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陜會館展示出的歷史文化讓采訪團記者頻頻聚起手中的相機。(盛堃 攝影)
14日下午,第八屆網絡媒體山東行東線采訪團來到萊蕪市郭家溝村采訪。(馬鑫 攝)
????大眾網濟南5月15日訊 (記者 余梁) 5月13日上午,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大型采訪活動在濟南正式啟動,60余家全國知名網站和山東省內部分新聞網站、商業網站以及傳統媒體的130余名編輯記者齊聚齊魯
????采用獨特視角 打造立體化報道聲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參加本屆媒體行的各網絡媒體記者們不顧舟車勞頓和行程緊密,就迅速進入角色,在各個采訪點扎實采訪,認真寫稿,拍攝照片,制作視頻,為盡可能多地寫稿、發稿,很多記者連續幾天一直工作到凌晨。他們通過獨特的視角,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優勢,從科學發展新山東的亮點和網民廣泛關注的熱點入手,用激揚的文字、精彩的圖片、動感的視頻展示出科學發展新山東的經驗和做法,用網民熟悉的語言和表現方式描繪了一幅幅精彩的畫卷。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今天,參加科學發展新山東——“魯花杯”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60余家媒體共發表原創稿件1024篇,涵蓋新聞、評論、微博、圖片、視頻、手機報等多種表現形式,其中中國新聞網、搜狐網等全國知名網站,浙江在線、寧夏新聞網、云南網、天山網、東北新聞網等地方網站,齊魯網、魯網、舜網、青島新聞網、膠東在線、百靈網、中國山東網等山東本地網站均都開設了精彩的媒體行專題,通過密集的宣傳報道和豐富的表現形式,形成了立體化宣傳報道聲勢,極大地提升了全國網友對科學發展新山東的關注度。
????科學發展新山東激發記者濃厚興趣
????參與此次媒體行的60多家媒體都對活動啟動儀式及新聞發布會進行了詳細報道。在13日的省直九部門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的工作匯報和經驗總結,為記者們全面了解山東科學發展情況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激發了記者們對山東的科學發展路線的濃厚興趣。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日報網、中國臺灣網等媒體的記者先后進行了提問,問題涉及國有企業薪酬分配、養老、保障房、醫改、污染河流治理等。出席發布會的各政府部門代表紛紛給出了令媒體朋友滿意的解答。當天中午,相關文字稿件和圖片報道就開始在各網媒上陸續刊登,顯示出網絡媒體快捷、高效、海量的特色。在濟南市采訪期間,濟南新聞發布會、濟南12315市民服務熱線、濟南棚戶區改造、山東省博物館、浪潮集團都吸引了采訪團的廣泛關注,趵突泉、大明湖景區等讓記者流連,濟南以加快科學發展為統領,優化發展環境,發展實體經濟,建設“美麗泉城”的做法給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在網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分線采訪期間,萊蕪郭家溝村、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聊城運河博物館等采訪點也讓記者深切感受到各地科學發展的嶄新步伐。每一個采訪點都被飽含感情的筆觸所記錄,每一場新聞發布會都成為各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匯聚成宣傳科學發展新山東的強勢輿論場。
????高質量稿件呈現科學發展新山東亮點熱點
????短短三天時間,記者們用辛勤的工作和一篇篇高質量的稿件全景式呈現了科學發展新山東的亮點和熱點。人民網的《科學發展成果豐 網絡媒體山東行授旗啟動》、《充分發揮好網絡媒體行的三個重要作用》、《第八屆中國網媒山東行西線首站到聊城》,新華網的《濟南12345市民熱線 24小時“不打烊”》、《十藝節主場館 盡享“岱青海藍”齊魯魅力》、《明珠大劇場 “全國之最”劇場成百姓舞臺》,中國網絡電視臺的《12345熱線 助力泉城百姓排憂解難的一汪清泉》、《體驗泉城云端科技》、《“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參觀山東博物館》、中國新聞網的《山東科學發展成就大經濟沿“新特優”方向提升》、《濟南12345市民服務熱線見聞:傾聽與服務贏口碑》、《走進萊蕪雍和園社區:讓農民過上和市民一樣的生活》,中國廣播網的《濟南12345服務熱線打造24小時不下班政府》、《浪潮“云計算” 給人們生活帶來神奇改變》,中青在線的《濟南高科技創新讓價值鏈“微笑”》、《郭家溝村:村民“土地入股”帶來共同致富》,中國青年網的《留遺產不留遺憾 聊城新目標催生新活力》、《從東阿阿膠到水城明珠 傳統共現代一色》,浙江在線的《濟南陽光棚改 市場化運作安居工程》、《知名網評員跟團采訪多媒體合作立體式報道》……這些濃墨重彩的稿件為網友展現了科學發展新山東的嶄新面貌。此外,《濟南:“10分鐘文化圈” 文化大戲惠城鄉》、《濟南棚戶區改造 6.8萬戶居民告別“城中村”》、《親眼目睹,濟南浪潮讓“浮云”落地》、《直播3000公里:多媒體聯動點亮山東網媒行》、《國企資本戰略調整,“大集團”利潤突破500億》、《匯聚齊魯千年瑰寶 全國網媒記者探訪山東博物館》、《運河博物館:助推申遺的齊魯文化地標》、《雍和園社區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幸福指數真實可感》等稿件也都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展現了媒體行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