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沒完工、路燈要通電、苗木要補栽……
800米的路修了近4年不通車
高新區海德公學小區旁一條800米長的路,從2015年年底開始修建,至今還未通車。
“2017年10月,海德公學小區交房,我們看到小區東側鋪設了一條雙向四車道的道路,路面已經鋪好,當時覺得很快就能通車了,非常高興。可是,兩年過去了,路的兩頭還被水泥墩和圍擋堵著。”海德公學小區居民李先生說。
2017年年底,李先生曾給市政務服務熱線的郵箱發過郵件,反映小區旁邊的道路不通,并很快收到了回復:雖然路面已經鋪好,但路邊尚未完成綠化,無法驗收。2018年春天過了,李先生發現路邊栽了樹,但路還是沒通,就再次向市政務服務熱線反映。高新區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給出回復:路燈還沒有接通,需要再過一段時間才能驗收。
“我們屢次咨詢,他們屢次答復,可這條路就是不通車。”李先生稱,道路一直不通,既影響了居民生活,又影響了周邊商鋪的生意。
根據李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8月底第一次去現場探訪時看到,這條路南北兩端分別由金屬圍擋、水泥隔離墩擋住,橫穿這條路的同順路南北兩側也有圍擋。小區居民王先生告訴記者:“孩子要去華中路上幼兒園,如果這條路開通了,開車一直往南走,拐上同順路就能直達。這條路不通,我們只能從北邊那條路繞行,相當于圍著小區繞了一圈。”
一個月后,記者再次探訪,這條路及周邊沒有多大改觀。截至記者發稿時,曾接受采訪的海德公學小區居民們又發來道路現狀圖:道路依舊被圍擋擋著。
▲在海德公學小區旁的道路上,水泥墩子還在封著路。
此路不通,路邊十余家商鋪也受到了影響。經營紅酒坊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去年8月同時裝修的商戶已經有4戶經營不下去離開了。“路一直沒通,哪會有什么生意?”在路邊經營面館的高女士說道。
記者在現場看到,有商鋪掛著超市和面館的招牌,但屋里空空如也,門口貼著招租的告示,而路邊是一堆又一堆垃圾。“不通行的道路已經對居住環境和安全產生了影響。有些人把馬路當成了垃圾場,將裝修垃圾直接倒在路上。”一位海德公學小區居民說,更讓人擔心的是,一些居民見路面鋪好了不通車,就自己動起手來,把水泥隔離墩打開一個近兩米的寬口子,方便車輛通行,甚至有的車輛抄近道橫穿馬路。
記者探訪時大致測算了一下,這條被封起來的道路有800多米長。路面鋪好了兩年,為啥一直不通車?記者曾于8月30日聯系過高新區建設局,工作人員表示:“青島高新區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將解答這一問題。”
記者又聯系了青島高新區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我們是這條道路的建設單位。路是2015年年底開始動工鋪設的。雖然路面修好了,但綠化、路燈等配套工程需要逐步進行。路面硬化、綠化和路燈是在同一個招標項目中,但將路燈接入供電系統的工程又是另一個項目,工程又耗費了一段時間。我們爭取在9月底之前讓道路通過驗收并投入使用。”
10月24日,當記者接到居民反映路沒開通的電話后,再次聯系了高新區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前段時間天氣比較炎熱,苗木無法補栽,”工作人員說,“另外還需要交警部門到場查看,驗收工作還沒有完成。”
記者查詢相關政策了解到,關于道路驗收時間確實沒有硬性規定,但從市政部門也了解到,這條路修了近4年,其中路面鋪好兩年沒完成驗收,時間確實有些長。
“路面鋪好了,接下來的工作竟然兩年也完不成?先是說綠化沒完成,又說是路燈沒安裝,現在又說是因為苗木沒補栽……理由一個接一個,通車日期一拖再拖,啥時通車到底有沒有準信兒?”居民李先生質疑說。(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邱正)
記者點評
不要讓拖拉傷民心
一條800多米長的路修了近4年不通車,居民眼睜睜地看著鋪好的路面晾在那里。說起來不長的路,修得慢也不關乎發展大局,但疲疲沓沓的作風、拖拖拉拉的效率讓老百姓失望。
發展拖不起、慢不起,民心也等不起、磨不起。市政道路作為基礎設施,打下的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拓寬的是市民生活的心境。一條路因拖拖拉拉最后變成了居民的“堵心路”,值得鏡鑒。
2019-10-31 青島日報
2019-10-31 青島新聞網
2019-10-31 青青島社區
2019-10-31 青島新聞網
2019-10-31 青島早報
2019-10-31 青島新聞網
2019-10-31 愛青島
2019-10-31 青島晚報官微
2019-10-31 大眾網
2019-10-31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