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廁所日”
這是一個還很年輕的節日
第6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
將每年的11月19日
設立為“世界廁所日”
今年11月19日是第七個“世界廁所日”
該節日由世界廁所組織于2001年提出
主要是為了凸顯人類面對的
環境衛生危機而設立
以推動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的建設
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環境
希望通過全世界的努力
共同改善世界環境衛生問題
……
近幾年
我市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
公廁已不僅僅是人們的方便之處
更成為青島這座美麗海濱城市
一張靚麗的名片
在“世界廁所日”到來之際
讓我們對島城的公廁
來一個全面的了解吧
↓↓↓
數字公廁
據城市史志,1949年5月,青島市區有29座公共廁所,市民基本“無處如廁”。我市自1950年開始建造新的公共廁所,1966年增至71座。1981年7月,市環衛局制定了《公共廁所等級標準》,指導公共廁所建設。1990年,市區246座公共廁所全部改為水沖式,符合建設部規定的公共廁所規劃建設標準。2005年年底,青島市七區共有公共廁所428座,其中一類公廁274座。2008年5月,全市所有公共廁所實行免費開放。2019年,青島市共有環衛行業公廁1020座,其中一類公廁754座,占公廁總量的74%。目前,我市設置第三衛生間的公廁有339座,占公廁總量的33.2%。我市共有2100余名公廁保潔人員,有很多保潔人員一天24小時住在公廁,為市民游客提供無縫隙的服務。市區已有201座公廁實行24小時開放,滿足市民游客如廁需求。
智慧公廁
近年來,為更好的管理公廁,提供精細化的如廁服務,我市陸續推出智慧公廁,智慧公廁管理系統通過“互聯網+公廁”思維,運用公廁大數據匹配不同場景如廁需求,著力解決傳統公廁服務過程中有關異味控制、節水節能等方面的問題。如市北區福州北路公廁、李滄區石牛山路等公廁通過最新的人體探測傳感器、抗色差感應自動沖水、自動清潔地面系統、現場顯示系統等實時顯示廁所廁位的使用情況和環境數據,實現了公廁智慧化管理,既提高了清潔效率,又節約了能源,智慧公廁還加裝了其他現代化設施,有掃臉免費取紙機、自動干手機、自動換套馬桶蓋、數字公廁地圖等,為市民游客如廁提供更全面和精準的服務。
人文公廁
青島市公廁堅持“家庭、女性、殘障、環境、員工”五大關懷理念,有效破解“鄰避效應”,不斷提升公廁管理服務水平。家庭關懷,新建、改建公廁增設“第三衛生間”,嬰兒打理臺、兒童洗手臺等人性化設施,徹底解決了帶異性子女的父母或陪同異性老人的群眾如廁難的問題;女性關懷,為解決女性如廁難的問題,將男女蹲位比例調整為1:1.5,景區達到1:2以上,增加女性蹲位,為廣大女性提供了如廁的便利;殘障關懷,在公廁中廣泛增設無障礙設施,如無障礙通道、專用潔具、安全扶手、呼叫器等,為殘障者、老人或病人如廁提供便利;人文關懷,公廁外觀造型風格及色彩與周邊環境、建筑協調,內設展現青島文化的照片墻,擺放綠植和休閑座椅,為市民打造溫馨整潔的如廁環境;員工關懷,新建、改建公廁均配有環衛工人休息間和管理間,內部配備休息桌椅、微波爐、淋浴等設施,給環衛工人提供一個驅寒避暑、間隙歇腳的休息場所,公廁保潔員的休息環境得到切實改善。
品牌公廁
近年來,我市各區市因地制宜,根據區域特色培樹公廁品牌。市南區推出“凈善境美”公廁品牌,在做優做美有限公共空間的基礎上拓展公廁服務功能,堅持從城市美學角度出發,致力打造與周邊環境及建筑風格融為一體的時尚公廁,不僅滿足了市民游客如廁的需求,更承接了文化宣傳的功能,于細微處彰顯城市的時尚與品位。李滄區推出“如廁如家”公廁品牌,培養保潔員主人翁意識,把公廁像自己的家一樣清潔管理,使如廁群眾賓至如歸,感受到家的溫暖,使李滄區公廁管理更加人性化。潔凈、溫馨、美觀的公廁打破了群眾對傳統公廁的舊觀念,人性化、精細化的服務和管理也得到了群眾的稱贊和好評,真正做到立足民生,用心惠民。
細數青島公廁七宗“最”
?公廁密度最大的區市:市南區。市南區建成區面積為30.01平方公里,目前共有公廁144座,公廁密度達到4.8座/平方公里,是青島市公廁密度最大的區域。
?公廁數量最多的區市:西海岸新區。西海岸新區目前公廁數量已達到222座,其中95%以上的為一類公廁,方便了市民及游客如廁,并改善了如廁環境。
?單位內部公廁對外開放最多的企業:青島交運集團。青島交運集團在市南、市北、嶗山、李滄、城陽五區的60座廁所于2017年7月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加上該集團此前已經開放的40座,目前,交運集團已創建了100座供社會公眾免費使用的“愛心公廁”,其中有12座已納入環衛行業監管。
?最智能的公廁:市北區福州北路公廁。該公廁設有最新的人體探測傳感器、抗色差感應自動沖水、獨特的地面設計處理和專用的清潔設備,除臭以解決異味源頭為主,自然通風為輔,必要時啟用空氣置換設計,達到既能消除異味又能節省運行成本的優良效果。并且還安裝了自動清潔裝置,可以快速的進行清潔處理,實時顯示廁所廁位的使用情況和環境數據,方便管理者和使用者了解廁所狀態。
?客流量最大、保潔人員最多的公廁:市南區棧橋西公廁。棧橋廣場人流量大,公廁使用率高,據統計棧橋西公廁今年夏季人流量最高時達到每天40000多人次,2018年改建后同時能容納40人如廁,配備6名保潔人員,男女廁位比例達到1:2,極大的緩解了市民游客的如廁難問題。
?開放時間最長的公廁:市區201座公廁實行24小時開放。“公廁革命”多次被列入“市辦實事”,我市在公廁“硬件”提升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公廁服務的“軟實力”。目前青島市區已有201座公廁實行24小時開放,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周到、細致和溫馨的服務。
?夜景最漂亮的公廁:市南區郯城路公廁。郯城路公廁在建設之前是一處地下閑置房,為了解決火車站周邊游客和居民的如廁難問題,地下被建成廁所的同時,一些現代光波模塊元素在廁所的外部體現得淋漓盡致,夜晚一到,光波大放異彩,盡顯島城獨特魅力。
廁所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尺
也是城市品質和形象的重要載體
讓我們一起愛護環境、文明如廁
你“光顧”最多的是哪一座?
(來源 青島城管 通訊員 鞠宏 王洪軍)
2019-11-19 青島新聞網
2019-11-19 愛青島
2019-11-19 愛青島
2019-11-19 青島新聞網
2019-11-19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19-11-19 青島新聞網
2019-11-19 齊魯網
2019-11-19 青青島論壇
2019-11-18 央視新聞
2019-11-18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