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視察山東,展示“六穩”“六保”中國決心,青島要有更大擔當
“海爾不但創造了一個家電領域的產品名牌,還創造了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態品牌。”
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6月2日來到位于青島中德生態園的海爾互聯工廠視察時留下的評價。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海爾集團”
在國內國際都面臨巨大經濟下行壓力的時刻,在“六穩”“六保”任務空前突出的當下,總理在全國兩會后第一時間來到山東、來到青島:
6月1日,李克強到煙臺視察,并在青島通過視頻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做好新增財政資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強調2萬億元資金的使用,要“一竿子插到底”,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更加注重幫扶企業,更加注重發揮市場力量穩住經濟基本盤;此外,更大規模減免社保、金融合理讓利措施也要盡快建立直達企業的機制。同時,總理在青島旗幟鮮明地提出“決不允許與民爭利”。
6月2日,李克強來到了海爾的互聯工廠,了解海爾集團的物聯網生態轉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踐和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打造,卡奧斯正是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基礎優勢。李克強也高度評價了青島的工業互聯網實踐:
“你們把醫療物資、房車、旅游、建陶等生態匯聚到平臺上,讓他們都聯動起來,而且發展的更好,獲得很大的增值,這做得很好,你們抓住了機會。”
在海爾的視察結束后,總理還對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發出邀請:
“疫情過后要開一個座談會,請你到北京參加,聽你們的建議。特別是海創匯的經驗,把全國各方面的智慧匯聚起來,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個更大的平臺。
你們在這方面需要什么支持的,我都給你們支持!你們在就業的困難和壓力這么大的時候帶動了大量就業,給國家創造了就業崗位,給國家也做了大貢獻。”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海爾集團”
就業、創業、企業,這是總理山東之行、青島之行的核心關切,就業、創業、企業背后,緊緊跟著的是“六穩”“六保”。
就業決定收入,收入決定消費,消費是經濟增長最重要最基礎的力量。消費還能帶動投資、進出口,對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系統性影響。就業如果保不住,一切都可能失守,甚至社會穩定的底線都會失守。而就業的提供主體是企業,保居民就業就要保企業、保市場主體。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沖擊最大。
因此,做好“六穩”“六保”,要把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放到突出位置。無論是“地攤經濟”走入聚光燈下,還是2萬億元資金用途的一再強調,核心都在于保住市場主體,由此才能保住就業。正如總理在全國兩會時所言:
“我國現在有一億兩千萬市場主體,他們就是青山,留住他們,就會贏得未來。”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海爾集團”
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何全國兩會之后的首次出京,總理會選擇來到山東、來到青島。
如果將34個省級行政區比作34個中國的子女,那山東無疑是“長得”最像父母的一個。無論是產業結構、人口構成還是當下發展面臨的問題,山東就是中國的縮影,膠東就是山東版的東南沿海。人口多、中小企業多、就業壓力大、產業結構偏傳統……再加上山東經濟正處于換擋的關鍵時期,舊產能已去、新動能未成,“六穩”“六保”壓力格外大。
作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山東對外開放新高地橋頭堡、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龍頭,青島無論是在新舊動能轉換中趟出新路徑,還是在“六穩”“六保”中保住底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典型意義。而在當下,做好“六穩”“六保”保住底線,是最突出、最迫切的任務,也是青島應該展現擔當的發力所在。
目前,青島市場主體總數達151.12萬戶,其中企業56.07萬戶。再細分來看,民營企業達到52.78萬戶,它們也是青島就業崗位的主要提供者。2019年,青島城鎮新增就業75.1萬人,民營經濟吸納就業60.96萬人,占81.81%。
今年,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調研了600余家企業,調研顯示,疫情對企業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國內外市場訂單減少(68.9%)、勞動力成本高、招工難(52.3%)、物流不暢(51.8%)、缺乏資金(40.3%)等方面。當前企業生產經營的保(工資社保)、貸(銀行信貸)、稅(應繳稅金)、租(經營租金)剛性支出壓力比較大。
如果政策紅利和財政資金能盡快落實到這些市場主體上,便是為微觀個體紓困,恢復造血能力,激活市場活力,同時,這些企業都是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一分子,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居民就業,繼而帶動消費、投資、進出口,關系到“六穩”“六保”的大局。
因而,總理在青島海爾互聯工廠中,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踐的充分肯定,肯定的對象就不僅是海爾和青島,還有更多吸納就業、創造經濟增長點的市場主力軍。
而海爾之所以能在疫情的沖擊中逆勢崛起,也是因為在工業互聯網上的提前探路,在打造產業生態的先人一步。疫情期間,卡奧斯平臺上一系列成功籌備物資、復工復產、轉產增效的成功案例,展示了真正的工業互聯網到底是如何靠“網狀生態圈”來抵御“帶狀供應鏈”斷裂的風險、如何真正賦能企業生產。
48小時火速上線的“醫療物資信息共享資源匯聚平臺”,聯合海爾智家、方和吉家居、同濟綠建等生態資源企業共同研發輸出的智慧醫療隔離方艙解決方案,賦能山西省首條全自動醫用口罩產線落地,賦能淄博服裝企業海思堡集團轉產等等,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也是提供了化危為機解決方案的過程,為中小企業賦能的故事,也是創造就業機會的故事。
如今,海爾卡奧斯平臺也已成長為比肩美國通用電氣和德國西門子的全球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聚集了3.4億用戶和390多萬家生態資源,在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位居第一;喊出“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青島,正逐步構建起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生態環境。
所以總理在海爾才能有感而發:海爾這兩個字別有深意,“海”意味著海納百川,“爾”代表著每一個人。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但把所有人的智慧匯聚起來就有無限可能,就能迸發出難以想象的力量,就像大江、小河、小溪匯入大海一樣,形成波瀾壯闊的景象。海爾早已是一家知名企業,希望繼續緊跟時代步伐,不停止地學習、不停歇地創新,做大企業“雙創”的標桿。
青島提出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正是賦能企業、穩住就業、激活經濟的根本所在。青島一腳一腳踏出來的這條路,并不只是青島的路,工業互聯網賦能百業的屬性,決定了這是全國乃至全球企業都可以踏上的一條路。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何總理百忙之中還要到工業互聯網的核心陣地海爾看一看。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對青島來說,抓住工業互聯網時代機遇,在危機中尋得創新創業的新機、在變局中開創開放發展新格局,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特殊時期的必要擔當。
青島這座青春之島,是成全四海不畏風險的智者成長成功的熱帶雨林,也有能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在危機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