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半島網聞 > 正文

全面解讀2012青島菜籃子 七大舉措保新鮮穩定

來源:青島日報 2012-02-22 07:13:51

    2012年是青島市落實“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年,做好“菜籃子”工作,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宜居幸福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月21日召開的全市“菜籃子”暨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強調,今年全市“菜籃子”工作將以保障供應豐足和質量安全為核心目標,以建設“數字化菜籃子”為手段,加快建立完善工作體系和長效機制,健全鮮活農產品現代流通網絡,繁榮產銷、保障供應、穩定價格、提升質量,不斷滿足廣大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菜籃子”消費需求。

    一、加強農副產品生產能力建設,強化自給保障

    1、提高生產能力。深入實施蔬菜、畜牧、漁業等農產品產業振興規劃,嚴格170萬畝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新建200畝以上設施蔬菜小區20個,建設規模10個以上的冬暖大棚蔬菜小區178個,累計分別達到120個和678個,發展設施反季節生產。推進畜禽養殖 “退戶進區”,新建、改擴建標準化畜禽養殖場 (小區)200個以上,其中新發展養殖規模5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小區)40個以上。重點發展沿海水產養殖,保持全市水產品生產基地規模20萬畝以上。全年全市蔬菜產量、生豬出欄量、禽蛋產量、養殖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600萬噸、360萬頭、20萬噸和80萬噸以上。

    2、優化產品結構。加快農產品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不斷擴大蔬菜良種覆蓋率,全市生豬、水產良種率分別達到100%、80%。重點扶持100個“一村一品”示范村、規范提升10個“一鎮一業”示范鎮,帶動發展膠州大白菜、馬家溝芹菜、里岔黑豬等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菜籃子”名優產品。鼓勵“菜籃子”骨干加工企業加快設施改造和技術升級,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上市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備案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品牌冷卻分割肉銷售比重達到40%以上,蔬菜包裝標識上市比重達到30%以上。

    3、促進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配送運輸企業、農民合作社及其他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壯大發展,加強農村農產品專業經紀人培訓指導,通過龍頭帶動、合作社聯動、經紀人參與等方式,促進農戶與市場有效對接,發展訂單農業,保持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提高產供銷“一條龍”服務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畜禽屠宰行業集中度,提升企業化管理水平,年內完成萬福集團18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廠項目建設,全市生豬屠宰廠(點)總數壓縮到36處以內。

    二、加強鮮活農產品現代流通網絡建設,維護市場繁榮

    1、加快產地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各市圍繞蔬菜、畜牧、漁業等農業產業,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加快培育發展以當地優質農副產品為主的農產品物流中心或批發市場。其中,重點對平度南村、萊西東莊頭等產地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基礎設施和冷鏈等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建設配置相應規模的加工配送中心,購置生鮮配送車,與大型連鎖超市建立直供直銷關系。

    2、完善城鄉一體市場流通網絡。整合優化市區三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資源,高起點規劃1處以信息化管理為核心,集交易、倉儲加工、物流配送、質量檢測、展示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按照集約化、現代化、國際化的要求,推進中國北方國際海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規劃建設。發布實施《青島市市區農貿市場建設專業規劃(2010-2020年)》,社區蔬菜副食品網點配置率達到87%以上。完善農村“菜籃子”流通網絡。在10處重點鄉鎮建設商業中心,新建農家店600處;建設“放心肉”經銷點1000處以上,覆蓋100%的城市社區和鎮駐地。

    3、推進農貿市場新改擴工作。按照市政府市辦實事要求,在市區按標準新、改、擴建15處標準化農貿市場。市、區兩級財政按1:1比例、每平方米500元的投入標準,支持市場建設改造,達到“環境整潔化、布局合理化、價格大眾化、商品品牌化、量器具統一化、設施人性化、消費安全化”的標準要求。各區積極探索,通過投資入股等多種方式進行公益性改革試點,建立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增強政府調控能力。

