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護航 保障一流營商環境 青島紀委監委在行動
青島日報2020年05月30日版面
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堅強紀律作風保障
為企業護航—紀委監委在行動
編者按
4月初以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省、市三級紀委全會精神和省委、市委“重點工作攻堅年”部署要求,深入開展“為企業護航-紀委監委在行動”,創新采用“逆茬刮鱗法”“順藤摸瓜法”,從企業源頭找病癥,從政府部門除病灶,精準把脈、綜合施策,著力解決企業“有苦說不出、有怨無處訴、敢怒不敢言”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一個多月來,圍繞“項目落地、政策落實、涉企服務、企業感受”四條主線,市紀委監委四個工作組協同聯動,持續發力,有序推進,“護航行動”成效斐然。
市紀委監委項目落地組:
抓住重點強力突破
護航項目順暢落地
發現問題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護航行動的成效。而護航行動開展至今,項目落地組就是展示這一能力的最關鍵一環,工作組緊扣“項目落地線”工作任務,認真梳理重點,多維度開展工作,工作成效初顯。市項目落地組通過直插現場、調研訪談、處理群眾投訴舉報等方式,對調研發現和領導交辦的13個問題線索進行了交辦和直查快辦,有2個問題已經得到了圓滿解決,有6個問題已經有了解決的路徑,其他5個問題正在辦理。對3名同志提出了問責處理的意見,向4個市直部門提出了監督建議,督促問題整改。
從全市重點項目信息庫1800余個項目中梳理出200個未開工、取消或者是刪除的項目進行分類調研分析。這是項目落地組堅持以點帶面,精準發力的有效例證。在解剖項目過程中,運用平臺思維、法治思維,發散思考,同步研究產業類、基礎設施類、房地產類、服務業類等項目落地流程,了解掌握有關政策,努力做相關產業領域的明白人。同時,對點上發現的問題,搞實弄準,深挖細研,舉一反三,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深入研究,推動面上工作。
堅持由上看下,確定重點。從已經初步梳理出來的省市區重點項目中摸排出一部分可能存在問題的項目,從與市發改委、市商務局等主管部門交流中談出一些問題項目,綜合運用數據分析、綜合比對等方式找出那些已簽約長時間未注冊項目、已立項但進展不快甚至停工、終止的項目予以重點關注。近期,先后深入6個承擔省市重點項目的現場指揮部和有關企業進行了摸排,采用逆水摸魚、順藤摸瓜等方式發現了部分省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在區市、鎮街遭遇點上拆遷嚴重逾期、地面清表效率不高等問題,影響到了進場施工,已轉相應區市進行重點跟蹤督辦,對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擔當、不作為等方面的問題,及時提出處理意見。
堅持由外看內,找出癥結。分類選取2至3個項目,集中采取解剖“麻雀式”調研,不僅聽部門說、聽區(市)說,還要廣泛聽取企業家、具體辦事人員、行業協會的意見建議,參照深圳等地有關做法,深入研究具體典型,找出影響項目落地的癥結,有針對性的把脈問診,找到快速解決問題路徑,提出監督意見。目前,在每個區市都有針對性地選擇了2-3個項目進行集中調研,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有的區市的工作和專題報告均有質有量,如李滄區紀委通過調研發現了問題9條,提出意見建議5條,提出的意見建議都很有針對性。
堅持由下看上,順藤摸瓜。把監督發現的每一個具體問題置于整個系統中分析,通過看一個鎮(街)、一個部門、一個區(市)出現影響項目落地的具體問題,向上追溯到主管部門在制度和監管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及時找準各個層級、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而推動一個系統、一個領域的問題解決。如,通過基層摸排,我們發現土地歷史遺留問題在有些區(市)、鎮(街)表現的還比較突出,新環保政策出臺后項目落地中涉及到的土壤調查、檢測、評審、審批、治理與修復等環節存在工作流程不清晰、檢測評審時限長、整治責任落實難等系列問題,企業反映比較多,已督促相關牽頭部門對有關問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及時出臺有關制度。
