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內勺嘴鷸可能消失
此次東方白鸛遇害的渤海之濱,是候鳥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上的重要節點。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今年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對東亞和東南亞潮間帶棲息地特別是黃海、渤海地區的狀況作了分析。報告顯示,這條遷飛路線上水鳥物種總數是155種,至少33種是全球受威脅的或近危的物種。
報告評估了路線上388塊有水鳥的海岸地塊。在這些地方觀察到的水鳥數量,每年下降5%-9%,是“地球上任何一個生態系統所罕見的”。
下降最快的是目前已經極度瀕危的勺嘴鷸,以年均26%的速度消失。據預測,它將在10年內滅絕。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認為,整個遷飛路線的海灘及鄰近地區都存在撿蛋、毒殺等人類行為,但棲息地的消失可能是最大威脅。過去50年,中國海岸濕地消失了51%,日本消失了40%,韓國消失了60%,新加坡消失了70%以上。
北京師范大學鳥類學專業碩士、赴大港參加東方白鸛救助行動的志愿者雷維蟠就此指出,比防盜獵更重要的,是“保衛每一處遷徙中停地的存續和質量”。
他主張對重要的候鳥中停地——如大港濕地,進行搶救性保護。他說,我國前輩學者搶救性地倡議劃出了一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起了很大作用。但當年沒有考慮到候鳥遷徙路線,這是現在迫切需要做的。
湖南獵鳥事件后,10月底,30多個愛鳥機構聯名發出公開信,呼吁建立候鳥遷徙廊道自然保護地管理機制,為候鳥的生命通道保駕護航。
他們認為,我國在候鳥繁殖地、越冬地設有自然保護區,但對遷徙廊道的重視程度則遠遠落后,希望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候鳥遷徙廊道的自然保護區。
“這是一條重要的候鳥生命線,卻布滿了鬼門關。”公開信說。
不少地方對野生動物調查工作“不聞不問”
有時,看似“綠色”的人類行為也會對候鳥產生傷害。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認為,風力發電設備緊鄰鳥類棲息地,就會構成威脅。
不少鳥類愛好者見過野鳥撞擊風車后的慘烈死亡。猛禽康復師張率說,很多海雕、禿鷲直接被腰斬。在日本,一個解決之道是為葉片涂上警戒色。
而人類獵鳥的陋習,還很難找到解決之道。每到候鳥遷徙季節,候鳥遇害事件此起彼伏。上月底,多起獵鳥事件后,國家林業局緊急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印紅表示,近期發生的多起大規模獵殺、濫食候鳥等案件,情節之嚴重、行為之惡劣,令人極為震驚。這損害了野生動物保護和生態建設成果,也給國家聲譽造成了極為負面的影響。
印紅說,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在不少地方仍處于“十分薄弱的狀況”,希望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像對待植樹造林、森林防火工作一樣加強這一職責。
她批評說,國家林業局1995~2003年全國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時,就要求各地掌握本區域野生動物基本情況,2009~2011年又連續3年提出要求,仍有不少地方對這項工作“不聞不問”,其結果就是不知本地有哪些區域、通道、環節需要加強保護,相應的保護管理措施也就無法落到實處。
她點明的另一個問題是基層保護管理體系不健全,沒有組建巡護看守隊伍,不能及時發現、制止、打擊違法行為。“只是在媒體輿論曝光后才被動采取措施,但已無法挽回造成的資源破壞。”
印紅說,在力量有限的情況下,要特別重視依靠群眾,提高全民保護意識,這將“達到我們自身力量難以達到的深度和廣度”。
國家林業局監督檢查組已赴各地督查,直至2013年春季候鳥遷飛結束為止。
搜救東方白鸛的志愿者康大虎關心的是,盡早建立中國的野生動物救援體系。他說,每當此類事件發生,“我們動物保護的短板就出現了”,無論政府還是民間都缺乏專業的應對體系和人員儲備。
他認為,這次事件中政府部門和志愿者的反應很快,而且通力合作。若非如此,損失更大。
南開大學博士生莫訓強說,回顧東方白鸛救助過程,很多方面的正能量起了作用:政府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志愿者和公眾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專家團隊的專業指導、媒體的正向引導和呼吁。天津環保人士趙亮也認為,這堪稱“美麗中國”的大港版本,其中包含了民間生態意識的覺醒,包含了各種力量的良性互動。
令他們痛心的是,這次在大港打撈了20只被毒死的東方白鸛以及大量的其他鳥尸。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投毒者將受處罰。一個可供參考的判例是,2000年,吉林兩名農民毒殺了16只東方白鸛、6只野鴨和兩只蒼鷺,被判有期徒刑12年。
另一個問題不容忽視,頒布于1988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有待修訂。
雷維蟠對記者舉例說,極瀕危的勺嘴鷸沒入名錄。名錄頒布時,白鸛被列入一級保護動物名錄,東方白鸛當時被認為是白鸛的一種,如今卻被公認只是近親。
無論國家是否“一級保護”,東方白鸛的珍稀都是名副其實。它的全球數量據估計在2500只以下,且仍在減少,極小的傷亡對整個物種也是重創。
中國科學院大學鳥類生態學研究生朱磊痛心地說,在天津發生的事件,幾乎造成1%的東方白鸛喪生。
這些羽毛黑白分明的大鳥原本只是過客。像往年一樣,它們歷經千萬里飛行,在這里歇腳,準備下一次起飛,卻陷在寒冷的沼澤深處。搜救者不難判斷它們死前的痛苦:有的嘴里含著毒魚,有的嘴角流出液體,有的張著翅膀,保持著飛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