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美景
開發和保護的辨證
萊西湖雖然地處萊西,但它的生態價值卻不限于萊西。“萊西湖是萊西的,更是全流域的,全青島的。可以說,萊西湖的生態關系到整個大沽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好這一湖清水,就是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萊西市副市長張建東說。
開發和保護是一對矛盾,開發意味著破壞,萊西湖怎么樣進行保護性開發?
萊西湖管委會黨委書記展鵬提
萊西市明確規定,凡可能對萊西湖造成污染的項目,即使經濟效益再好,也一律不批,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對新、擴、改項目實行“批前介入、批時把關、批后跟蹤”的全過程環保監管,嚴格控制建設污染項目,五年來共拒批可能對萊西湖造成污染的項目30多個,其中否決千萬元以上的大項目10余個。
即使是提倡發展的“農家樂”,也決不允許建在規定范圍內,污水排放更有很嚴格的要求;不搞網箱養魚,不投任何餌料,魚類食用游浮植物等生物,達到生態的自然平衡。
采訪中,一位負責水質檢測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里的水不用處理,用瓢舀著喝,絕不會鬧肚子。”
五來年投資3億多元開發建設,生態保護成效顯著:40公里的環湖觀光大道、湖濱公園、湖濱廣場、垂釣池、竹苑、沙灘浴場、游泳池、游樂園等景點已建成開放;東側4000多畝的生態植物園正在建設;沿湖邊淺水區域栽植蘆葦30畝,25萬株,不僅起到了綠化美化的作用,更起到了凈化水質的作用;在環湖周邊投資600萬元廣栽各種生態景觀樹木23800畝,綠化率達90%以上;上游3萬多畝的生態濕地公園芳草萋萋,野花點綴,獨特的生態濕地自然環境養育了種類繁多的水生、陸生動植物,周邊常年有30多種水鳥棲息翱翔;同時,大力發動湖區農民因地制宜進行農業開發,建設各類農業觀光園、觀光果園40多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