保"任務落實情況
青島新聞網7月13日訊(記者 宋波鴻)今天下午,青島市“六穩”“六保”區(市)長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了第一場。市南區委副書記、區長高健,攜市南區副區長辛民志、市南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趙愛萍、市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初鑫,一同對市南區的“六穩”“六保”任務落實工作進行了情況通報。
穩住基本盤 預計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左右
高健介紹,市南區加強指標調度,突出重點指標、敏感行業和關鍵領域的運行監測,加大分析研判,超前部署,全力攻堅。主要經濟指標恢復向好,預計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左右。消費品市場呈現回暖趨勢。外資外貿穩中有進,預計完成進出口總額312億元,同比增長2%,其中進口額完成103億元,同比增長16%;新設立外資項目44個,同比增長2.3%。
市南區精準服務企業,制定落實惠企政策,“一業一策”推動企業業務增長,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響。聯系走訪企業2000余家,解決問題689個。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對沖疫情政策,出臺9條好解企業困難的措施,涉及資金1.4億元,援企穩崗返還惠及企業9490家,減免房租48543萬元,幫助企業獲得貨款12.67億元,提供應急周轉金2500萬元。扶持經濟預算資金支出1.7億元。
市南區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審批提速改革,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深入“學深圳、趕深圳”,壓縮企業開辦環節,梳理優化45個事項,辦理時限平均壓縮6個工作日。創新實行“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容缺受理”等審批模式,246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00%“網上可辦”,100%“一次辦好”,實現企業開辦“零跑腿”,上半年新設立市場主體5249戶。
擴投資 落戶項目280個注冊資金223億元
市南區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創新推行“線上+線下”“飛地+總部”“龍頭+產業鏈”招商模式,落戶項目280個,注冊資金223億元。其中,過千萬元項目146個,過億元項目42個,過5億元項目5個。新增山東省港口集團、正大優鮮等知名企業區域總部14家,與萊西市共建青島基石科技產業協同創新區,著力打造“先進制造、大健康、大消費”3個產業組團。
市南區把項目建設作為“六穩”“六保”的總抓手,聚焦總投資1179.67億元的95個項目,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設立擋光處置、手續辦理、拆遷安置等工作專班,待批項目抓前期、已批項目抓開工、在建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投產,分類施策、逐個推進。開工在建項目46個,5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8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36億元。基礎設施投資完成6億元,同比增長150%。
市南區把西部老城區復興作為市南發展的新引擎,成立濟南路拓寬、青島灣廣場項目指揮部,以項目突破拓展產業空間。濟南路拓寬項目完成設計方案,正式啟動房屋征收。拆除中山路人行天橋,正在完善中山路改造總體概念規劃方案。劈柴院二期、寧陽路街區項目開工建設,開展黃島路片區項目設計策劃。青島灣廣場項目啟動補償談判,開展樓座拆除前期準備工作;小港灣項目啟動中島組團、東平路區域剩余未征遷居民的清零工作;團島灣中苑碼頭項目啟動項目招商洽談和規劃研究。
保民生 發放畢業生補貼3400余萬元
市南區全力保居民就業。建立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用工保障制度,創新推行“共享員工”模式,為722家企業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建成創益邦等創業孵化載體13處,孵化企業483戶創業帶動就業1562人,扶持創業成功率達90%以上。新認定3家企業見習基地,見習后留用率達85%。率先采用“線上+線下”模式招聘,發放畢業生補貼3400余萬元。提高失業保險金標準,延長失業保險金時限,成立拖欠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
市南區全力發展社會事業。停課不停學,錄制教學視頻5.37萬個,402節優秀課例全社會共享,滿意度98.89%。學校建設加快推進,青島海信學校二期完工,寧德路小學及幼兒園、金門路小學、寧夏路第二小學主體完工,德縣路小學加固項目有序施工鎮江路小學重建項目開工。持續推進生活困難群體“六大幫扶工程”,發放各類補貼1795.8萬元,惠及4495人(次)。5個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運營,簽約家庭養老床位320張。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節能保暖工程。
市南區全力推進回遷安置。延吉路改造項目154套安置房基本完工,中島組團安置區、北島組團4號5號樓、南京路民政局干休所周邊改造項目1961套安置房進行室內外裝飾安裝施工。
下ー步,市南區將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用非常之舉、非常之策全力攻山頭、炸碉堡,持續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堅決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