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醫保局是今年新成立的政府工作部門,主要承擔醫療保障政策制定、基金支付、價格管理、招標采購、監督管理、公共服務等職責。自1月份組建以來,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要決策部署,聚焦醫保領域重點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發起醫保改革惠民七大攻堅戰,辦好醫保惠民利民十件實事,對增進島城人民健康福祉發揮了積極的保障支撐作用。
一、政策待遇更優惠,群眾幸福感明顯增強
今年以來,市醫保局不斷完善城鄉統一的“基本醫保大病醫保補充醫保長護保險醫療救助”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目前,全市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70多萬人。今年前10個月,全市共有325.85萬人、2340.03萬人次享受醫療保險待遇,醫保基金共計支付172.32億元。
居民醫保籌資標準和待遇水平實現“雙提升”。一檔和二檔參保居民(含少年兒童)財政補貼標準分別由690元/人、610元/人提高到了730元/人、650元/人,為全省最高,2019年居民醫保財政補貼共計33.18億元。居民醫保待遇也相應進行了調整。目前我市住院醫保范圍內醫療費用職工平均報銷90%左右,居民平均報銷75%左右,穩定在較高水平。
創新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國家級試點。在全國率先建立制度的基礎上,著力開展預防延緩失能失智、培育壯大專業化照護隊伍、推進長期護理標準化、加快向農村地區延伸等工作。1-10月,全市共有2萬余名失能失智人員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護理保險資金支付3.8億元,護理服務人員提供上門服務88萬人次、173萬小時,解決了“機構不能醫、醫院不能養、家庭無力護”的困局。目前,全市定點護理機構總數達到669家,照護服務人員1.96萬人,社會照護服務體系日益完善。
把救命救急好藥納入醫保報銷。將國家談判確定的53種抗癌藥及其他高值藥品納入我市基本醫保報銷范圍,并創新實施定點醫院和特供藥房“雙渠道”供藥,讓老百姓買得到、用得上、能報銷。實施全民補充醫療保險,推動一批高價剛需救命藥納入補充醫保,今年前10個月支出基金2.4億元,為4.3萬名重特大疾病患者提供了保障,有效降低了災難性醫療支出風險。
提高特殊困難群體的醫療保障水平。將腦癱、自閉癥兒童必需的康復項目納入醫保支付和醫療救助范圍,將苯丙酮尿酸癥參保患者的檢查、藥品及特殊食品費用納入門診大病、特藥和醫療救助范圍,提高了精神類疾病患者住院結算定額標準。今年1-10月,共惠及上述特殊困難群體患者8600多人次,醫保報銷費用1.57億元。
二、改革攻堅更深入,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加
全力抓好醫保精準扶貧這一重要政治任務。我市11.55萬名貧困人員100%參加醫療保險。貧困人員參加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給予全額補貼,2019年度全部貧困人口參保財政補貼個人繳費合計5159萬元。構建五重醫保扶貧政策體系,實現全部保障待遇“一站式”聯網結算。今年1—10月,我市貧困人員共發生醫療費用8.56億元,“一站式”結算資金8.25億元,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比例均在10%以內,有效避免了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發揮醫保對醫療資源配置的引導作用。啟動實施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改革國家級試點,打造青島特色的DRG付費體系,促進醫療機構規范診療行為、合理管控成本,遏制過度醫療。同時,在總額控制的基礎上實施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在部分區市實施了區域人頭總額包干支付辦法,推動醫療機構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調整醫保支付政策促進分級診療,提高居民在基層醫療機構門診大病報銷比例,拉大6家三級甲等醫院起付標準差距,建立基層轉診正向激勵機制。
多措并舉推動建立藥品耗材價格形成新機制。發起醫療服務與耗材價格改革攻堅戰,年底前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降低耗材虛高價格,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同時適當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優化醫療機構收入結構。組織成立全市公立醫療機構藥械采購聯合體,與淄博、煙臺等周邊城市建立五市跨區域招采聯盟,今年進行了第一批藥品、耗材聯合采購,預計節約醫保基金7000萬元以上,邁出了我市藥品、耗材聯合招采改革的第一步。根據國家規定,啟動醫保藥品最高支付限額設定工作,按不高于集中采購平臺價格確定支付標準,預計節約醫保基金7000多萬元。
三、辦事服務更便捷,群眾體驗感持續提升
在全市68家社區醫療機構啟用醫保工作站。參保人家門口可享“一站式”醫保服務,目前醫保工作站共受理醫保業務4300筆,為廣大參保人特別是疾病高發的老年參保群體提供了便利。
打造醫保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新模式。醫保對外服務事項網辦率和“零跑腿率”達到96%,所有對外服務事項100%“一次辦好”;門診大病資格確認等20項服務“全市通辦”;護理和康復人員信息登記與維護、門診統籌簽約等服務實現“秒辦”。
省內異地刷社保卡結算取得實質性突破。我市與省內其他15個地市異地刷卡結算實現互聯互通,我市511家定點醫藥機構實現省內異地“一卡通行”,應用機構數量為全省最多。
全市313家符合條件定點醫院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聯網結算范圍。出臺優化異地就醫備案結算流程措施,參保人異地就醫更加順暢便捷。今年前10個月,我市參保人在異地就醫聯網結算2.09萬人次,報銷醫療費用3.14億元;外地參保人在我市就醫聯網結算6.07萬人次,報銷醫療費用6.31億元。
四、基金監管更嚴格,群眾安全感得到保障
深入開展打擊欺詐騙取醫保基金專項治理行動、“風暴行動”,持續保持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開展醫保監管方式創新國家級試點,引入第三方專業力量參與監管。聘請38名義務監督員參與全市醫療保障社會監督工作,建設共治共享的醫保監管長效機制。加強日常審核監管,堅決守好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
今年1—10月,全市現場稽查定點醫藥機構6300多家,扣撥、追回醫保基金合計3901萬元,對343家定點醫藥機構解除或終止協議,對124家定點醫藥機構暫停醫保業務,處理違規醫保醫師225人,對11起典型案例予以公開實名曝光,有效維護了醫保基金安全。
2019-12-02 青島晚報官微
2019-12-02 青島日報
2019-12-02 青島晚報官微
2019-12-02 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
2019-12-02 青島新聞網文旅
2019-12-02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2019-12-02 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
2019-12-01 回瀾聽濤
2019-12-01 青島新聞網
2019-12-01 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