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愛情》里的演員都是本山傳媒集團下的演員,是本山的弟子
6、商業模式創新
趙本山的商業帝國之路是從2001年開始大跨步向前行駛的,2001年正月十五的那一夜,藝人趙本山變成了創業者趙本山。那天,趙本山帶著幾個朋友去吉林玩,此時的他已經是中國的小品王。在好友高秀敏的邀請下,趙本山一行人來到當地很出名的一家二人轉劇場看演出,被張小飛夫婦合演的《傻子拉媳婦》震撼了。
趙本山沒有想到自己會樂成那樣,躺在椅子上起不來,當晚就收了張小飛做徒弟。“那是我幾年來最幸福的時刻,我看到了我的希望。”當晚回去之后,趙本山就開始策劃今后二人轉的發展,并且打電話給時任遼寧省省長的薄熙來,懇切地希望他“幫一把咱們的二人轉”。
緊接著趙本山做了一系列舉動來推廣二人轉藝術:連續舉辦本山杯二人轉大獎賽,遼寧、吉林、天津、北京等劉老根大舞臺的相繼建立以及本山藝術學院、遼寧民間藝術團的成立,給遼寧的二人轉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通過籌拍電視劇將二人轉推出了東北、推向了全國。
幾年下來,趙本山打造了一個產業鏈條:把經營劇場與經營劇團結合起來,打造一個統一的品牌劉老根大舞臺;用電視劇包裝二人轉演員,演員成名人了,為劇場吸引來更多公眾帶來不斷上漲的上座率。這個模式,在目前中國的娛樂產業中是獨有的。
有人評價:“這個套路只有趙本山能行。因為他名氣大,他拍電視劇好使,央視會播,別人拍不好使。”但二人轉專家馬力認為,趙本山導的電視劇之所以“好使”,是因為他在電視劇的表演上做了創新,把二人轉的藝術手法不露痕跡地融了進去,而這個本事確實只有趙本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