堅持有的放矢,扎實推進。堅持“小切口、大縱深”,采取靈活機動方式主動摸排項目落地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梳理群眾投訴舉報、政務熱線、輿論監督渠道反映的有關問題,及時提出處置意見。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吃拿卡要、優親厚友、以權謀私等問題直查快辦;對涉及政策層面、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建議,堅持成熟一類、解決一類,積極穩妥推進。
市紀委監委政策落實組:
抓重點解難題
促政策落實落地
走訪調研、電話查訪企業37戶,召開座談會16次,解決問題12個,辦理問題及問題線索16件,提報專報2份……這是護航行動開展以來,政策落實組交出的成績單。政策落實組在扎實開展各項工作過程中,聚焦重點、難點、熱點,為企業紓困解難。
聚焦重點,找準突破口。深入研究我市人才住房建設和租售相關政策,積極對接市住建局、高新區和有關建設企業,廣泛調研,多方聽取意見建議,從政策層面研究人才住房在房源統籌、租售、企業資金壓力等方面的問題,提出市級層面需要解決的人才住房建設相關建議,初步形成《關于我市人才住房建設和管理摸排情況的專項報告》。整理涉企惠企政策325個文件,持續做好政策的收集歸類,理清政策依據,找準突破重點。重點做好疫情期間房租減免、穩崗就業、財稅獎補、金融扶持等6大類91項政策的梳理和落實情況調研。與市民經局、人社局、金融局、財政局、工信局、商務局、稅務局等部門召開專題座談會16次,收集整理出關于穩崗就業、財稅政策、金融扶持等5大類25個方面的問題以及相關建議20條。對27戶企業、個體工商戶進行了走訪調查,深入了解當前我市惠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聚焦難點,為企業紓困解難。對某公司反映的滸苔處置市區兩級欠款2900余萬元問題進行分析研判,積極協調各主管部門,理清欠款原因,督促制定還款計劃,落實還款任務。面對企業顧慮,積極做好解釋工作,讓企業真心感受到關懷和誠意,提振企業信心。及時跟進落實高新區六家企業申請兌現扶持資金問題。六家企業受疫情影響經營出現困難,希望高新區管委能撥付扶持資金,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經過多方了解和協調,高新區管委在自身財政壓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提前對六家企業撥付225萬元,剩余資金將按照約定在年內予以解決,緩解了企業燃眉之急,使企業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企業對此表示非常感謝。積極協調市人社局,落實穩崗返還政策,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幫助某皮革公司及時落實資金336萬元,是目前我市困難企業中最大一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
聚焦熱點,及時跟進。針對反映的高新企業認定獎補政策落實情況、疫情期間普惠幼兒園生均經費撥付情況等問題,及時跟進調查了解,督促政策落實。做好政策解釋,回應企業訴求,即墨皮革廠社保退費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集中開展國有企業落實疫情期間減免房租政策的走訪調查,完成《關于我市國有企業疫情期間落實房租減免政策情況的專項報告》,查訪企業442戶,針對發現的房租減免政策宣傳不到位、落實不到底等問題,督促有關主管部門及時采取措施,確保政策落實落地。截至5月20日,市國資委22家市屬國有企業計劃減免房租3億元,將惠及承租企業5491戶。
市紀委監委涉企服務組:
立足職能定位督促真情服務
涉企服務點多、線長、面廣,涵蓋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此項工作開展得如何,直接考驗著涉企服務組的工作智慧。實踐證明,涉企服務組主動出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護航行動開展以來,涉企服務組共組織明察暗訪12輪次,發現問題101個,處置問題線索8件,提出監督建議96條,發出監督建議3份,處理3人,黨政紀處分1人,督促整改問題55個,監督相關職能部門為企業真服務、服真務,不斷優化提升政務服務質量。
