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
青島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市農技中心于6月4日在平度、萊西組織召開了全市2020年小麥新品種新技術考察觀摩會,來自各區(市)的種子管理機構、農技推廣機構、科研機構和相關企業代表共40多人參加了考察觀摩活動。
今年市農技中心繼續在全市范圍內組織實施小麥新品種展示示范與試驗評價,在平度、萊西、膠州、即墨、黃島共設置6個試驗點,期中水地試驗點5個,展示示范評價小麥新品種16個,旱地試驗點1個,展示示范評價小麥品種15個,同時,各區(市)根據各自實際,又增加系列試驗品種及大面積示范品種等,搭建起了“田間選種”平臺。
近年來,包括小麥、玉米在內的通過國家、省品種審定(登記)的農作物品種出現井噴入市的情況,如何從海量的農作物品種中篩選出適合青島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市農機中心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了一套由新品種引進試驗、多點展示示范、安全性評價等環節構成的引進示范推廣體系,做到了各類作物品種“引得好、評得準、推得開”,為加快優良品種的推廣,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如何從眾多的農作物品種中篩選引進適合青島本地的優良品種,市農機中心采取了多種途徑:一是主動承擔國家、省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試驗,將國家、省近年來審定通過的農作物新品種第一時間引進來;二是加強與全國種子企業、科研機構的密切聯系,動員他們將自身引進或培育的優良品種參加青島的新品種展示示范。
為確保品種展示的科學性、代表性,市農技中心在全市農業區(市)開展多點品種展示示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展示試驗評價方案,明確展示品種、田間設計、田間管理、田間調查、測產驗收等環節,展示試驗過程實行“五統一”:即統一試驗品種、統一供應種子、統一實施方案、統一調查標準和統一匯總。為明確各方的職責,與各區(市)種子(農技)部門、試驗基地簽訂試驗示范合同,層層壓實責任,確保試驗結果的科學、準確、公正。
近十年來,市農機中心通過組織開展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與試驗評價,共引進展示評價小麥、玉米、花生、蔬菜等作物新品種3000多個,篩選推廣適合青島種植的優良品種100多個,在此帶動下,全市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已達98%以上,促使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廣大農民帶來更多的豐收與希望。
(記者 馬英歌 通訊員 韓新生 王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