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正文

浴血抗戰 歷史豐碑丨危難關頭的中流砥柱

2020-07-21 07:20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央視新聞頻道推出系列節目《浴血抗戰歷史豐碑》。

從八十九年前“九一八”的炮火,到八十三年前盧溝橋的硝煙,戰爭把中華民族帶入一場生死存亡的空前劫難,數千萬同胞罹難犧牲。然而,苦難并沒有將我們擊倒。無數先烈勇士前赴后繼,不屈抗爭,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已經成為我們民族永不磨滅的精神記憶和激勵。

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也被公認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重要的東方戰場。

系列節目《浴血抗戰歷史豐碑》,今天播出第一集《危難關頭中流砥柱》。

在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戰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人高瞻遠矚,顧全大局,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抗戰勝利的中堅力量,最終領導人民取得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最輝煌的勝利。

1931年9月18日,日軍突襲沈陽,舉世震驚。正當東北軍不戰而逃時,僅20小時之后,共產黨人發出第一道抗敵檄文。在北京木樨地趙戰生老人的家中,一直珍藏著這份《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起草人是他的父親——時任中共滿洲省委宣傳部長趙毅敏。

趙毅敏的兒子趙戰生:到現在為止,我看到過(這個宣言的)兩個版本,我搜集起來,掛在這個墻上了。一個版本就是當時傳單式的散發的版本,還有一個版本的話,叫做存檔版,是從中央檔案館里頭找出來了,非常清晰。(1931年)那個時候主政是國民黨,對于內外的矛盾處理是先安內后攘外這樣一種主張,中國共產黨人的主張是要堅決抵抗,要組織起來,要動員群眾,(宣言)把大家的共同心聲表達出來的。

同樣有著珍貴記憶的,還有張力煒一家,這是父親張希堯一本筆記,他曾是親眼見證“九一八事變”的大學生,加入中共地下黨組織后,長期在華北進行抗戰救亡的組織發動工作。泛黃的紙頁里,記錄張希堯的心路歷程,也是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

張希堯的女兒張力煒:“大家一起決定拋婦別雛”,這是他們為了抗日救亡下的決心。當我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我覺得一個畫面在我的眼前呈現出來,這不是四個字,而是他們當時那一代人的選擇,是做了拋家舍業去抗日的選擇。

在東北,共產黨人堅持武裝斗爭,組成著名的東北抗聯,艱苦卓絕,不屈不撓。在華北,中國共產黨發動和組織救亡運動,反對漢奸賣國行為。1931年到1937年,從蘇區、長征到陜北,中國共產黨先后發表抗戰宣言、通告等近百次,以明確主張和堅定實踐,發出民族救亡最強音,這與國民黨的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內等政策形成鮮明對照。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金民卿:中國共產黨在抗日這個問題上,從一開始他就站在了一個戰略的高度上來看這個問題。始終能夠站在時代的前沿上,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上來看問題。毛主席在1936年的時候,他在會見美國的記者時,他就提出這個問題,什么叫領導權?領導權并不意味著是力量的大小,領導權意味著有沒有明確的綱領和方向。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很多人完全沒有想到,中國共產黨能夠放下歷史恩怨,促成和平解決,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奠定根本基礎,這樣的胸襟和大義,更是贏得海內外一致贊譽。

陜西省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畢遠佞:從感情上來講,我們從高級將領到基層的干部群眾,我們共產黨和蔣介石血海深仇。二十五軍的軍長徐海東他家里被國民黨殺了六十六人。在民族大義面前,個人的恩怨要放到一邊去,首先共御外侮。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中日之間工業能力、裝備水平等差距懸殊,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一敗再敗,失地千里。一股亡國論的悲觀論調開始蔓延。就在此時,毛澤東在陜北窯洞里寫下經典著作《論持久戰》,提出了防御、相持、反攻三大階段的戰略預見。

陜西省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畢遠佞:敵強我弱,敵小可我大,我們的版圖大,所以后勁強,持久力強。毛主席分析了這個特點,然后怎么才能實現戰爭轉換。就是通過長期堅韌不拔的持久作戰,在這個過程里面實現雙方力量的轉換。根據抗日戰爭中敵我力量的形勢,他把這個持久戰中的游擊戰,上升到了戰略的地位來考量,實踐檢驗和證明它是指導抗戰取得勝利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

今年96歲的八路軍老戰士董江天,清晰記得當年是怎么樣一步步以弱勝強,一次次取得勝利的情景。

八路軍老戰士董江天:(那時)我們一個連隊發一本《論持久戰》,就學習持久戰怎么打。日本人說三個月消滅中國,他來勢洶洶,來到就是要準備和你拼硬的,所以我們不和他拼,我們要和他軟來,他們強的話我們就退,他們要是人少,我們就要消滅,這就是《論持久戰》的這個精神,學了《論持久戰》,就是對抗戰勝利就有信心了。

另一位93歲的抗戰老兵季剛芹,記得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兵民是勝利之本。在長期艱苦的抗戰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動群眾依靠人民,是贏得勝利的不竭源泉。

新四軍老戰士季剛芹:我戰爭年代負過四次傷。第一次負傷是群眾用小木船劃著送我到醫院去,沒有群眾來支援,我早就死了。毛主席說過,我們應該相信黨、相信群眾,這是兩條根本的原理。敵必敗我必勝,這是必然。

《論持久戰》的思想,如撥云見日,為抗戰指明前途、振奮信心。抗戰中后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抗擊了敵偽軍的主要兵力,成為贏得全國抗戰和反法西斯東方戰場勝利的重要支撐力量,創造了不朽的歷史功績。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金民卿:共產黨和他所領導的軍隊走在抗戰的最前線,并且進行了堅決的戰斗,帶動和動員了廣大的民眾。抗戰期間我們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根據地是100萬平方公里,收復了大量的國土。當時解放的人民是差不多是1億人。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期間中流砥柱的作用充分證明了共產黨,他是一個不可替代的一個領導的力量。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新聞

高清看青島

頻道精選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乌审旗| 阿克苏市| 崇义县| 平泉县| 景宁| 宝山区| 蒲江县| 安泽县| 和田县| 蓬莱市| 临澧县| 尖扎县| 察哈| 清河县| 普陀区| 平罗县| 安新县| 蛟河市| 武川县| 法库县| 扎囊县| 兴仁县| 洛扎县| 白玉县| 高州市| 内黄县| 浏阳市| 崇阳县| 云霄县| 佳木斯市| 商都县| 那曲县| 东乌| 石渠县| 灌南县| 广河县| 内江市| 宁德市| 邢台市|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