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忙著保墑
“盡快松土才能保住地下水分,但看來現在晚了點。”昨天下午,萊西店埠鎮胃田村的幾名農民已經拿著鋤頭,在小麥田里開始了松土保墑行動。50多歲的老農吳陽豐說,氣溫回升,加上干風一吹,這小麥地里一天一個樣,昨天看上去還是很濕潤的土壤,今天就出現了裂口,眼看著小麥要旱了,趕緊下地進行保墑。否則到了真正旱時,小麥怕是缺了水分會影響產量。
即墨農業局高級農藝師鄒慎茂告訴記者,當前最重要的是鎮壓劃鋤,不但利于小麥生長,促進根系盡快下扎,增加次生根的條數,利于后期小麥生長。先鎮壓,再劃鋤,以地表不留坷垃,不留裂縫為標準,淺劃鋤。這樣可以盡可能保住更多地下土壤中的水分。昨天下午,記者從即墨、萊西等地的水利部門了解到,為了防止旱情,目前各地已經開始進入水利設施排查,并做好各項準備,以預防干旱襲來。
全省300多萬畝小麥“喊渴”
記者昨日從省農業部門了解到,當前正值小麥生長的返青關鍵期,但由于最近氣溫升高過快,大風天氣較多,土壤表層水分蒸發量大,特別是秸稈還田地塊,土壤松軟,失墑嚴重。據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統計,目前山東有330多萬畝小麥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主要分布在菏澤、濟寧、德州、聊城等魯西、魯西南沿黃地區。此外,由于前期土壤墑情足,苗情好,不少農民對麥田管理有所放松。農業專家呼吁,春季麥田管理千萬別大意。
另外,面對旱情,山東沿黃各市在前期大規模冬季水利建設的基礎上,又對引黃河道進行了集中清理,為大面積引黃春灌做好準備。有的地方已經開始組織引水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確保渠道暢通,黃河水送到田間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