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因為物業貴、利潤低,青島一些新興的生鮮超市直喊壓力大,有的甚至經營兩年仍虧本。近日,記者從青島市商務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間青島市農貿市場將增加34處,達到平均每3萬人就擁有一處農貿市場。同時,新建小區將配套公建農貿市場,資產所有權屬于政府,通過招標委托企業進行經營,從而掌握一定的菜價調控權,今后還將鼓勵發展大型生鮮連鎖超市,通過建蔬菜基地、物流體系拉低成本。 ????我市農貿市場 ????市商務局流通業發展建設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市區共配置農貿市場92處,平均每3.5萬人一處。 “平均每1000米內就有一處農貿市場,當初的設想就是出門走15分鐘就能買菜。 ”根據市場的規模、大小不同,可以服務不同數量的居民,1500-20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可以服務2萬人。“十二五”期間市商務局設想建設幾處面積在2000-3000平方米的大型農貿市場,預計一個農貿市場就可以服務3萬人。 ????“預計到‘十二五’末,我市將建成126處農貿市場,比現在增加34處。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市區新建改造農貿市場15處,其中新建6處、升級改造9處。市區92處農貿市場只有9%有國有成分。新建、改建的市場中,政府將投資股份,投資使得政府在降低攤位費過程中有更多話語權。 ????除了投資入股,每年市商務局都要做十幾個公益性市場,到“十二五”末,將有60%左右的市場都有公益性成分在里面。 ????新建小區將配套建設 ????據悉,現在有的開發商為了賺錢,不愿意給農貿市場留出位置,有的故意縮小經營面積,或者索性將網點留到地下一樓,今后可能會要求開發商必須預留農貿市場位置,免得無處可建。按照市商務局規劃,年內主要在規劃建設的舊城、舊村改造區域內配置農貿市場,其中在規模較大的經濟適用房、安居房等區域,如四方區的大水清溝、保兒、宜昌馨園,李滄區的大小棗園、東小莊、十梅庵、畢家上流和嶗山區的中韓北村,須配置農貿市場或菜市場。推動在人口集中、周邊一公里范圍內無農貿市場、群眾購物不便的社區內,利用空閑場地,有序設立周末車載蔬菜市場。同時,各區對現有設置的占路早市應逐一進行規范。 ????今后,我市還試點開辦限價農貿市場和農產品直賣所,即在靠近農產品產地的城市近郊或城鄉結合部建立的自選式直銷市場,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新鮮度、安全性和性價比的要求。 ????鼓勵大型生鮮連鎖超市 ????市商務局流通業發展建設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市超市內蔬菜銷售比重不足15%,大型超市甚至不足5%,很多超市里面的生鮮蔬菜基本不賺錢,只是為了拉人氣,遠遠沒有生鮮超市有活力。而據他了解,在威海,僅有三家農貿市場,其它的都是家家悅的門店:“家家悅這樣的生鮮連鎖超市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強大的物流體系,還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蔬菜的品質也有保障。 ” ????目前我市僅有十幾家生鮮連鎖公司有自己的物流體系,包括家家悅、利群、維克、利客來、益欣、膠州春明、膠南糖果公司等。“我們目前鼓勵發展大型生鮮連鎖超市,但是一般要開到5家以上門店才不會虧本,益欣那樣的小型超市則要求至少要15家以上才會盈利。 ” ????經營者說 ????成本高,兩年沒盈利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同安路的歡樂大家庭農鮮生活廣場,總經理李秋霜坦言,廣場開辦已有兩年,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我預計至少要3-5年才會盈利,目前的成本壓力太大了。 ”她告訴記者,目前房租占整個收入的60%以上,再加上管理、前期裝修、物業、水電、稅收等費用,使得廣場承受強大的壓力。 ????李秋霜說,麥島早市一度因為臟亂差而備受詬病,歡樂大家庭也曾考慮過去麥島開分店,但一打聽物業價格太高,“賣菜是低利潤行業,純粹靠商業運作很難盈利。 ”農貿市場完全市場化,蔬菜價格必然會難以控制。不過現在的公益型農貿市場改建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矛盾,但如果能在物業上提供一些優惠政策,可能會對農貿市場的健康發展有所幫助。(記者 宋曉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