明確職責使命,強化宗旨意識。針對階段性電價優惠政策在我市未落實見底的問題,立即組織察訪、摸清底數,向市發改、市場監管部門發出監督建議,督促政策紅利及時足額發放到用戶特別是小微企業手中。樹牢“以企業為中心”的理念,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作用,圍繞企業“有苦說不出、有怨無處訴、敢怒不敢言”的難點、痛點、堵點,瞄準部門系統、基層單位損害營商環境的“末梢梗阻”,堅決清除黨員干部、公職人員中不擔當不作為的“官油子”“釘子戶”“絆腳石”“頂門杠”,深挖病灶、精準施治,推動流程再造和機制創新,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明確主攻方向,實現工作聚焦。涉企服務組聚焦企業關聯性強、敏感度高的行政審批、綜合執法、服務效能“三大板塊”,主動出擊,逆向倒推,重點發現違反“放管服”改革規定,落實“一次辦好”等要求不到位,行政審批事項“應進未進”審批大廳問題。針對企業反映環保部門土壤檢測評審審批未明確辦理時限、影響項目進度的問題,迅速了解相關情況,向市環保部門發出監督建議,督促優化審批流程,明確辦理時限并主動公開。對水電氣暖、銀行借貸、審批關聯中介等重點領域,搞壟斷、捆綁、拖延服務;濫用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任意執法,越權執法,以罰代管、重罰輕管;違規實施涉企檢查抽查,借檢查之機違規指定或暗示有關商品、服務;對非法阻撓施工、強買強賣、強制服務、欺行霸市以及黑惡勢力打擊不力等突出問題進行重點查糾。
明確方法路徑,精準發現問題。從企業需求側入手,換位思考,多措并舉,不斷提升發現問題的精準度。一是不打招呼、不亮身份、化妝潛伏,親身體驗辦事流程和服務效能。二是適時招募志愿者,協調整合力量,組建若干小分隊,明察暗訪。三是走訪一批行業協會、駐青商會和企業,近距離傾聽企業“說不出的苦、無處訴的怨、不敢言的怒”。四是到企業“蹲點潛伏”,查閱執法工作臺賬、履職記錄等資料。五是定期收集分析政務投訴、調查反饋、媒體曝光等信息,捕捉發現問題。六是與其他監督力量協調配合,共享工作資源,形成監督合力,如針對媒體曝光的白沙灣保障房門頭牌匾整治工程相關問題,與區市紀委監委和媒體單位協同聯動,推動問題解決。
滿意只有起點,服務永無止境。涉企服務組將監督相關職能部門和公職人員履職盡責,為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保駕護航。
市紀委監委企業感受組:
感受企業千百事
全力護航助發展
“用企業感受衡量工作成效”這是企業感受組設立之初的宗旨,圍繞護航行動的目標和重點,企業感受組創新打法,轉換思維、主動出擊,讓企業感受到青島良好的營商環境。
學懂弄通,掌握護航精髓要義。圍繞“路怎么走、事怎么辦、法怎么用、人怎么干”的方法論,企業感受組持續對工作方案進行再學習、再思考、再研究,站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高度,從疫情影響深遠的國內國際背景出發,著力領會護航行動的基本內涵和重要意義,堅持創新思路、方法,從企業需求側入手精準發現問題,整治損害營商環境的突出問題,用企業感受衡量工作成效。
下沉一線,讀懂企業真實感受。先后走訪了青島豐碩堂連鎖醫藥有限公司、浙江商會等13家單位,與相關負責人面對面交流,介紹護航行動,聽取企業感受,了解痛點、難點、堵點問題。走訪期間,對于企業反映的因某區審批大廳要求提供額外證明而無法注銷企業、某社區不執行法院判決拖欠工程款等問題,采取體驗式辦理、現場督辦等方式,為企業解決難題。江蘇商會、青島彩虹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分別發來感謝信,“此次事件的解決,深切感受到青島的‘深圳速度’,也讓復工復產工作得到了切實保障,這一切得益于你們的勇擔當、善作為、真實干”,“為企業感受組交出的答卷點贊”!
問題導向,開展營商環境監測。在全市范圍內選取了不同類型、規模、業態的企業4432家、商(協)會30家作為營商環境監測點,細化營商環境監測指標,4月底至5月初,面向所有監測點開展了首次營商環境監測,梳理篩選問題204項、意見建議193條,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制”跟蹤管理,聚焦影響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強化壓力傳導,倒逼責任落實。
橫縱協同,形成護航行動合力。借助民營企業市委書記信箱、市工商聯企業反映問題信箱、企業滿意指數調查等渠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梳理研判分析企業反映的問題,及時向政策落地、項目落實及涉企服務組輸送“炮彈”,累計推送問題72個,移交問題線索6個;會同區(市)專班辦理問題線索2個。與派駐組相互配合,向主責部門下發監督建議書,督促研究措施組織整改,解決企業反映的某事業單位變相收取代理服務費的問題;對于購買熱源價格政策已廢止而企業不知情問題,對接主責部門,送政策上門,預計企業每年可節省采購成本50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