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青島市居民死亡監測情況新聞通報會
青島新聞網7月17日訊 期望壽命又稱平均期望壽命,指0歲時的預期壽命。一般用“歲”表示。即在某一死亡水平下,已經活到X歲年齡的人們平均還有可能繼續存活的年歲數。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2011年青島市居民死亡監測的新聞通報會上獲悉,2011年青島市戶籍人口期望壽命為80.80歲。其中男性為77.84歲,女性為83.98歲。201
2011年青島市居民死因檢測統計分析,慢性疾病,傷害死亡率,傳染、營養及母嬰疾病死亡率三大類疾病死亡率占主要因素。三大類疾病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2011年青島居民期望壽命80.80歲
今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市衛生局副局長魏仁敏介紹,2011年青島市居民總死亡率為692.13/10萬,其中男性總死亡率為776.91/10萬,女性總死亡率為607.56/10萬。活產嬰兒63113人,新生兒死亡133人,死亡率為2.11‰。
2000年至2011年這12年的時間里,青島市居民期望壽命逐年上升,從2000年的75.84歲增加到2011年的80.80歲,12年時間增長4.96歲。男性增長了4.39歲;女性增長了5.04歲。女性期望壽命在各年份均高于男性。
對青島市三大類疾病的去死因預期壽命進行分析評價,(三大類疾病,就是世界衛生組織把所有的死亡簡略分成三大類:一類系感染性疾病和母嬰疾病,一類是傷害,還有一類是其它慢性疾病。從這三類來看,去死亡什么意思呢?假定某組疾病不發生死亡對平均壽命的影響程度)。如果去感染性疾病和母嬰疾病,可使青島市市民平均期望壽命增長0.35歲,去傷害增壽1.02歲。其中,去交通事故、去自殺、去溺水、去跌落可分別增壽0.22、0.14、0.07、0.05歲。慢性疾病中去腦血管病,假如腦血管病不發生死亡的話,青島市平均期望壽命可以增長2.62歲,去惡性腫瘤可增長3.79歲,去心臟病可增加5.56歲。
接近90%的死亡和慢性病有關
2011年我市居民慢性疾病死亡率為568.80/10萬,占死亡總數的88.04%,也就是說接近90%的死亡和慢性病有關;傷害死亡率為41.09/10萬,占死亡總數的6.36%;傳染、營養及母嬰疾病死亡率為14.35/10萬,占死亡總數的2.22%。三大類疾病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惡性腫瘤是我市居民壽命損失最多的死因
2011年青島市居民死亡前十位死因分別是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病、傷害、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和營養及代謝的其他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障礙。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死亡率位居全市死亡原因順位的第十一位。
2011年青島市城區居民的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率明顯高于農村居民;心臟病、腦血管病和傷害的死亡率明顯低于農村居民。農村居民的精神疾病明顯高于城區居民。 減壽年數及平均減壽數。在我市居民的前五位死因中,惡性腫瘤是我市居民壽命損失最多的死因,其次為傷害和心臟病;平均減壽年數列首位的是傷害,無性別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