    4、推動農產品產銷銜接發展。搭建農超、農校、農農對接平臺,引導連鎖超市、集團消費單位與龍頭加工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建立穩定合作關系,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開設地產優質蔬菜銷售專區專柜;七區建設20個周末車載蔬菜市場。力爭全年實現農產品直采直供規模10億元以上;地產優質蔬菜、禽蛋、水產品等農副產品直接進入超市、農貿市場、團體伙食單位的比重達到35%以上。加快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市區四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全面推行電子商務,鼓勵有條件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引入拍賣制,創新價格形成機制;農貿市場實現信息化管理全覆蓋;發揮“青島農經網”、“菜籃子與三綠工程網”平臺功能,擴大網上銷售。

    三、完成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提升監管水平

    1、全面建成運行追溯終端。開展“2012肉菜追溯體系建設行動年”活動,全面完成肉菜追溯體系建設市辦實事工作內容,在全部市級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市區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農貿市場、大中型生鮮超市以及重點“放心肉”專賣店、“陽光食品工程”集團消費單位等350家單位建成運行,實行索證索票、購銷臺賬電子化,實現商品來源可追、流通可查、質量可溯。積極探索將追溯體系向生產源頭延伸,推動二維QR碼等肉菜生產信息與流通追溯體系進行對接,力爭在全國率先打造肉菜產銷流通全環節、全產業鏈可追溯系統。

    2、建設肉菜追溯三級監管平臺。按照商務部統一采集指標、統一編碼規則、統一傳輸格式、統一接口規范、統一追溯規程“五統一”的要求,完善城市管理系統。結合我市肉菜流通與監管工作實際,創新建設區(市)、企業管理系統,建成市、區(市)、企業三級監控平臺,實行企業嚴格自律、轄區屬地化監管、市級總控調度的肉菜流通追溯三級監管運行機制。積極與國家平臺系統進行對接。

    3、完善長效監管機制。加快制定“青島市肉菜流通追溯管理辦法”,明確相關部門工作職責,建立完善長效監管機制,保證體系運行的各項工作制度落到實處。建立市級肉菜追溯體系運行維護隊伍,建設全市肉菜追溯體系指揮調度中心,制定完善體系運行運維監管、人員培訓等工作制度。各區市強化屬地化監管,落實專兼職運行維護和監管隊伍,組織轄區建設單位做好軟硬件改造、系統聯網調試等建設工作和日常監管維護工作。

    四、健全“菜籃子”質量監管體系,保障質量安全

    1、加強源頭治理。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工程,五市全部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市創建8處現代畜牧業示范園區、創建15處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新建30個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新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和地理標志等“三品一標”農產品20個。完善農產品產地質量檢測體系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對農產品產地安全實時動態監控,將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標準化生產基地、規模養殖場和定點屠宰場(點)100%納入監測范圍。規范農藥、獸藥、飼料等農業生產投入品生產經營行為,加大生產過程監管力度,保證源頭質量安全。

    2、嚴格市場準入。嚴格“菜籃子”市場“逢進必檢、問題退市”制度,實行月度考核、季度通報等督導措施,保證工作落實。全市累計發展蔬菜檢測單位總數達到240家,“菜籃子”三級監測網絡覆蓋全部城區市場,批發市場對30個重點蔬菜品種進行全批次抽檢,市級生豬定點屠宰廠按照不低于5%比例進行質量抽檢,零售市場監測點每日對重點蔬菜品種進行抽檢,全年抽檢蔬菜農殘60萬批次、豬肉“瘦肉精”5萬批次以上,不合格產品100%予以銷毀或無害化處理。加強市場“菜籃子”商品質量監測評估和風險預警。

    3、強化執法監管。開展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專項整治行動,在城鄉市場全面推行“一戶多檔、實名登記、證明登記、標牌公示”四項監管制度,加強市場主辦單位、經營業戶、餐飲伙食單位進貨索證索票、臺賬登記等管理,嚴厲打擊私屠濫宰、不按規定檢測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加強畜禽定點屠宰行業管理,健全市、區(市)兩級生豬屠宰執法隊伍,開展生豬定點屠宰資格年審清理工作,強化生豬屠宰廠(點)派駐監督準宰、12小時靜養待宰等管理制度,生豬入市備案屠宰廠自有或合同養殖基地貨源比例達到50%以上。

