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治奶粉青島部分下架 盡管銷量已經大不如前,明治乳業召回核污染奶粉還是引起軒然大波。昨天,記者從青島奶粉市場了解到,多數商家仍正常銷售,少數商家主動下架明治系列奶粉。明治奶粉“輻射門”同時也引發了島城很多市民對網購洋奶粉品質的擔憂,因為網購的檢測環節存在很多漏洞,品質難保障讓很多青睞洋奶粉的媽媽開始“動搖”。 追蹤:部分商家開始下架 前天,明治乳業召回核污染奶粉的消息發出后, “我們從上半年就停止銷售明治了。”李村維客廣場超市李先生說,福島核電站事故后,明治奶粉銷量一落千丈,超市已停止進貨。 “我們網站已經下架了所有明治奶粉,雖然廠家說沒有問題,但我們準備等召回結束后再決定是否上架。”省內最大的母嬰用品網站——青島速普商城負責人說,明治奶粉一度在島城很受歡迎。為了買到原產地奶粉,還有不少媽媽上網找日本代購,但核事故之后明治奶粉在市場上就不吃香了,銷量跌到不足以前的一成。 揭秘:日本本土牧場不多 廠家宣傳的“澳洲生產”真的可以確保安全了嗎?部分業內人士提出了一些疑問。 “核事故后,上門供貨的明治廠家人員都說奶粉是澳洲產的,日本原產的肯定沒人買。”業內人士楊先生說,日本國內本來就很少有大型牧場,奶源依靠從澳洲等地進口。所以,日本本土的奶粉也很可能是澳洲奶源,因為澳洲奶源就說國內明治奶粉絕對安全值得疑問。有業內人士建議,國內權威機構應該對市面上的明治奶粉進行抽查,才能讓國內的家長們都放心。 延伸:其他洋奶粉誰把關 “明治出了問題,但國內網購的卻并不退換和召回,這說明網購奶粉權益并不受重視。”家住嶗山區的于女士近日一直非常關注明治奶粉受輻射事件。她告訴記者,自己孩子兩歲,此前一直都是通過網店購買明治奶粉,但今年日本地震后就停止購買了。她現在雖然換了一個新西蘭奶粉品牌,但仍然是在網上購買。細心的她也發現,雖然都是同一個網店拿貨,但每次拿到的奶粉包裝或生產日期都有微小不同,比如有的生產日期是英文,有的則是中文。“如果渠道穩定,不會有這些差別吧?”于女士說,由于都號稱是國外生產,但這種洋奶粉各個環節的檢測對消費者來說,全部都是“未知數”,這讓她心里沒底。 昨日,全球知名資訊提供商尼爾森在青舉辦的 “中國消費增長論壇”透露,有超過九成的網購消費者在電子商務網站購買嬰幼兒產品。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隨著網購洋奶粉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通過網絡購買外國品牌的奶粉,新西蘭的karicare、荷蘭的美素、牛欄等都是最受歡迎的品牌。但幾乎所有受訪者均表示,網絡購買的洋品牌品質誰來把關,的確讓他們很“鬧心”。“我對這個產品生產檢測環節幾乎是一無所知,但卻天天給寶寶喝,想想其實是挺可怕的。”剛升級為媽媽的蘭女士就一直通過網上購買洋奶粉,她坦言,明治爆出“輻射門”事件后她決定停止網購,改為到正規超市購買其他品牌奶粉。(記者 崔菁菁 劉文劍 攝影報道) |