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開建
青島新聞網6月3日訊(記者 朱穎)3日下午,青島國信集團和中船集團北船重工正式簽約,建造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工船預計于2022年3月交付,項目投用后,預計年產精品魚類 4000噸,年均營業收入約2.2億元。
此次簽約建造的“國信一號”養殖工船載重量約10萬噸,養殖水體達8萬立方米,船長249米,單船投資約4億元,擬開展大黃魚、石斑魚、大西洋鮭、黃條鰤等名優養殖魚種。
該工船在設計上秉承綠色養殖理念,以適漁性為導向,在船體結構、推進系統、系泊方式等方面優化設計,以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減震降噪技術實現養殖空間與船舶總體有機結合,構建生態、高效、集約化艙養空間;通過系統集成與模式創新,開創智慧養殖新模式,可有效規避近海養殖污染與遠海養殖風險,同時可帶動船舶設計及建造、智慧漁業、物聯網、水產品深加工等多個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船舶工業新舊動能轉換、軍民融合及拓展深遠海國土利用空間的集成示范,在技術先進性方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將引領我國離岸深遠海養殖新趨勢。
青島國信集團是一家以市場化產融結合型城市專業投資運營商為定位,以提高城市運營品質、提升城市運營效率和降低城市運營成本為使命,以綜合金融、城市功能開發、城市運營服務和現代海洋、城市信息產業“3+2”產業架構為主業支撐的國有投資公司。
作為青島唯一一家將海洋產業納入主業定位的市直國有企業,自2012年以來,國信集團以藍谷核心區開發和國家海洋實驗室建設為契機,堅持陸海統籌、聯動發展,以海洋牧場為切入點進軍海洋產業。
近年來,國信集團與海洋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科院、中國船級社等涉海科研院所,以及國際知名海洋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發起設立了青島首支、省內最大、規模100億元的海洋產業投資母基金和45億元的海洋新動能產業基金,收購上市公司百洋股份29.99%股權并成為控股股東,并購上市公司東方海洋陸基循環水三文魚養殖資產,以資本的力量賦能海洋經濟發展;2018年圍繞即墨東北部區域,按照“深耕一產、撬動三產、拉動二產”的發展思路,啟動海洋經濟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規劃建設,以現代海洋牧場為引領,以栲栳灣-智慧漁業示范區、橫門灣-海洋科技創新區、巉山灣-海洋特色文旅區三個功能區為支撐,以陸基養殖、苗種繁育、水產加工、主題公園、科技產業園、度假島群等 10個特色產業組團為重點,打造集聚化、融合化、智慧化的現代海洋產業生態圈。
為搶占世界海洋經濟制高點、優化海洋產業布局,2019年以來,國信集團聯合中船集團、水科院、國家海洋實驗室、青島藍糧公司等單位,合作開展全球首艘10萬噸級全封閉游弋式大型養殖工船項目,帶動船舶設計及建造、智慧漁業、物聯網、水產品深加工等多個產業融合發展,探索深遠海智慧養殖新模式,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項目的可行性、引領性和創新性得到了麥康森院士等國內權威專家的高度評價,已列入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2020年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試點項目”,已通過國家發改委立項審批,可研報告獲省農業農村廳批復。
下一步,國信集團將進一步深化與中船集團、水科院、國家海洋實驗室、青島藍糧公司等單位合作,充分整合發揮各方優勢,以首艘養殖工船的成功投產為起點,陸續投資建設50艘養殖工船,形成總噸位突破500萬噸、年產名貴海水魚類20余萬噸,產值突破110億元的深遠海養殖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