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半島網聞 > 正文

市衛生局發布流行性出血熱疫情:市區無病例

來源:青島早報 2012-01-01 07:22:00

  早報訊流行性出血熱島城去年累計發病249例,該病在人與人之間不傳播。昨天下午,市衛生局組織市疾控中心和市傳染病醫院專家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1年流行性出血熱疫情。據了解,去年我市出血熱發病數雖有所上升,但仍處于散發低水平狀態,2011年累計發病數量為249例,且出血熱不在人與人之間發生傳播,市民不必過度恐慌。

  市區無出血熱病例

  據青島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主任姜法春介紹,由于地理環境等原因,青島市是山東省出血熱發病率相對較高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我市去年共報告腎綜合征出血熱病例249例,報告死亡病例13例。“青島市出血熱共出現過兩次高峰,一次在1986年,發病數為2000余例,另一次在1999年,發病數為1000余例。”姜法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出血熱屬于自然疫源地疾病,平均每8-10年爆發一次,近兩年我市發病數一直處于上升趨勢,但總體流行強度不大,處于散發低水平狀態。目前,出血熱疫情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市內四區并無發病者,僅郊區有零星病例。

  35萬人次接種疫苗

  調查發現,任何一個有疫情的村莊,發病人數都是1人,目前我市已經在5個市有疫情的村莊開展疫苗免疫工作,截止到目前,共有35萬人次接受了疫苗免疫,主要對象為16-60歲的高危人群。由于該病嚴重時可導致死亡,致使不少市民產生恐懼心理。“出血熱在人和人之間是不進行傳染的,因此市民不必過度恐慌。”青島市傳染病醫院感染科主任范天利表示,流行性出血熱的主要傳染源是老鼠,通過帶毒老鼠咬傷、吸入鼠類排泄物形成的氣溶膠以及攝入鼠類污染的食物等途徑傳播。

  不少市民將出血熱和鼠疫混為一談,專家表示這兩種疾病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傳染病,鼠疫是我國法定甲類傳染病,是由鼠疫桿菌引起,出血熱是常見的乙類傳染病,是由出血熱病毒引起。

  發熱期易被“誤診”

  專家提醒市民,本病臨床癥狀主要有發燒、出血和腎臟損害三大特征,典型臨床癥狀為“三紅三痛征”。“三痛”為頭痛、腰痛、眼眶痛或全身疼痛無力,“三紅”表現為顏面、頸部及胸部皮膚充血潮紅。眼球結膜水腫,眼瞼和面部浮腫。可出現口內軟腭、咽部及眼睛球結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形如搔抓樣。典型的出血熱臨床表現有五期經過: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嚴重者可并發尿毒癥、腎功能衰竭、顱內出血、肺水腫、腦水腫等,可導致死亡。其中發熱期由于和感冒相似,容易被患者疏忽。

  流行性出血熱的防控應重點抓好預防接種和防鼠、滅鼠,高危目標人群要接種出血熱疫苗,一旦誤食鼠類污染的食物或被鼠類咬傷或抓傷,要及時清理傷口并接種出血熱疫苗。治療強調“三早、一就、三把關”,即早發現、早休息、早治療,就地處理,把好休克、少尿、出血關。(記者 陳珂)

  ■新聞鏈接

  被鼠類咬傷及時打疫苗

  我省存在3種出血熱疫區類型,在不同年代姬鼠型、家鼠型和混合型三種類型交替出現。從流行規律看,家鼠型疫情春季出現高峰;而姬鼠型疫情秋冬季出現高峰,以姬鼠(野鼠)傳播為主。當前我省出血熱疫區類型以姬鼠型為主,流行特點表現為病人病情較重、病死率較高。在此提醒廣大公眾,特別是農村居民要特別注意在生活和工作場所采取防鼠滅鼠措施,注意飲食衛生,高危適齡人群要接種出血熱疫苗,一旦誤食鼠類污染的食物或被鼠類咬傷或抓傷,要及時清理傷口并及時接種出血熱疫苗。

  全省出血熱發病938人

  省衛生廳昨日發布出血熱疫情公告稱,我省于1962年發生第1例出血熱病人,20世紀八、九十年代曾出現大規模流行,平均年發病逾萬人。

  近年來,通過采取綜合性防控措施,我省出血熱疫情呈現連年下降趨勢,2009年后,每年報告發病人數已在千例以內。

  2011年全省報告出血熱938例,與2010年同期(956例)相比下降1.88%;死亡24例,與2010年同期比較死亡數增加11例,病死率為2.56%。

-

相關鏈接

上一篇:市北交警查酒駕 酒司機帶著老婆孩子出門(圖)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泽县| 凤城市| 德昌县| 宣城市| 青铜峡市| 蓬莱市| 清新县| 车致| 宣化县| 靖宇县| 富阳市| 望江县| 嵊泗县| 巢湖市| 开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 耒阳市| 沙洋县| 舞阳县| 文登市| 象州县| 广南县| 淳化县| 怀安县| 双江| 普兰店市| 延津县| 肥乡县| 澳门| 柳江县| 武安市| 霞浦县| 方山县| 潍坊市| 乐安县| 革吉县| 卢龙县| 太和县| 含山县| 静安区|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