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1月6日訊(記者 宋波鴻)日前,在青島舉行的第八屆國際戲劇學院獎中,一出青島本土話劇《家有遺產》贏得了評委會優秀劇目、最佳配角、最佳新人三項大獎。對此,青島市話劇院院長苗青則謙虛表示,是“沾了東道主的光”。
《家有遺產》獲第八屆國際戲劇學院獎優秀劇目獎。
《家有遺產》演員張鵬獲第八屆國際戲劇學院獎“最佳新人獎”。
《家有遺產》演員滕飛獲第八屆國際戲劇學院獎最佳配角獎。
而在此之前這出青島話劇已是拿獎“拿到手軟”:《家有遺產》已經斬獲了第十一屆“泰山文藝獎”戲劇類一等獎。在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公示的2019年度資助項目立項名單中,《家有遺產》又成功入選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而后又成為山東省首部進入國家大劇院展演的話劇。青島新聞網記者專訪青島市話劇院院長苗青,了解這部本土話劇的前后始末。
青島市話劇院院長苗青
改編青島小說 還原青島之家
《家有遺產》改編自青島本土作家連諫25萬字的同名小說,特邀國家話劇院著名導演王曉鷹擔任總導演。由劉丹、苗青擔任導演,舞美設計則由同為青島籍的中央戲劇學院舞美系副教授張華翔擔任。
故事講述了鄭家老爺子去世后,鄭家兒女的平靜生活突然掀起了一場遺產風暴。在“遺產”面前的眾生相,折射了現代社會的世風和人情冷暖,演繹了普通百姓崇尚堅守的中華傳統家庭美德——“忠厚傳家久”。
苗青介紹,“我們就是想打造這樣一個來自青島的故事,它可能沒有那么宏大,但是它會讓青島觀眾有共鳴,讓老百姓有共鳴。”《家有遺產》用話劇舞臺呈現了一個來自青島的家庭,展現這個略顯平凡卻又不平凡家庭的人情世故,它不是你的家庭,但你能夠在劇中找到自己家庭的縮影,進而感同身受。
海牛笛、送鲅魚、打散啤 藏盡青島元素
還原這個青島故事,那么這出話劇里就必不可少青島元素。無論是小魚山一帶老房子的家居陳設,還是能夠喚起老青島兒時記憶的海牛笛,亦或是給丈母娘送的鲅魚,又或者臺詞中的打散啤,每一處細節都精準還原了青島人的生活風貌。
目前已經是第八稿的《家有遺產》其實還在不斷完善,苗青介紹,2018年我們要排演的時候已經是第六稿了,一部話劇就是在不斷打磨不斷完善的,此外根據不同的劇場環境,我們還會對劇情有所調整。
時隔12年再次創排 振興青島話劇
《家有遺產》其實是青島市話劇院時隔12年再度創排的現實主義題材話劇。苗青介紹,在90年代前后,一批現實主義題材的青島話劇《海邊有個男兒國》《工人世家》《女兒城》等都贏得了業界尊重。2005年起,青島市話劇院開辟的“兒童劇親子場”成為青島家喻戶曉的文化品牌,而他們的兒童劇同樣取材廣泛,近期一部本土文化的兒童劇《嶗山道士》首演就大獲成功。
“青島的話劇,也是有自己的力量的。而提高一座城市的時尚氣息,文化文藝領域是第一線首當其沖的,就要靠這股文化的力量來讓整個城市變得更時尚更有藝術氣息。”苗青表示。
對于中央戲劇學院的國際戲劇學院獎永久落戶青島,苗青表示很激動,“我希望能夠打造一個屬于青島的戲劇節。這一次的的確確是讓我們看到了很多國內外的優秀劇目。可是每個劇目展演都太短了,我希望每一部優秀的戲都可以完整呈現,讓更多感興趣的青島觀眾甚至是全世界熱愛舞臺藝術的人都能參與進來。”
2019-11-06 青島新聞網
2019-11-06 青島日報
2019-11-06 青青島社區
2019-11-06 齊魯壹點
2019-11-06 青島新聞網
2019-11-06 青島新聞網
2019-11-06 青島日報
2019-11-06 青島日報
2019-11-06 青島新聞網
2019-11-06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