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植大樹、鋪設道路、下管線、種草坪……經過前期大量準備工作,2014年青島世園會全面開工建設。隨著園區道路的初見雛形,園區錯落有致的片區組合也將慢慢呈現出來。據了解,在各個片區的綠化建設中,將采用一系列高科技綠化手段。例如護坡上的草坪不是鋪種的,而是直接用機器噴播在上面的。更令人稱奇的是,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噴繪”出各種各樣的圖案來。記者從市城市園林局獲悉,今年世園會周邊將打造生態旅游區。 亮點在護坡上“噴”出草坪 昨天,記者在世園會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建設作為各個片區分界線的護坡。為了讓這些護坡不再光禿禿,將采用高科技手段,在巖石上噴播綠草。目前,天水路兩側的山體正在進行初期施工”,黃色的土層上覆蓋了一片白色的 “巖石層”。據了解,工程人員們先是做好巖石層的護坡工作,然后將帶有種子的土壤以噴灑的方式噴到巖石上。有生命的綠草將護坡打扮起來,園區將是滿眼的生機盎然。 專家介紹,對于這些護坡,如果采用傳統方式的草坪種植,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草坪不一定全能成活。噴播的草坪,因為是自然生長的,所以生命力特別強,對護坡起到很好的裝飾和保護作用。據了解,像這樣的噴播草坪技術最早興起于日本,最初用于對一些裸露面積較大的巖面進行綠化。所謂“巖面噴播”就是將含有各種樹種的營養土用機器噴播到巖面上。巖面噴播要求工作人員先在巖面上鑿出固定眼,然后懸掛鐵絲狀的噴播網,將整個巖面覆蓋,以利于營養土固定在巖面上;隨后,工作人員再將含有草種的營養土噴播到巖面上,草種將會將根系扎到巖石縫中頑強生長。 “和以往的巖面噴播不同,這次的護坡噴播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噴播出不同的圖案來。 ”園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將采用多種先進技術,在自然的“畫紙”上描繪出萬紫千紅的生物美圖。 進展兩個園區開始種大樹 世園會中的中華園和科技園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樹木栽植。中華園植物景觀設計源于中華民族順應四時,季節輪轉的理念,中華園的苗木種植進度依照苗木四時轉換的生長規律有序展開。首先是大規格落葉喬木栽植,落葉樹本身的特性保證了對低溫時有較強抗性并能迅速適應環境;其次常綠植物開始種植,以增加整個園區的綠量;同時是部分亞喬木進場,大量亞喬木的栽植入場,使得種植區的苗木群落初步成型;最后是特選規格苗木移栽入場,種植區域的苗木層次感及觀感開始體現。 到目前,中華園已栽植苗木211株,工作人員表示,將抓住植樹節到來的時機,3月份全面完成該園區近500株喬木亞喬木的栽種。與此同時,位于世園會北部園區的科學園也開始綠化種植,截止到本周,栽植木瓜、黃櫨83棵,下周計劃進苗200棵。科學園綠化種植工程的開工,標志著繼天水路以南中軸區、中華園成片栽植后,北區園區逐步開始成片栽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