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加強巡察和放蛇打擊“待產公寓” 孕婦家屬:赴港產子意欲不高 大批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但亦有不少選擇在當地分娩,香港媒體記者在廣州部分醫院采訪了解到,有不少家庭對赴港產子的意欲不高,除了在經濟方面的考慮,更多的人表示,希望子女留在內地生活及發展。 農歷新年剛過,部分醫院接收孕婦的數量增加。廣州市婦兒中心是廣州新開的醫院,亦是產子的熱門選擇。記者在該醫院看到,婦產科急診區不時有待產的孕婦進出,大部分更是臨盆在即。據護士表示,到該院生產的,多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據了解,他們并不是沒有條件赴港,只是考慮了嬰兒出生后的更多因素。 私院拒減收內地孕婦 港府研究全面取消公立醫院明年非本地孕婦分娩名額,并希望私家醫院同步削減接收非本地孕婦,私家醫院聯會則反駁稱私院是商業經營,特區政府要求私院減低服務容量,并不合理。 數據顯示,去年公立醫院接收的3400個非本地孕婦分娩個案,僅占全港非本地孕婦產子總數的1成多,超過8成即有近3.1萬個非本地孕婦是在私家醫院產子。韋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張德康表示,若公立醫院全面取消現有全年接收3400個非本地孕婦的名額,但私家醫院不同步削減名額,結果對阻截非本地孕婦來港產子難以收效。 私家醫院聯會會長劉國霖則稱,私家醫院是商業機構,政府迫使私家醫院減低服務容量,實屬于理不通。他認為私家醫院成為“受害者”。仁安醫院副醫務總監梁國齡稱,院方對明年會否減收內地孕婦,目前沒有底線,愿意聆聽社會聲音訴求。他稱香港需要的是有計劃而按部就班的轉變,而不是急就章的急轉彎。 女青年會急叫停分娩住宿 香港非牟利機構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打正牌招收內地孕婦產子,該會被揭旗下四家酒店和服務式住宅,過去四年一直為內地孕婦提供“分娩住宿套餐”,并以簡體字作宣傳,月租約萬七元,包口與中介公司合作提供收費保母等服務,甚至有兩地車牌的七人車“點到點”接送。網民炮轟社福機構“向錢看”,發起杯葛活動,女青年會昨隨即宣布為免誤會,停止提供該套餐服務。 記者向女青年會查詢時回應,四年前因孕婦顧客增加而推出該套餐,至今約80名孕婦曾使用。不過,指近日社會輿論關注孕婦來港分娩,酒店已停止提供套餐,以免“公眾產生誤會”。該會澄清,“無與任何醫療機構或協助內地來港分娩的機構合作,或向其推廣套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