    五、完善“菜籃子”市場調控保供體系,維護供求平穩

    1、加強市場運行監測。整合全市農產品流通信息網絡資源,建立全市統一的市場供求、交易、價格信息監測平臺,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引導生產、流通和消費。不斷優化監測樣本,研究設立“肉菜上市數量和價格指數”,探索將肉菜蛋及水產品等主要品種納入監測范圍。健全“菜籃子”市場每日監測和重要時期企業日報告制度,密切監控市場貨源、數量、價格情況,提高預測預警前瞻性和時效性,為科學調控提供數據支持。

    2、維護供應豐足平穩。堅持“內增外調”,加強與濰坊、河北、四川、海南等外埠產區的對接合作,引導批發市場、經營大戶、農產品經紀人增加外埠“菜籃子”貨源調入力度;鼓勵我市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生產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反季節生產,擴大地產 “菜籃子”商品上市數量,維護市場均衡供給,保持市區蔬菜、豬肉日上市量保持2200噸和90噸左右水平。同時,完善批發市場蔬菜上市增量考核機制,維護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3、強化應急儲備調控。健全“菜籃子”商品應急儲備制度,按照城市5-7天消費需求,安排總量為2.25萬噸的蔬菜、豬肉等“菜籃子”商品儲備;完善儲備投放網絡,在市區建立190家均衡分布的儲備商品投放點,及時向社會投放儲備商品,確保“菜籃子”市場供應不脫銷斷檔。研究建立土豆、圓蔥等耐儲蔬菜品種動態庫存制度,支持企業保持市區1天消費量的2500噸動態庫存。鼓勵各保供企業保持2-3天銷量的庫存規模,提高應急保供能力。各市結合實際,建立完善轄區“菜籃子”市場調控保障體系。

    六、創新發展“三綠工程”建設內涵,優化消費環境

    1、大力培育綠色市場。在全市范圍內繼續開展“農副產品綠色市場”創建活動,鼓勵企業對照《農副產品綠色市場》系列國家標準,大力推行設施化經營、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服務,不斷提升我市“菜籃子”市場現代化經營水平。不斷強化行業自律,鼓勵“菜籃子”產銷企業守法、誠信經營,嚴格失信懲戒,營造良好購物環境。

    2、積極開辟綠色通道。制定完善“菜籃子綠色通道”管理辦法,加大專項整治力度。貫徹落實國家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通行費;繼續落實我市優先放行、優先通過、便利停靠等優惠措施。研究將配送車辦理資格范圍擴大到濰坊等我市主要肉菜來源產區,力爭累計辦理“青島市菜籃子工程配送車”700部以上。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使用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的鮮活農產品專用運輸車型。

    3、深入倡導綠色消費。拓展集團消費“陽光食品工程”覆蓋面,新發展消費單位10家、總數達到130家,受益消費群體擴大到60萬人。深入開展“綠色消費社區”創建活動,新培育發展創建社區20個、累計達到567個,覆蓋100%的城市社區。積極組織開展“菜籃子”安全宣傳教育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等“五進”活動,加強宣傳引導,普及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不斷增強社區居民健康消費和監督維權意識。

    七、建全“菜籃子”工程建設長效機制,保障健康發展

    加強領導,嚴格考核。建立完善區市“菜籃子”組織領導體系,完善長效機制,層層實行目標管理,強化責任落實和責任追究;加強“菜籃子”資金保障,確保重點目標順利完成。建立健全部門配合機制,密切合作,協調聯動,保證效果。市“菜籃子”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做好目標責任的日常考核和年終考核,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

相關鏈接

上一篇:全省唯一女子法庭:8成家暴酒精作祟 呈高齡化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原平市| 晴隆县| 石景山区| 五台县| 阜阳市| 泽州县| 双桥区| 北安市| 二连浩特市| 富民县| 芦溪县| 八宿县| 科尔| 泽州县| 杭州市| 女性| 肇州县| 常山县| 济宁市| 高平市| 荆州市| 长垣县| 昔阳县| 林芝县| 扶绥县| 江陵县| 太和县| 即墨市| 灵丘县| 左权县| 进贤县| 原阳县| 华宁县| 安福县| 泰州市| 常山县| 谢通门县| 竹溪县| 交口县|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