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至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省考察工作。新華社通稿和中央電視臺的報道在11日晚發出。但從7日起,微博客等“自媒體”已開始全程跟蹤報道總書記首次離京視察活動。
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的法人微博(59萬粉絲)以“眾議”的標簽,陸續推薦網友帖。7日它轉發網民“時事天下”帖透露,由8輛車組成的車隊進入深港合作區,現場沒有任何歡迎橫幅,道路暢通如常。8日,它又推薦了網民陸亞明巧遇習總書記車隊的目擊記:“車不成隊,中間雜了數輛社會車輛,中巴未拉窗簾,透明玻璃,車速約60公里/小時”。這條微博被轉發超過8.5萬次,有2.1萬條評論。
一個叫做“學習粉絲團”的微博賬戶,以草根追星方式實時直播習近平南下考察?!坝H:能超您車嗎?真是輕車簡從哦,不過您這中巴車容易被別人超吶。”約30篇圖文近距離展示了總書記親民和藹的風格,甚至美國《華盛頓郵報》也刊登了此事。
在官方“通稿”之前,《人民日報》法人微博(328萬粉絲)以“微議錄”形式輯錄網友帖:“近民親民民擁戴,疏民欺民民遠離。深圳之行給了我們兩方面的希望:一是深化改革的信息;一是真正轉變作風的開端。”它還在“晚安帖”中稱:“最高層低調的深圳之行,是示范也是警醒:權為民所賦,官員本就不應居高臨下、頤指氣使。革除官僚主義,需自上而下力推?!?/p>
新華社兩個機構微博“新華社中國網事”(159萬粉絲)和“新華視點”(340萬粉絲)都贊揚:出行不封路,就是開言路,等于打開了聯系民眾的更多通路;不封路釋放的改革信號十分豐富,在公車改革、城市治堵、特權車治理這些老大難領域,都應以不封路的精神為指引,迅速深化改革。
中央電視臺的機構微博“央視新聞”(102萬粉絲)則推薦了網民拍攝的總書記行程“微鏡頭”,稱這組鏡頭雖沒有好的角度,但真真切切來自百姓,“是帶有溫度的記錄”,是真誠的溝通。
當地政務微博“深圳交警”(22萬粉絲)的一條博文,被《人民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法人微博廣為轉發:“深圳首次對高級別交通勤務不封路”,公交、出租、私家車與車隊并行。其間雖遇周末晚高峰,基本沒有對市民出行造成影響。
此次總書記南方視察可以說是新聞宣傳的一次突破。網絡走在了傳統媒體前邊,中央媒體也積極借助新媒體發聲,形成了多媒體多層次立體化的報道格局。微博提供動態報道,塑造和傳播了領導人親民愛民形象,官媒完整傳達考察活動相關政策。
2012年,以《人民日報》為代表,體制內媒體的法人微博異軍突起,組成蔚為壯觀的“微博國家隊”,成為時政新聞的重要信源和議程設置者,這一點意義深遠。過去,在一些突發公共事件中,以及近期的微博反腐熱中,政府工作往往處于被“圍觀”、被批評的局面。此次“微博國家隊”和普通網民相呼應,主動設置議程,有力地宣傳了中央高層踐行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的新氣象,黨心民心在網上水乳交融。
仍可改進的是,體制內媒體在一錘定音式的“通稿”發布前,不妨在紙媒和電視上提供領導人每日活動的動態報道。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廣東發布”(99萬粉絲)、廣州市互聯網新聞信息中心官方微博“中國廣州發布”(104萬粉絲)也可以解放思想,像“深圳交警”那樣進行必要的“在地政務”新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