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追蹤
衛生部激光矯正近視行業標準本月1日施行
《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質量控制》規定
本報訊 本報昨日關于“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技術起爭議”的報道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據了解,由衛生部頒發的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行業標準本月1日才開始實施。有專家指出,此前這個市場確實比較混亂,個別機構買來設備就開展手術,對患者適應證的把握也不嚴格……這些亂象很容易增加并發癥出現的機會。
昨日,牽頭起草行業標準的專家之一、中山大學附屬眼科醫院準分子激光治療科副主任楊斌教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他表示,此次新出爐的行標非常細化,且“標準很高”,例如設備使用十年就必須淘汰等都有明確規定。
市場亂象:
為爭客源大打“低價牌”
“就我了解,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這項技術的并發癥出現比例小于1%。當然,這個市場發展若干年來還是存在魚龍混雜的現象,不排除有些醫院或科室的并發癥比例相對較高?!睏畋蠼淌谡f。
記者了解得知,近年來,不少醫療機構瞄準了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這一“含金量”較高的項目,紛紛引進設備,開展治療。為了爭搶客源,個別醫院甚至打起了“低價牌”,3000多元就可包干雙眼手術。
“市民一定要謹慎選擇,到有資質的正規醫院接受手術。實際上拋開適應證把關嚴不嚴不說,就算沒有并發癥,不同設備、不同醫生做出來的眼睛視覺效果質量也是有差別的。”一位眼科專家比喻:就像買彩電,不同液晶屏會有不一樣的立體感和色彩感,而準分子激光手術效果也是。
行業新標準:
設備使用十年必須淘汰
據楊斌教授介紹,衛生部出臺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行業標準的目的就是要規范這個市場,約束醫療機構的行為。
“我們制定的這個標準可以說要求是相當嚴格的?!睏畋笳f,例如就連國外都沒有規定設備的使用年限,而國內此次“新規”則要求設備使用滿十年必須淘汰。
親歷手術:
“看見”角膜揭開聞到燒焦味
許小姐的“眼鏡史”長達十年,最終鼓起勇氣接受了個性化準分子激光手術治療?!艾F在已經四年了,感覺非常好。”
許小姐是做足“功課”才上手術臺的,而且聽從醫生意見,她已先行在家進行了為期一周的“三十秒不眨眼”訓練,“醫生說我得全程配合他,能不眨眼就最好,方便手術開展。”
躺上手術臺雖只短短十幾分鐘,在許小姐看來卻十分漫長。“不痛,但人非常清醒,眼睛得一眨不眨,近距離看著專家用器械揭開自己角膜最表面一層,然后聞到燒焦味,之后角膜又被蓋上,那個過程還是很考驗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
絕對禁忌
存在下列情況中任何一項者,不得接受手術:
眼部活動性炎癥;眼周化膿性病灶;嚴重的眼附屬器病變:如眼瞼缺損、畸形、慢性淚交炎等;已確診的圓錐角膜;嚴重干眼??;未受控制的青光眼;未受控制的全身結締組織病及嚴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未受控制的糖尿??;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等
相對禁忌
專家表示,存在下列情況者,有可能對手術操作、術后恢復或手術療效產生不良影響:
年齡不滿18周歲;近視度數不穩定、角膜過薄、近視度數過深、散光嚴重、角膜彎曲度異常等
患者:眼科醫生為何不做手術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曾經動過做這類手術念頭的人,在查閱了各類資料,發現這項技術還存在一些爭議,尤其是發現不少眼科專家自己本身都戴著有框眼鏡之后,打消了手術的念頭。
市衛生局:暫未接到相關投訴
記者昨日致電廣州市衛生局,對于已經在廣州開展了多年的激光矯正近視手術,該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暫時未接到過與此有關的投訴以及由這種手術引發的醫療糾紛。(記者 涂端玉 黎蘅 通訊員 盧赟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